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笑嬉嬉”,是说态度好,这是鲁迅先生用来形容孙伏园的。当时,孙是《晨报》副刊的编辑,常约鲁迅写稿子。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的成因》一文中说:“伏园虽然还没有现在这样胖,但已经笑嬉嬉,善于催稿了。每星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明天要付排了。’”《阿Q正传》这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杰作,便在孙伏园的“笑嬉嬉”地催促下面,一章又一章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2.
鲁迅先生的代表著作《阿Q正传》,已被搬上了银幕,获得很大成功。《阿Q正传》发表以后受到很高的评价,早就有人拟改编为电影剧本,但鲁迅先生本人认为《阿Q正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是一个不朽的文学典型。他出自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如果说阿Q是鲁迅的一个伟大的孩子,你知道谁是阿Q的“催生婆”吗?是孙伏园。  相似文献   

4.
真诚的艺术勇气是极其重要的。鲁迅在《狂人日记》中让狂人在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的历史上.看出“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们的编辑对此若是缺乏勇气,若是来一下中庸平和,这篇伟大的作品极可能被胆怯和周全活生生地扼杀了!面对阿Q的丑陋,若只是高举着传统美德的大旗,来一句“拍案惊奇”:难道,中国人都是这么丑陋的吗?那么,阿Q也只能永远呆在未庄,本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也将因此失色!我们一方面苦于没有鲁迅这样的大师,可是,从另一方面看.假如有《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这样的作品到了我们手上,我们有没有为艺术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呢?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2,(5)
据《今旱报》报道,北京电视台 四套节目播出的10集电视连续剧《阿Q的故事》,将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药》等小说捏合在一起,随心所欲地戏说了一番;阿Q谈起了三角恋爱,并且还做起了人血馒头的生意,而孔乙己也成了阿Q的岳父…… 7月6日,《今早报》在《娱乐新闻(综合)》版以《放过鲁迅先生吧》为题,发表了记者明月写的一篇述评,对这部戏说、歪曲、糟踏文学名著的影视作品及所谓“严肃的戏说”的文学主张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虽然由于篇幅所限,作者来不及对  相似文献   

6.
闲弹催稿     
大学时读鲁迅先生《<阿Q正传>的成因》,很为先生对匆匆写完“大团圆”那一章所流露的得意而感到纳罕。文章中说:那时孙伏园已经笑嘻嘻,善于催稿了。每星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明天要付排了。”虽然鲁迅先生心里想着“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的俗话,但为难也得做。所以趁孙伏园不在,便发表了“大团圆”那一章,待到他回京,阿Q已经枪毙一个多月了。纵令孙伏园怎样善于催稿,如何笑嘻嘻,也无法再说“先生,  相似文献   

7.
《出版史料》2006,(2):125-125
孙伏园(1894~1966年)是鲁迅的学生和朋友。曾主编北京《晨报》副刊,发表鲁迅的《阿Q正传》。1924年与鲁迅等发起成立语丝社,出版《语丝》周刊。与鲁迅有多年的编、著往来,过从甚密,著有《鲁迅先生二三事》。1936年10月鲁迅逝世后,孙伏园十分悲痛,以鲁迅著译作品及所主编的刊物名称撰成挽联:“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寄托哀思。孙伏园写挽联  相似文献   

8.
赵家璧说,打通关节的事,就交给我了。若此事办通,仍望先生慨允出任编选人。然后赵家璧开始了活动。……事毕,赵家璧告诉鲁迅,事已谐矣。鲁迅先生回忆五年前孙伏园到八道湾住所来索稿的模样,很有趣。“孙伏国虽然还没有现在这样胖,但已经笑嬉嬉,善于催稿了。每星期来一回,一有机会,就是:‘先生,《阿Q正传》……明天要付排了。’于是只得做……”孙伏园一时性起,朝着刘勉己那张平庸的脸扬手就是一耳光……道不台,不相为谋。第二天孙伏园就愤而辞职了。钱钟书在送给周振甫的一部《谈艺录》上题云:“校书者非如观世音之具千手千眼不可。此书蒙振甫道只雠助,得免大舛错,拜赐多矣。”至此,二人结成莫逆之交。三十三年之后,钱氏大著《管锥编》五卷杀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周振甫。  相似文献   

9.
(一) 连载小说既经产生,便成为报纸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新闻、评论以及其他副刊作品一起,担负起服务于报纸宗旨的任务。著名小说《阿Q正传》是1921年鲁迅先生应《晨报副镌》编辑孙伏园约请写的,“一周一周地挨下去”,“大约做了两个月”。小说通过雇农阿Q这个典型。鞭挞封建制度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精神奴役,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全文九章,每章各自有情节波澜,却又相互珠连,随着人物命运主线的发展,故事层层演进,人物性格渐臻完成。《阿Q正传》的影响和意义勿须赘言,现代文学史上早有定论,而作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先驱,中国无产阶级文学奠基人的鲁迅,有效地利用了报纸连载这块阵地,创造出现代文学史上振聋发聩的一座丰碑这件事本身,却值得我们重视。籍此我们可以看到,报纸连载,作为拥有众多读者的一种社会传播样式,具有其不可忽视的社会存在价值。事实上,同是涉趣消闲文字,也有文野和格调高下之分,而真正的有识之士,从来就不看轻这样的“报屁  相似文献   

10.
道林·格雷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奥斯卡·怀尔德(Oscar Wilde)的代表作《道林·格雷的肖像画》(以下简称《肖像画》)中的主人公,而阿Q则是二十世纪初在中国极有影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以下简称《阿Q》)中的主人公。这两部作品出自同一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学大师的手笔,社会背景不同而又风格各异,乍看并无可比之  相似文献   

11.
在鲁迅写的大量书信当中,致日本人士的书信是占着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的。现存的将近一百封信,特别是写给《中国小说史略》的日译者增田涉和日本女歌人山木初枝的书信,对研究鲁迅在三十年代的思想和生活,都很有参考价值。早在一九五二年,上海出版公司就出版了吴元坎翻译的《鲁迅书简补遗(致日本人部分)》。一九七五年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林林翻译的《鲁迅致增田涉书信选》。同年该社又出版了李芒翻译的《鲁迅〈阿Q正传〉日译本注释手  相似文献   

12.
知识与趣味     
我国“连载小说”是从晚清时期兴起的。而最早的“连载小说”是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于1902年在《新小说》杂志上连载,接着是刘鹗《老残游记》的前二十回,于1903年在《绣像小说》月刊上连载,后来又连续载于天津的《日日新闻》。巴金的《家》、鲁迅的《阿Q正传》等名著,也都是以连  相似文献   

13.
【YY】——网络词汇,在汉语词汇中约等于“意淫”,这个语汇是由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创造的,历来被人误读误解。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其实也是YY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死魂灵》作者果戈里只所以成为“震撼了整个俄罗斯”的大作家,其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写点东西、如果没有什么可写,就写为什么没有写”。人常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没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硬功夫,就别想“语不惊人死不体”。鲁迅先生只所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多地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出现较大调整,其中鲁迅的《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等多篇作品被删除,广东版则将《药》换成《祝福》。而巴金反思文革的文章和余华的小说等被新选为课文。  相似文献   

16.
新版《鲁迅全集》的修订工作,自2001年6月正式启动,历时四载,终将完成。在过去的几年间,热爱鲁迅和鲁迅作品的广大读者,虽然在等待着新版《全集》的问世,却也并没有离开过鲁迅。因为自2002年春天开始,承担着《全集》编辑工作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鲁迅著作编辑室,还推出了一套鲁迅作品普及读物。它们是《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阿Q正传》、《赵延年木刻插图本狂人日记》、《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野草》、《赵延年木刻插图本故事新编》和《赵延年木刻鲁迅作品图鉴》。这套颇具创新性质的“赵延年木刻插图本鲁迅作品系列”图书,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热烈的欢…  相似文献   

17.
《新闻记者》第6期刊登了《萨哈夫与阿Q之异同》,把萨哈夫与阿Q作了一番比较,见“异”见“同”,颇具识力。看来作为小说人物的阿Q,其典型意义已走出国门了。作者把“相同”的文章做在“精神胜利法”上,并指出阿Q主要在于“自欺”,萨哈夫主要在于“欺人”,应该说是很站得住的立论。可惜作者在阐述“不同”之处时,把二者“精神胜利”之基点忽略了,致使读者(譬如在下)产生了浅尝辄止的感觉。问题的基点在于“事实”二字。不管阿Q如何“自欺”,但他并不否认事实,譬如《阿Q正传》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两句话:一,“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所谓“…  相似文献   

18.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文学作品就已占据了报纸副刊的主要版面。翻阅那时的报纸,我们会看到鲁迅、胡适、郭沫若、茅盾、巴金、朱自清、徐志摩等文坛大家的许多作品,都是发表在报纸副刊版面上的。如鲁迅的《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名篇,均是先在报纸副刊上发表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才结集出版的。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现在一些报纸副刊的编辑、副刊部主任,包括分管副刊的总编,着不着急———一期期的半版一版的副刊,编辑、审改、校对和出版出来,可在读者中有多少回声?如果很少,可否引起重视?报纸副刊本不该是这种样子的啊。且不说打倒“四人帮”后不久,《文汇报》“笔会”一篇《伤痕》,掀起了成千上万读者心头的波澜;亦不说在向四化进军途中,陈祖芬一篇《祖国高于一切》在《人民日报》副刊一经问世,就载入了新世纪报告文学创作的史册。这些副刊稿件见诸报端,引起了海潮般的读者效应,一时洛阳纸贵。就连不朽的《阿Q正传》,也是在解放前的《晨报》副…  相似文献   

20.
小说的人物小说有个好故事虽然重要,但这故事(情节)又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文学就是人学”。一部小说成败高下的最后分野,就看它是否成功地塑造了新的文学人物形象。如果没有林黛玉、贾宝玉、袭人、晴霎、王熙凤……还谈什么《红楼梦》?我说“新的”人物形象,指的是曹雪芹以前没人塑造过一位多愁善感的林妹妹。鲁迅以前也没有阿Q。生活中有。今天还有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嘛,每,位男士心中都藏着个可爱的“林妹妹”吧?阿Q也没有“断子绝孙”,外国读者说他们那里也有“精神胜利法”——一也有阿Q的子孙。这就是文学人物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