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我看来,语文跟其它科目的学习方法很不相同,最注重的是积累。除了老生常谈的多读书开阔视野以外,我以为成功的语文学习可以归纳为三个字:听、背、写。听,就是指上课听讲。作为文科生在文综方面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学生多读书,会读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疑多读书对学生来讲是有好处的。但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要求具有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阅读不但要傲到“知其然”,更要傲到“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傲到精读深思紧密结合就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巧妙傲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亲爱的《七彩语文》小读者:你知道一位名叫史斯克兰·吉利兰的美国诗人吗?在美国,他写的一首诗《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几乎是家喻户晓,诗不长,仅短短四句: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你也有一位读书给你听的妈妈吗?但愿你也有一位会讲故事给你听的妈  相似文献   

4.
一、课堂上,学生真正自己“动”起来,才能会读会写,真正学会学习语文的本领。 九年制义务教育沿海版中学语文教材主编曹础基教授说:“语文程度的普遍下降,最根本的原因是读书少。不多读,听、说、写都难以真正提高。老百姓把上学叫做‘读书’。可见,上学主要是读书。不读书,上学干吗?”(见 《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8期《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在于多读书》) 其实我们有很多语文教师在课内又何曾让学生多读书呢?同学们在老师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沉闷的课堂气氛下,被动地听讲,课本都读得不多,也就更谈不上多读课本以外…  相似文献   

5.
指示教学法初探湖南/陈叙新在语文教学中,要告诉学生读书,更要授之以读书的方法。换句话说要阐明学习语文的途径和方法,探索听、说、读、写的一般规律,令学生掌握点石成金的本领。用此观点进行语文教学的方法可称之为指示教学法。如何进行指示教学法呢?笔者认为应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怎样改革?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试验,突破传统教法,对听、说、读、写进行综合训练。(一) 读,是说和写的基础。要提高学生语文水平,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以学生自己读为主。因为,不读,不能得其要旨;不读,不能体会意味;不读,不能领略语言之美。如果学生自己不认真读书,光靠听老师讲课,那是学不好语文的。老师要把一课书讲深讲透,还比较容易做到;而要使学生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令人忧虑,学习品质低,写作能力差,审美能力低等等。原因主要是在语文学习的认识上存有三大误区。误区一:多读书就一定能学好语文现在有些中学生认识到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迫切希望学好语文,又常常听人说学好语文就要多读书。于是疯狂地阅读,一周读两部甚至读更多,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坚持两周或者一个月以后,语文成绩没有提升,其他学科的成绩又下滑。于是长叹一声:多读书误我。多读书历来被人们视为学好语文的不二法宝。  相似文献   

8.
目前,职高语文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读书的时间少。课内听不到读书声音.课外看不到读书情景。笔者认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多读书。  相似文献   

9.
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来安县实验小学弋仕良在多年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深知学生读书方法的重要。常言道:一学习语文读为本。一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才能获益。我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读书不少,但写的文章却枯燥得...  相似文献   

10.
林自仁 《师道》2003,(1):55
我从小读书十几年,长大教书几十年,生来与书有缘。读书,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书,给人知识,给人力量。对我影响最深的书,要数《高玉宝》这本自传体小说。那是一段难忘的往事。1952年冬,我在家乡辽宁省朝阳市顺兴隆高小住宿读书。一天晚上,班主任任海鹏老师拿来一张《文汇报》,让我们学习高玉宝写的《我要读书》。在煤油灯下,我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听张勤同学朗读。听着听着,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哭了,最后张勤也泣不成声了……高玉宝的童年也太苦了!和旧社会的高玉宝相比,我们在天堂呢!自从学习《我要读书》以后…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学生多读书,会读书。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疑多读书对学生来讲是有好处的。但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新课程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要求具有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阅读不但要做到“知其然”,更要做到“知其所以然”,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做到精读深思紧密结合就非常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的巧妙做法如下:一、“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习惯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平时学生读书时,我便要求学生养成这一好习惯,遇到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的词语、不明白或含义深刻的句子就圈画…  相似文献   

12.
马保国 《辅导员》2014,(8):69-69
我从事了很多年的语文教育,深知读书对中小学生有重要意义。但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欢读书。我经常和学生进行沟通,想通过各种方式去启迪学生读书,但发现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于是我积极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经过调查研究,我才发现孩子不喜欢读书大致有几种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一、表现1、漠视语文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特别是语文基本功较好的学生,认为语文过去学得不错,可以先放一放,临上阵前再搞突…  相似文献   

14.
做一个阅读着的语文教师——生命因“读”而充盈 乐于读书,才乐于教书;善于读书,才善于教书。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孜孜不倦地去读书。我常常拷问自己:我怎样才能拥有这份精神宝藏呢?  相似文献   

15.
教会学生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我的教学工作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采用讲解法上课,我只把钻研文章的结论讲给学生听,而不把钻研文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负责,我决定由讲授钻研文章的结论,改为讲授钻研文章的方法。一九六三年秋季,开始了教会学生读书的实验,取名为“教读法实验”。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读书。“读”是“听、说、写”的基础。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分析文章,就是分析文章所  相似文献   

16.
我和朗诵     
我的兴趣广泛,我有一副好嗓子,吹得一口好笛,拉得一手好手风琴;素描、水彩画、国画,自以为画得不错;我还写得一笔好行书……但我感到,二十几年来,对我语文教学帮助最大的,莫过于朗诵。我的父亲是铁路职工,自小在铁路学校读书,耳濡目染,普通话说得比较标准。记得1959年后半年,我患伤寒病在家休养,父亲怕我在家中闲呆着寂寞,和我母亲商量,花了80元钱,买了一台收音机。早晨听新闻联播,上午听阅读与欣赏,下午听少儿节目,晚上听广播  相似文献   

17.
郑毓春 《广西教育》2004,(4A):15-16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这与现在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是一致的。我们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方法。在阅读教学方面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18.
从小学到中学又到师范毕业,我一直都不喜欢读书,与其说不喜欢,不如说是见书就烦,一看书心里就发急,坐不住,没读两行就不想往下看了。正因为这样,我的朗读水平一直很差。初三时,语文老师在听我读  相似文献   

19.
<正>2022年版课标将阅读作为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基础,对整本书阅读提出了具体任务。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新的语文教材体例,新的语文教学环境,对教师的阅读指导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在低年级整本书课外阅读教学实践中,采用了“读来读往”策略,引导学生积极阅读,理性表达,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会读书。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学这些年来,遭到不少非议,尤其形式主义现象严重,读书时间少,认字能力低,基础不扎实,等等。因此,造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走入误区,陷入低谷。学一个汉字要记住字形、字音、字义、要能见字读出音,并了解字的具体意思,要能想到音义写出字形来。“听读识字”的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是一个焦点。在小学,采用了“听读识字”方法教学后,学生们识字,读书,说话以及在游戏中都非常热衷于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