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字词转盘     
<正>"呆若木鸡"境界高现在"呆若木鸡"说的是人傻、不机灵。最初的时候,这个词有完全不一样的意思,含有非常高的评价。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非常热衷的娱乐活动,齐王特地请斗鸡专家纪子帮他驯鸡,结果,纪子训练出了一只对外界变化毫无反应的"木鸡"。一到赛场上,别的鸡一看到"木鸡"那镇定自若的气度,没等开战就被吓跑了。"呆若木鸡"就是形容人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雍容气度。后人不解缘由,望文生义,这个词就演化成了贬义词。  相似文献   

2.
人们往往会用“呆若木鸡”形容一个人有些呆头呆脑、痴傻发愣的样子.然而,“呆若木鸡”最初的含义和现在的用法没有丝毫关系,反倒是一个褒义词. “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原本是个寓言.故事讲的是,因为齐王爱好斗鸡,一个叫纪渻子的人就专门为齐王训练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纪渻子是否训练好了,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这只鸡表面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有什么底气.  相似文献   

3.
课堂延伸     
《家教世界》2013,(21):48-50
"呆若木鸡"不是真呆形容一个人呆头呆脑或痴痴发愣的样子,会用"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可是按照庄子的本意"呆若木鸡"其实是一个最高级的褒义词。它代表着一种高深境界。在他看来,外表活蹦乱跳、骄态毕露、强悍伶俐的鸡,并不是最厉害的,目光如炬内蕴真气、纹丝不动、貌似木头的鸡,才是真正的"鸡"林高手。此成语出自《庄子·达生》,说的是周宣王爱好  相似文献   

4.
呆若木鸡     
一般人把"呆若木鸡"理解为反应迟钝,呆头呆脑,实在是大错特错——齐王喜欢斗鸡游戏。有个叫纪渻子的,自称是驯鸡高手,训练出来的斗鸡百战百胜。齐王将信将疑,就给他一只斗鸡,让他驯驯看。10天之后,齐王询问训练好没有。纪渻子说:"还没呢,斗鸡现在骄傲得很,盛气凌人,非常好斗。""好斗不是好事吗?""淹死的都是好水的,战死的都是好斗的。等我再驯驯吧。"又过10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  相似文献   

5.
呆若木鸡     
[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周宣王有一特殊的爱好,喜欢看斗鸡。他让太监们养了不少精壮矫健的公鸡,早上下朝之后就到后宫的平台上看斗鸡取乐,时间一久,他发现无论哪一只英勇善斗的鸡都不是常胜将军。因而心里总是感到不满足。后来,周宣王听说齐国有一个训鸡的人,[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新作《钝感力》。作家在书中颠覆了许多人对“迟钝”的理解,认为钝感力是一种迟钝的力量,更是一种智慧。庄子云:“呆若木鸡者胜”。“呆若木鸡”讲的是经过多日训练的斗鸡,由盛气凌人磨练到真气内蕴,虽貌似木头,但令对方望而生畏,结果不战而胜。两个时空相差如此大的人都认为“迟钝”者实则大智。这自然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学生吴言。  相似文献   

7.
提起成语“呆若木鸡”,同学们可能都知道它的含义:痴呆得像木头做的,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奇而发愣的样子。但是,如果知道了它的出处,相信大家就会对它有一个新的认识。“呆若木鸡”语出《庄子》。它说的是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战国时,斗鸡是一项贵族们寻欢作乐的娱乐活动,齐王  相似文献   

8.
呆若木鸡     
纪渻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乎?"曰:"未也。方虚骄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③。鸡虽有鸣者,已无变④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⑤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耳。"(选自先秦《列子》)  相似文献   

9.
呆若木鸡     
纪渻(shěng)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①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影响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  相似文献   

10.
《小雅·车攻》是一首记载周宣王会猎诸侯的诗歌。该诗通过描写周宣王会同诸侯的壮大场面,表现了周宣王示威诸侯,使诸侯来服的雄伟气势,是周宣王重新确立周天子政治地位、中兴周室的表现。《诗序》道:“车攻,宣王复古也。宣王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文武之境土,修车马、备器械,  相似文献   

11.
“呆若木鸡”是形容某人呆笨像木头雕成的鸡一样,为众所周知的贬义语,不须多作解释。但也有人望文生义,以为“望似木鸡”与“呆若木鸡”含义差不多。其实“望似木鸡”是褒义语,这里的“木鸡”与“呆若木鸡”中的含义完全不同。混淆者是因为不了解“望似木鸡”典出何处,所以搞错。“望似木鸡”典故出自《庄子·达生》: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按12生肖排列,也称作“鸡年”。下面是我搜集的“鸡”字成语,经反复查考,现整理如下:木鸡养到。源于《庄子·达生》。纪省子为周宣王养斗鸡,才10天,宣王派人来问:“鸡能斗吗?”纪回答:“不行。”10天后又有人来问,纪回答还不行。又过了10天再问,纪回答:“鸡还盛气而怒视,不能斗。”直到第40天,纪终于说:“别的鸡鸣叫,它不为所动,精神凝寂,简直就是一只木鸡,差不多了。”出场结果,场场斗赢。后人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学养精深。鹤立鸡群。源于《世说新语·容止》。两晋时期,嵇康和他的儿子嵇绍,父子俩都是一表人才,当时的人…  相似文献   

13.
成语"呆若木鸡"源于<庄子>: 纪省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曰:"鸡已乎?"曰:"未也,方虚,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不完全等同),按十二生肖排列,酉属鸡,故也称鸡年,笔者有心搜集鸡字成语故事数则,经反复查考,整理如下:木鸡养到。源于《庄子,达生》里的故事。纪省子为周宣王养斗鸡,才10天,宣王派人问:鸡能斗吗?纪回答:不行。10天后,又派人问,纪回答:还不行。又过了10天再问,纪答:鸡还盛气而怒视,不能斗。直到第40天,派人再问,纪答:差不多了,别的鸡鸣叫,它不为所动,精神凝寂,简直就是一只木鸡。出场结果,场场斗赢。这个掌故,强调精神作用,后人常以“木鸡养到”一词,比喻学养精深。张祜《送韦正字析赴制举》诗中就有“木鸡方备德,金马正…  相似文献   

15.
作文范围一事一议作文要求能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参考题目一、从下面列出的问题中,选做一题。 1、课外阅读是否影响学习 2、怎样正确对待分数 3、学生要不要做家务劳动二、下面是一则寓言,读了以后,以《“滥竽充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齐宣王叫人给他吹竽,每次总是叫三百人一齐吹。这时有个南郭先生,去见宣王,请求参加这个吹竽队。宣王很高兴,给他的待遇同那几百个人一样。宣王死后,(?)王登位。他喜欢听独奏,叫那些吹竽的人,一个个地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原来不会吹竽,这时只得偷偷的逃掉了。训练提要一、弄清什么是一事一议。同学们常常会遇到一件事情或一个问题,产生感想或意见,把这件事或这个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件事或这个问题的看法告诉别人,用文字把这些内容写下来,就是一事一议。  相似文献   

16.
斗鸡     
今年春节,妈妈带我到同安影视城看了一场精彩的斗鸡比赛。在太和殿广场,摆着一个擂台。擂台上,工作人员正忙着给今天参赛的斗鸡做宣传呢!听工作人员说,斗鸡生性好斗,一见面就会斗得个你死我活,因此不能关在一起。斗鸡成年的时候,吃的是名贵的土龙、洋参。可这么吃下去斗鸡岂不变成大胖鸡了?哈哈,这个你不用担心,为了让斗鸡减肥, 养鸡的人就会用白酒给它洗澡, 让它保持运动员的健美身材。在  相似文献   

17.
胜利的果实只有大家一同分享,味道才会更加甜美。孟子见齐宣王时,知道齐宣王好音乐,便问他:“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意思是听音乐的时候是自己听快乐呢,还是与众人一块儿听快乐?宣王曰:“不若与人。”意思是自己听不如与大家共同欣赏来得快乐。孟子便由此推及国家治理方面,认为君王要对百姓仁爱,与百姓同乐,才能受人拥戴,使国家和谐,君王才会有真正的快乐。在这一点上,治国与做人是同一个道理:当一个人与另一人分享快乐时,一个人的快乐就变成了两个人的快乐。现代社会正大力提倡双赢,能与人分享成  相似文献   

18.
逮妖精     
<正>周朝的天王周宣王四十年(前788年)那会儿,有个谣言,说周朝的天下将来得灭在一个女妖精手里。周宣王向来算是贤明的君主,这回一听见有妖精要来夺他的天下,可就吓糊涂了。他派了一个叫杜伯的大臣,去逮女妖精,把一些有嫌疑的女人都逮来办罪。为这事,好几个不幸的女人就这么给害了。  相似文献   

19.
古籍《浪迹丛谈》中收有这样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这副对联好就好在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20.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名叫闾丘邛的人,他年纪轻轻,却很聪明,辩论口才也十分了得。有一天,他在路上拦住了国君齐宣王,对他说:"我家里很穷,父母年纪都大了,所以我希望您能让我做个小官,使我能够奉养家中的老人。"齐宣王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