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及建设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政治文明源于人类的政治活动。政治与政治文明都是阶级社会现象。政治文明是阶级社会政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明成果的总和,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政治文明的内涵极其丰富,但主要是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活动文明。政治文明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先进性和历史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它具有以下最基本的特征:政治意识上,坚持用当代最科学最革命最进步的政治学说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政治制度上,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政治活动上,…  相似文献   

2.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当代世界 ,信息技术革命促进着人类政治生活的发展 ,对政治文明的发展产生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在观念形态上 ,信息技术革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治意识文明 ;在制度层次上 ,信息技术革命促进着政治制度文明的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进程 ;在行为活动上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着政治行为文明向政治决策民主化、政治参与平等化和政治斗争非暴力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政治发展是政治学理论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人类政治生活体系在结构和功能上日趋完善的一个历史过程,它包括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在现代突显为政治改革。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民主法治为目标,以人为本为原则。通过完善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积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用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积极主动吸取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等基本途径,以立足国情、稳中求变、变中求稳的“渐进式”发展战略,最终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的变迁使人们面临着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秩序,它构成了我们研究政治信仰问题的前提条件。任何一个国家政党在选择和建构其基本制度,或是确定政治意识的指导思急时,都离不开人们的政治信仰认同。它的确立,标志着人们对理想社会政治制度及其价值目标的坚定信奉和不懈追求,至少对于那些历史非常悠久的政治系统稳定的维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5.
政治作为一种生活实践活动,本身就内含着政治价值与政治活动的统一,由此决定了政治活动应是经验性与规范性之间的一种张力。站在这种立场上审视政治概念在西方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古代人的政治观念与近代人的政治观念分别走向了追求政治活动与追求政治理性的两个极端,而唯有马克思主义才使得政治回归到了其现实生活的根基之中。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相似文献   

7.
民主政治并不是某个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所特有的专利品,也不是某一部分人、集团或阶级所鼓吹的一种意识形态和合法化手段,而是在人类历史的变迁过程中,生活于不同政治共同体的平等公民根据不同的公共需求而提出来的,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公民有意识并理性地进行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也就是说,民主政治并非是特定时空的静态模式。而是需要公民不断推动和执政者不断完善的动态进程。  相似文献   

8.
政治制度正义、属性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政治制度是国家、单位、个人参与政治活动的一种正式规则。正义是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对政治制度进行正义的追寻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政治制度正义主要体现为政治制度双重属性的统一即价值属性与工具属性的统一。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和工具属性二者互相制约。价值属性统率工具属性,工具属性体现价值属性。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表明,只有当政治制度的价值属性与政治制度的工具属性二者协调一致时,才能促进一国的政治发展。在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要使政治制度的双重属性协调一致,我们还要解决好政治制度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之间的矛盾。制度及时性是制度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制度及时性不等于制度有效性,必须从文化人手来解决制度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峻岭 《学子》2015,(2):48-49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政治实践活动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价值观念以及政治权力运作方式产生的一种肯定、接纳、赞同的情感体验,它反映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体现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利益诉求。建立高度的政治认同,既是执政党维持其执政合法性,实现政治稳定、政治和谐的关键,也是增强公民政治忠诚感、  相似文献   

10.
陈康衡 《新高考》2004,(11):56-57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制度的演变贯穿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政治制度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公元前21世纪夏朝开始,逐渐建立并形成了较完整的政治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以中央集权制度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兴盛到衰亡的过程,也比较直观地折射出封建社会产生、发展、衰弱的全貌。因此,古代政治制度历来是高三中国古代史复习教学的重点,同样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政治效率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效率是维持政治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与政治民主、政治法制并列,是政治发展的基本价值诉求,是政治合法性的内在逻辑.政治效率作为政治系统运行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政治文化效率、政治制度效率、政治机构效率、政治行为效率的综合体.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融合度,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政治制度化水平,行政体制以及政治事务性质等包含政治主体、政治客体、政治环境以及政治行为工具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认同是保障政治稳定的基础和推进政治发展的动力,是现代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引起重视和着力解决的政治命题。学界对此问题也做出了许多不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然而,研究角度过于狭窄。本文从政治认同的客体构成要素来展开论述,认为合理正义的政治体系、合法有效的政治行为和灵活普惠的政治价值是构建现代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3.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今世界各国的政党制度形态各异,千差万别。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其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特性等具体的国情所决定的,国情的差别决定了政党制度的多样性。政党制度在当今这个政党政治的时代下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只有合理、优越的政党制度才能使一个国家的政治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从而才可能有大国强国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权利意识是人的主体性的确认方式,它确证了人的价值、自由与尊严,推动着世界秩序的“解咒”与“祛魅”,不仅于此,在制度层面上,政治权利是公民社会与现代宪政制度的价值基础与基本元素,推动着政治体制“理性化”的完成。梳理权利理性在西方社会现代性转型中的境遇,对于构建东方国家政治文明,同样具有重要借镜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沟通对政治合法性的作用与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政治合法性关系到政治秩序持久的问题,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已遇到一些问题与挑战,这种问题的产生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沟通不畅。因此政治沟通对政治合法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治沟通与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府绩效等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健全政治沟通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制度保障和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化是政治意识文明的源头活水,而政治意识文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是推动人类政治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弘扬先进政治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社会理想信念,共同的政治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当代主题。就当代中国政治意识文明建设而言,首先要解决儒家政治、文化传统与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针对改革开放的新境遇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树立文化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任何一种制度的安排,都应该建立在特定的人性认识基础之上。中西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不同的治政方略和制度路径。西方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是建立在人性恶论基础之上的权力分立和制衡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制度高于人性";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理念的基本分析框架,则是建立在人性善论基础之上的崇尚德治与集权专制思想,其基本的哲学判断是"人性优于制度"。"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的人性假定,导致了中西"德治"与"法治"不同的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设计。"德治"与"法治"分别构成了中西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儒家文化中的人性本善假定从民族文化精神和心理的角度看,固然提升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自尊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以及民族凝聚力,但却对中国政治发展也产生过一些不良影响。中国传统的德治思想必须突破和超越人治的范畴,必须在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两相区分的前提下,参照西方的宪政理念与法治经验,方可为当代中国的政治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政治合法性是公民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以及具体的感受对现存的政治体系所作出的价值判断。政治合法性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公民对该政治体系的认同程度。在政治变迁与权力交替的过程中,不同国家终究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政治合法性危机问题。合法性危机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一国政治系统能否健康发展,更关系到政治现代化进程的顺利与否以及政治发展的获得。而作为近代公民实现权利、表达利益诉求的政治参与,对合法性危机问题的解决以及政治系统的健康发展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政治文明是指每一种社会形态由生产关系所决定的政治发展的状态和水平,是社会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渊源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民主制度建设,包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制度建设。在这个建设过程中要勇于借鉴其他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积极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绘制了蓝图。经过不懈努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定会实现。  相似文献   

20.
从政治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看,世界上并不存在一条普适的政治发展道路,每个国家有自己特殊性和内生性的政治发展道路,也有其具体的政治发展路径。在当代中国,实现我国的政治发展,除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外,还要从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厉行法治,寻求树立权威和发展民主之间的平衡等方面着力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