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育》2007,(7):54-55
"丰碑"古时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仅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官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相似文献   

2.
碑与碑文     
许慎《说文解字》:“碑,竖石也。”古时候,人们把立于宫庙门前的用于观测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桩称为碑。《仪礼·聘礼》:“上当碑南陈。”郑玄注曰:“宫必有碑,所以识目影,引阴阳也。”《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即拴)于碑。”那时的石碑上并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意义。后来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旁树立石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碑只是行葬  相似文献   

3.
"丰碑"自古不是碑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竖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门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中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宗庙大门内拴  相似文献   

4.
答:碑,据(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竖石也。从石,卑声。”在我国古代,碑的初始用途主要有四种:一,公卿大夫等府门外拴马的竖石;二,宗庙祠堂前拴系祭祀牺牲的竖石;三,宫、庙前用以测日影时用的竖石;四,坚墓穴四周之石,以绳索使棺材稳慢下葬。所以郑玄对《仪礼·聘礼》中“上当碑”三字的注释为,“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影),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这种竖石多半上面凿一圆孔,便于拴系。  相似文献   

5.
释“碑”     
许慎《说文解字》:“碑,竖石也。”古时,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门前的用以识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柱称为碑。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说:“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礼记·祭义》:“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丽:拴)于碑。”那时的石碑上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的意义。后来,在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旁树立石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绳徐徐下棺。这时的碑只是行葬时使用的一种工具,没有文字,也不具有纪念的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开始在这些石碑上刻字记事,作为纪念或标记,因而产生碑文。这种碑文在秦代称为刻石,如李斯峄山之刻。汉以后始称为…  相似文献   

6.
“一寸光阴一寸金”探源“一寸光阴一寸金”,这是几乎尽人皆知的比喻时间宝贵的名言。它是从“寸阴”引伸来的。阴,日影,一寸之日影,指时间之短暂。旧版《辞海》“寸阴”条下,引《淮南子》:“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晋书陶讯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  相似文献   

7.
“碑”     
在墓前竖碑之俗,由来已久。但最早的碑,并不立在墓前,也不在其上书刻文字图案。据《仪礼》所记,碑乃竖立在宫、庙门前的石头,用以识日影、知时辰。而《礼记·祭义肿则把古代竖立在宗庙大门内系牲口的石头称作碑,即“拴马桩”。除了上述两种用途的石头冠以“碑”名外,还有一种水柱,也叫“碑”,那是5!棺木人墓穴用的。古代天子、诸侯死后下葬时,在墓穴四角各立一柱,往上有圆孔,用以穿绳下棺,事毕即一起埋掉,并不立于墓前。后逐渐又有立于隧口之碑,且改木为石,称为神道碑,言神灵之道。西汉时墓前立碑还很少见,到东汉时渐多…  相似文献   

8.
北齐《隽修罗碑》,北齐皇建元年(560年)十二月刻石。碑高五尺,宽二尺三寸,分三部分内容:上截高七寸,为碑额,题“大齐乡老举孝义隽修罗碑”12字,4行,行3字;中截序文和赞词,17行,行21字;下截为题名,共计四列,每13人或多或17人不等。碑阴刻《维摩经》,计11行,行23字。此碑,清乾隆年间在山东泗水县城东50里韩家村天明寺出土,嘉庆七年移至城内学宫。1954年毁。此碑书法,极似魏碑中的《侯太妃造像记》和《比丘道匠造像》。康有为认为,具有“峻朴”的特点,是齐、周隋碑中的“绝出新体者”。  相似文献   

9.
碑文的形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其形成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文体自身演进的结果。碑的形制由古代的识日影、丽牲、下棺之碑发展到汉代的墓碑,汉碑的形成还受刻石文字等的影响。一般来讲,碑文主要是指墓碑文。  相似文献   

10.
碑文的形成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其形成是社会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文体自身演进的结果.碑的形制由古代的识日影、丽牲、下棺之碑发展到汉代的墓碑,汉碑的形成还受刻石文字等的影响.一般来讲,碑文主要是指墓碑文.  相似文献   

11.
何谓三绝?或因碑刻的内容、书法、刻技均出自名人之手,或因内容、书法、刻技都极其精湛,被世人称为“三绝碑”。我国目前发现的“三绝碑”有四座:北宋词人秦观词碑,位于湖南郴  相似文献   

12.
“文”“文”之辨安徽省宁国中学汪秋明(游褒掸山记)(高语一册)有这样一句话:“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也犹可识曰‘花山’。”(教参)翻译说:“有块石碑倒在路旁,碑上的文字已经模糊不清了,只是从碑上残留的文字中还可以辨认出‘花山’二字。”读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3.
杨修在曹操手下当主簿。一天,陪同曹操外出,从曹娥碑下路过,看见碑背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这碑文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让我再想想。”又走了三十里,曹操才对杨修说:“我已经理解了。你把你想到的答案写下来,看看是不是和我写的一样。”杨修应允,就写道:“黄绢是色丝,写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写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子,写成一个‘好’字,齑臼是受辛之物,  相似文献   

14.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火,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课文对“其文漫灭”是这样解释的: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且作了补充: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不难看出,课文对两个“文”的理解实际上是一致的,即“文字”。粗略看来,注释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我们仔细斟酌,就发现也有不妥当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笔者总结出了小学数学“三环、五步、八法”的教学结构模式。“三环”是:激情引趣,导入新课;激思导学,探究新知;强化训练,激励成功。“五步”是:激情引趣——引探导学——讨论交流——实践应用——总结评价。“八法”是:情境激励法,设疑激励法,操作激励法,创造激励法,媒体激励法,练习激励法,奖励激励法。评价激励法。三个教学环节是一个整体,五个教学步骤融于这个整体之中,八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这三个教学环节和五个教学步骤之中。  相似文献   

16.
古代计时器大致有表、漏两类。 明代的圭表于公元1437—1442年,建在北京古观象台。清乾隆九年重修。古代圭表的重要功用是判断方向,测定节气,四季划分和推算历法。中国古代以农业为本,测定节气,不误农时,圭表这种古老的计时仪器,在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另外,日晷、晷仪也是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它是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确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 漏,又称刻漏、漏壶、水钟等。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方法,观测壶中“刻箭”的昼夜计时器。据《初学记》引梁《刻漏经》说:“制作刻漏,开始于黄帝时,传播在夏商时。”说明刻漏的出现是很早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介词“对”的隐现问题。研究表明:“对”的省略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即句法上,“对”字结构位于句首作状语;语义上,在“对”介引的成分与动词或动词宾语有隐性语义关系前提下,如果“对”后边的名词性成分中包含指示代词或疑问代词,“对”可以隐藏,如果该名词性成分是降格的受事论元,“对”也可以隐藏;音节上,“时”介引的必须是非单音节词。  相似文献   

18.
学困生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转化应循序渐进、分层递进,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扶”其跟着走:第二步,“引”其学着走;第三步,“放”其自己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19.
<正>士风:士人风尚,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东汉士风历来为古今学者所称道,从文献材料看,古人对东汉士风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去理解:一是指士人的个体人格,称为“风格”,如《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膺)风格秀整,高目标持”;二是指士人的群体行为准则,称为“士行”、“士节”、“士则”,如称东汉名士陈寔“言为世范,行为士则”(《三国志·邓艾传》引《陈寔碑》);三是指士人学风,有时称“儒风”或“儒者之风”,如《后汉书·儒林列传》曰:桓灵之间“儒者之风盖衰矣”;四是指士人精神的社会效益,有时称“风化”,有时直接称为“风俗”,顾炎武《日知录·两汉风俗》:“党锢之流,独行之辈,依仁蹈义,舍命不渝,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代以下风俗之美无尚于东京者。”对东汉士风的全面探讨是个复杂课题,不仅是个史学问题,还涉及社会心理学、文化社会学诸多内容,其中对东汉士人精神风貌流变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而“禄利”、“名节”之变,当是东汉士风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倾向。  相似文献   

20.
赵匡胤立下遗训“誓碑”,奠定了赵宋王朝崇尚文治的右文政策。这一政策与编辑出版事业关系最密切的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开一代读书之风。第二,求遗书于天下,大收篇籍。渠道主要有二:一是留心收缴被征服地区政府的图书;二是求遗书于天下,政策优惠,措施具体。第三,新建崇文院,进行学术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