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方体是立体几何中最特殊的基本几何体之一,是反映空间基本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一个重要模型.下面举例说明正方体模型的七大应用.  相似文献   

2.
立体几何问题的模型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立体几何的基础是对空间点、线、面、体的各种位置关系的讨论和研究.高考中也常以棱柱、棱锥等简单的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空间中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及其相关量的计算与证明.然而,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更上一个台阶,是摆在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摸索出“构造模型法”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提高解题能力.常见的模型有正方体模型、长方体模型、“三节棍”模型等.  相似文献   

3.
顾亚东 《江苏教育》2023,(24):47-51
正方体模型是学生最早接触的模型,是涉及各种角、距离、位置关系的经典模型。如果正方体模型研究透彻了,立体几何的学习就完成了一半。在教学时设计五个教学顺序合理安排的微专题,对正方体模型进行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体现了立体几何教学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相似文献   

4.
<正>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作为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几何课,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架起了桥梁,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知识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在不同的年级又有不同程度的具体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下面四种能力的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所涉及到的几何形体 ,还应根据几何形体的不同形式、结构和作用 ,明确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经常出现几何图形的实物或图形 ,在演示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方法观察事物图形 ,直接认识实物、图形、形状、大小 ,培养学生直接认识几何物体的能力。如在五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中 ,从长方体、正方体角的顶点认识长方…  相似文献   

6.
长方体(包括正方体)模型是学生最熟悉的几何模型,其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非常容易理解,而立体几何问题中,很多空间几何体是由长方体切割而成的,若将这些几何体嵌入到长方体背景中,则原几何体的一些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因此,在解决某些立几问题时,若能调整思维视角,通过构建长方体,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考查问题中所涉及的代数、几何元素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方体是中学阶段同学们最熟悉的多面体,它蕴含着丰富的点、线、面的关系和性质.近几年,一些高考试题正是以正方体魔法般地变化为背景,考查考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一、形异质同的正方体问题以正方体为背景的试题,不少依然是求距离、角度大小等几何量,或者判断线面等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空间想象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空间几何形体)进行观察、分析、认知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教材对学生空间能力的要求并不明显,导致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一课为例,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9.
重视几何概念的形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第十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白宝兰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开始教学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教学大纲中的要求之一,因此就要在教学中重视几何概念的形成,促进学生空间...  相似文献   

10.
正方体是立体几何解题中的重要背景图形.以正方体为模型突出考查空间想像能力的立体几何试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且创新试题不断.下面将近几年出现的有关正方体"计数型"应用题分类例析,以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正>正方体、长方体、正四面体都是很典型的多面体,也可以看作典型的立体几何模型。在一定的几何环境中,通过巧妙构造以上模型,会使解题思路顺畅自然,避繁就简。下面通过例题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几何模型教学是促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以及推理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一道几何问题的师生探讨和分析,发现当前几何模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几何模型的教学中应整体把握几何模型,注重模型与核心素养的联系;创新几何模型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探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几何模型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与各地模拟试题中 ,立几中有关识图问题出现了许多创新题型 .这类题取材广泛 ,构思新颖 ,趣味性浓 ,入口宽 ,思维量大 ,能较深刻地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与空间想像能力、观察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本文对此作一介绍 ,以抛砖引玉 .1 .射影类此类题从识图角度来考查学生有关的射影知识及观察能力、空间想像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等。例 1  (2 0 0 0年全国高考题 )如图 ,E、F分别为正方体的面ADD1A1、面BCC1B1的中心 ,则四边形BFD1E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图中的(要求 :把可能的图的序号…  相似文献   

14.
教材简析:"圆柱的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等立体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时,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学习几何知识的经验和思想方法,形成初步空间观念,可进一步探索含有曲面的几何体圆柱的基本特征,它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学习圆柱表面积、体积必备的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一、从生活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揭示  相似文献   

15.
正空间观念是人类重要的心智技能之一,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初步空间观念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呢?根据小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和学习知识的规律,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相关知识时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对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的考查,新考纲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想象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情况”,因此空间图形中求动点轨迹的一类题型便应运而生.由于正方体是空间图形中较简单但又十分重要的几何体,以正方体为背景的轨迹问题更受命题的青睐,这类问题考查的知识并不是很难,但提法非常新颖。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2.理解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即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这个长方形的大小。3.会识别长方体或正方体,并能量出它们的长、宽、高或棱长。4.能初步分析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结构关系:正方体属于一种特殊的长方体。5.能通过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模型的观察、比较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何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二、实现教学目标的建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学习它们的表面积  相似文献   

18.
周奕生 《初中生》2006,(6):15-17
正方体是常见的几何体.近年来以正方体为载体的数学问题受到命题的青睐.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现把与正方体相关的问题归类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处理三角形与其内接三角形面积比问题时,可建立几何模型,使任意一个三角形的内接三角形与正方体内的点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研究三角形与其内接三角形面积比的有关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1 教材地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内容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此课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 ,也是学生学习几何初步知识 ,由平面计算扩展到立体空间计算的开始 ,它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 ,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为今后学习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2 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 :使学生获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能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2)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