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是对教师的一项重要考核,同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模糊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本文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介绍,应用模糊数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适合于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息化评价系统的建立对于企业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课题组提出的面向企业信息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针对企业信息化的模糊评价模型,并构造了一种适用于多专家多层次的模糊评价方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的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影响数学课教学质量评价因素的基础上,根据模糊积分有关理论,对基于模糊测度的模糊积分加以改进,推导出有限集合上的模糊积分评判模型.示例表明,所提出的数学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模糊积分评判模型是简便、实用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建立了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数学多级综合评价的原理,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模糊评判。同时,利用评判结果建立了误差反传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引入非模糊评判的教师对,该模型克服了模糊评判时权重的不可改变性,实现了素质评价指标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非线性映射。计算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对高校教学型实验室进行评价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例给出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方法.在建立模型过程中,利用模糊一致判断矩阵法确定权重,进而根据评价集构造了隶属函数,得到各指标对评估标准的最终隶属度、模糊矩阵和综合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6.
科研成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科研成果的综合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探讨,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提出了参数的确定方法,从而有效的给出了对一项科研成果进行比较科学、合理地评价的实用方法.此模型对于涉及到有关综合评价问题有很好的借签作用.  相似文献   

7.
决策模型在教学质量评估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评价教学质量,提出一种将AHP法和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综合评判结合起来的决策模型。该模型使用AHP法确定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并使用模糊评判和灰色系统理论,以灰色关联度为基础,对数据分析.为定量评价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目前该系统已投入试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将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建立了熵值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研发人员进行绩效评价,可以有效地解决评价过程中出现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问题,从而使评价结果更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9.
结合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质量效益理论,提出和建构服装企业质量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模型,量化对服装质量经济效益的评价,为服装企业对质量经济效益评价以及改进服装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当前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给出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对安徽省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风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36家安徽民营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公司治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方面建立了公司治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目前安徽省民营上市公司虽然存在不少公司治理风险,但大部分企业发展平稳,公司治理风险基本能得到控制,并结合安徽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的特点和运营现状,提出了风险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复杂,对企业内外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借鉴PEST模型可以分析中小企业的外部宏观环境风险;借助波特五力模型可以分析中小企业的行业环境风险(微观风险);借助价值链管理,可以构建中小企业内部风险的价值链识别模型;在识别企业内外部风险的基础上,可以用战略与风险整合模型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quantitative expression of bacterial regrowth i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Considering public health risks of bacterial regrowth, th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on a distribution system of selected area. Physical, chemical, and microbiological parameters such as turbidity, temperature, residual chlorine and pH were measured over a three-month period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Combin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and diagnose bacterial regrowth and locate the zones with high risks of microbiology in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The model gives the probability of bacterial regrowth with the number of heterotrophic plate counts as the binary response variable and three new principal components variables as the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e veracity of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as 90%, which meets the precision requirement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4.
在运用PPP模式进行项目投资时,需对PPP项目进程中的各种风险给予充分重视。文章将潜在性质的PPP项目风险因素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政治风险、建设风险、利率风险、法律与合同风险、经营风险5项指标;二级指标包括利率风险、法律及监管体系不完善等17项指标,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PPP模式的风险因子进行量化,从而构建风险管理功能模型,最后确定风险等级,以加强对PPP模式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BOT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后勤设施建设中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贷款目前成为高校扩建及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巨额贷款的本息压力将导致高校陷入财务风险,使高校的各项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目前大学城项目已成为各商业银行总行的第五类高风险贷款项目,高校新校区建设贷款越来越难。为了解决扩建和新校区建设的资金困境,化解财务风险,文章借鏊BOT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方式的思想,在分析BOT投资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新校区建设的BOT运作方式,并针对运作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学模型预测了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银行潜在信用风险.结果表明:利用时间平方根方法得到的银行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潜在信用风险与居民的实际按揭贷款期望函数有较一致的符合,适用于目前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银行潜在信用风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环境下常规审计风险的定义和模型与独立审计行为执行主体的实际风险承担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导致了忽视独立审计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审计质量低下的问题.因此需重新定义并构造新的独立审计风险模型,并从独立审计风险收益角度透视和分析,以期发现管理独立审计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是我们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任务之一,我国已进入风险社会,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待风险问题,深刻认识风险危害,善于区分风险类型,增强全民风险意识,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抵御方案,采取必要保障措施.切实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电力工业正在进行打破垄断、鼓励竞争的市场化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参与者将获得不少的机会,同时它们也将面临大量的风险,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它们如何来管理这些新的风险。备用容量辅助服务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起到保证作用。但是,在市场环境下的备用容量价格呈现出比传统条件下更为复杂的变化形式,独立系统运营商(Independent System Operator,简称ISO)在购买备用时将面临更大的风险。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电力市场的运营稳定性,而且将危及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文章通过引入具有很大灵活性的摆动期权合约,设计了一种针对备用容量辅助服务的风险回避模型,使ISO能够及时地对备用容量现货市场价格的变化做出反应,有效地回避购买备用容量辅助服务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From cohort to community in a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 is often suggested that student teachers be placed in cohorts during their preservice program.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how we implemented a cohort model and examine the effects on our student teachers. We found there were many positive effects, such as a high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whole class and small group activities, greater 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collaboration, and greater willingness to take risks in collegial relationships and in the practicum. However, the approach proved to be quite demanding for the faculty; strong institutional support will be needed if the model is to be widely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