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朗读训练四题呼和浩特市锡林南路小学齐秀华1、多读多念,其义自现。朗读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朗读,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读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读的本身和听一样,是信息吸收的过程,学生在朗读时...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一向重视朗读,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才流传下"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这样的古训。一、加强朗读训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朗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现在的语文课上大多是教师在唱独角戏,不遗余力地讲解分析,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他们也就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渐渐地疏远了语文课,疏远了语文这门学  相似文献   

3.
每课必范读     
鲍卫红 《教育文汇》2013,(12):42-43
我在20年小学语文教学中,每上新课,必作范读,无论是低年级、中年级的课,也无论短文、长文,都会在孩子们朗读之前、之中和之后来点必要的范读。我之所以重视范读,是基于以下认识:一是我国语文教学一直强调熟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老师叫学生熟读,自然要首先范读。二是不少文学大师、语文名师在范读方面为我们作了表率。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阅读的一种形式.是对文章熟悉和理解的途径。欣赏是读者对文章运用优美词句的学习过程,是对作品的构思和写作方法、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综合吸收过程。好的文章其欣赏价值就比较高。在教学实践中。低年级朗读非常重要,朗读是基础,只有提高朗读水平。才能提高语文水平、写作水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诌。”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一种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其语文能力.如何通过加强朗读训练,切实有效地优化阅读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是一个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上着力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6.
朗读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技能的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目前,仍有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于分析讲解,朗读训练被忽视了,因而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朗读教学的意义,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朗读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优劣的重要表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的都是朗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要把朗读贯穿于语文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但多媒体的出现却淡化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随着"国学"教育的升温,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常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朗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通过朗读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法激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学习、朗读中自信、朗读中收获。本文粗浅讨论了朗读的作用和意义,并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具体做法,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真正爱上朗读,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经验之谈,道出了语文学习中朗读的真谛。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及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学生的朗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语文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耳熟能详的名言。诚然,悦耳动听的琅琅读书声是中小学校园里最美的晨曲。"以读代讲,以读悟情"的教法广泛流行,朗读几乎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因此,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朗读兴趣至关重要。一、创设情景,激发朗读兴趣情景引趣是语文教师指导朗读时必做的,教学中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等展示画面、意境,  相似文献   

11.
车明霞 《考试周刊》2010,(20):62-62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朗读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语文课程标准》也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但在实际教学中,朗读训练很容易被忽略。而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又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默读、背诵,学生使书面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朗读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课堂上学生琅琅的读书声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朗读就是用规范的普通话声音清楚、响亮地把课本中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是阅读的一项重要技能。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1.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学,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通过熟读、背诵,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运  相似文献   

13.
自古以来,我国的语言教学都非常重视朗读。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源远流长,“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人人都知道的名言。朗读,就是用清晰响亮的标准语音有感情地读出文章来,是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语文课堂注重朗读,可以让学生领悟语言之美,可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情感、联想与想象能力,提升学习兴趣,积累语文知识,发展学生智力,陶冶美好情操。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特点,重视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课文学习中从字、词、段到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声情并茂地表情朗读,还要引导学生练读,进而能绘声绘色地表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基础上达到模仿、理解和运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朗读则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朗读是一种眼、口、鼻、耳、脑协调并用的阅读活动,它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通过熟读、复述和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6.
赵莉 《辅导员》2013,(16):82-83
<正>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也是贯穿语文教学中的主线。只有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作为一位热爱朗诵的语文教师,我深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感悟情感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希望借着朗读的翅膀带学生去感受世间的万物变化、冷暖人情。在课堂中让朗读促进学生感悟课文的情感,实现它的预期效果。学生真正将"读"与"悟"结合起来,经过了心灵的洗涤,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将"读"与  相似文献   

17.
白璇 《湖北教育》2007,(11):41-42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朗读训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朗读教学在语文的教学中至关重要。什么是朗读呢?据字典解释,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显然不是这种简单意义上的"念"。其实朗读教学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用得非常广泛了,古代多少成功的文人墨士,就是用这种读书方式,诵背经典,挥洒文章。一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可以充分说明这一切;当代,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每当晨光熹微,他就在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也是贯穿语文教学中的主线.只有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作为一位热爱朗诵的语文教师,我深知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感悟情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朗读的传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朗读的重要性。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有着非凡的魅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于读的要求在理念上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以读为本”已经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阅读与朗读的关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阅读需要解决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遣词造句的学习,对写法的关注与了解,所以必须通过朗读来加深印象。熟读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有感情地读是阅读理解的深化。读是培养听、说、写能力的基础,无论朗读还是阅读,都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积累知识,陶冶情操,也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丰富想象。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都是告诉我们朗读的重要性。朗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训练,它是眼、口、耳、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朗读让语文课显得更加有吸引力,更加婀娜多姿,更加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