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既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又甚为短缺,形成过剩与短缺并存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就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开发和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职业技能开发是其中主要措施之一。本文拟就职业技能开发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职业技能开发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职业技能开发概念的含义如何表述?经过近几年来的反复研讨、论证,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根据社会职业的需求和劳动者从业的意愿与条件,按照规  相似文献   

2.
二、职业技能鉴定制度的发展方向与主要对策 (一)总体目标 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制度是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领域里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总的目标设想是贯彻落实《劳动法》,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促进职业培训,保障和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技能为宗旨,以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为基本依据,以各级职业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产业结构高级化所带来的劳动力职业技能开发新需求,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全员劳动力终身职业能力开发框架,内容涵盖了存量劳动力终身职业技能开发、全体劳动力未来技能提升和弱势群体职业技能开发援助三个方面,为劳动力通过职业技能提升建构可持续生计提供了适切的制度.基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新加坡劳动力终身职业技能开发框架遵循了以下实践逻辑:匹配产业结构高级化需求、实施差异化职业技能开发、促进全体劳动力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和帮助全体劳动力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为新加坡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劳动力供给.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能开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性任务。它对劳动力资源开发、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合理配置和  相似文献   

5.
问:职业技能开发的涵义及其范围是什么? 职业技能开发是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有关的管理经验而提出的。职业技能开发是从劳动力管理的角度对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和延伸。它不仅仅局限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环节,而是以全面提高劳动者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业务素质,改善劳动力结构,促进充分就业和发展国民经济为目标,通过“国家制定法规、标准,政府宏观规划指导,地方(部门)自主办学,市场调节技能培训,社会鉴定职业技能,个人自愿选择职业,单位择优录用上岗”的宏观管理方针的落实,逐步实现职业技能开发的科学化和社会化管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6.
一、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政府历来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当做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积极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实践,一个以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为目的,包括职业分类与职业技能标准制定、  相似文献   

7.
职业技能开发是劳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的战略性任务。职业技能开发体系是建立在全社会劳动力管理基础之上,其基本目标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发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管理劳动力资源结构、层次、数量、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技能开发的基础工作。几年来,我们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工人考核条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组织开展了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九条:“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劳动部、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出《关于制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工作的通知》,决定制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条件,是全社会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支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文中着重阐述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意义、历史沿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技术监督局。统计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劳资人事部门,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总政治部干部部、总后勤部司令部: 为了加强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综合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劳动法》第六十九条:“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规定,决定制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职业构成有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加强对职业构成现状的分析与研究,科学地进行论证和归类,为社会发展、经济决策及劳动力资源的综合管理提供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进行劳动力社会化管理的重要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劳动厅厅长戴明勋最近在谈到该省劳动力资源开发工作时指出,辽宁全省现有劳动力资源2700多万人,是我国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要想搞好辽宁第二次创业,使辽宁经济再度起飞,必须大力开发劳动力资源。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核心是职业技能培训。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在相当程度上脱离经济发展,脱离生产实际,突出理论、轻视技能的矛  相似文献   

13.
职业技能训练是当代日本的一项重要社会政策,在缓解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矛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现行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由公共职业训练和企业内职业训练构成,具有多元化实施主体、突出企业主体与供需匹配、全方位制度保障、关注弱势群体就业、注重职业训练效果、面向国际化发展等运行实施特点。借鉴日本成功经验,我国应立足本国国情和技能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门性法律法规、构建多元格局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完善职业能力开发的扶持激励机制、推进职业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加强高质量“双师型”职业训练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优化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服务体系,进而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当前的职业能力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所谓“考”“培”分离,是多年来劳动部门管理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人考核)的经验总结,是职业技能开发工作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随着劳动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化,职业技能开发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即:以增强劳动者就业和工作能力为目的,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为  相似文献   

15.
深圳特区的职业技能开发包括:市场劳力需求预测、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等内容。其中,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是技能开发的两大支柱。在深圳特区的职业技能开发中,由于特区的两所技工学校办学有着自身鲜明的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等特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提出,建立和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要环节.将对职业技术培训事业的发展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广泛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措施。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农村劳动力结构中务工人员、留守女性以及农村籍大学生等就业群体的特征,探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优化思路。从广泛宣传、把握方向、优化资源、保障服务等多方面着手,明确培训目标、优化团队分工、提升培训质量,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九五”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历史时期,根据劳动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劳动制度改革和建立全国性劳动力市场的总任务,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充分开发劳动者资源,使职业技能开发工作同劳动就业工作紧密结合,直接有效地为劳动就业和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
职业技能鉴定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 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建国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并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工作体制和培训教育机制,在改善劳动管理、稳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劳动管理工作、条块分割的职业培训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劳动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沟通全社会各级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打破条块分割的培训模式,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充分利用和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作用。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框架应该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为两大主要支柱,以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为中心,以促进就业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低技能劳动力是受教育水平低、职业技能水平低、工资收入水平低且处于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由于产业转型升级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数量向质量转型,再加上劳动者本身要实现从次要劳动力市场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迭代,低技能劳动力的职业能力开发问题被各国高度重视。追溯新加坡、韩国、日本针对四类低技能劳动力群体实施职业能力开发的实践轨迹发现:中国的低技能劳动力涵盖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绝对低技能群体和相对低技能群体;其职业能力开发对技术进步至关重要,故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要通过明晰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把低技能劳动力纳入未来技能的就业领域,营造终身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