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章琴丽 《青年记者》2012,(23):36-37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电视评述节目《观察与思考》,这是我国电视界最先出现的电视评论.①1994年中央电视台创办《焦点访谈》,标志着电视特色的评论节目形态正式诞生.②此后,各种类型的电视评论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省市电视台.电视评论凭借着电视媒介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引导舆论、反映问题、启发思考、区辨善恶上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一档新闻节目《观察与思考》的播出,开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的先河。从此,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得到发展,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就目前的电视评论形态而言,最常见的就是述评型,如《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这类节目往往叙述和评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档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虽然已停播多年,但电视评论的发展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势头。节目的形态和样式越来越丰富,节目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特别是在非评论性节目如谈话类、法制类、民生类新闻节目中,评论的因素也日见放大,评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成为体现节目思想深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闻评论与电视传播媒介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0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个新闻评论栏目《观察与思考》。[1]此后地方省市也充分利用电视传播的优势,相继办起了电视新闻评论性节目。以《焦点访谈》,《央视论坛》,及后起的《新闻1+1》、《环球视线》一批电视新闻评论为中坚力量的电视评论格局充分展示出了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朱羽君  殷乐 《现代传播》2001,(5):130-134
电视评论节目是运用电视手段,以声画一体的电视语言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或重大社会问题发表意见、进行分析和评述的一种节目形态. 在电视媒介的节目形态的构成中,电视评论节目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独有位置。1949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民主社会中的大众传播业最根本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过对当天关系到公众事务的新闻和观点的传播,来形成公共舆论。”世界各国的电视台都将评论节目安排在黄金时间,并以相对固定的名牌评论节目建立起电视台、网的声誉和权威。 中国电视史上的第一个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在…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档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虽然已停播多年,但电视评论的发展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势头。节目的形态和样式越来越丰富,节目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特别是在非评论性节目如谈话类、法制类、民生类新闻节目中,评论的因素也日见放大,评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成为体现节目思想深度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一直是电视的弱项,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曾经各地方台一窝蜂似的仿照中央台《焦点访谈》、《观察与思考》办起的评论类节目现在大都悄悄地“关停并转”。  相似文献   

8.
从80年代初开始,随着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浙江电视台《新闻纪事》、山西电视台《记者新观察》等一系列追踪社会热点、展开新闻背景、阐释事件因果的深度报道专栏的相继开设,电视评论这一全新的节目样式在国内电视界雏型初成,中国的电视新闻开始了干预生活、引导舆论的崭新之旅。从1993年到1996年,中央电视台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先后推出了三档新闻评论性节目:《焦点时刻》、《焦点访谈》和优新闻调查》,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称之为“加强新闻评论的三大步”。这无疑是中国电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三大…  相似文献   

9.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10.
孙慧 《新闻实践》2014,(6):99-100
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与现状我国最早的电视新闻评论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4年《焦点访谈》的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走向成熟。目前电视评论节目形式多样,有电视述评结合型,如《焦点访谈》、《新闻1+1》、《新闻深一度》;谈话类评论型,如《郎眼财经》、《锵锵三人行》、《今日谈》;主持人评论型,如《新闻周刊》、《有报天天读》、《新闻深呼吸》等多种形式。这些评论节目各具特色,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它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也日渐式微。  相似文献   

11.
评论曾经只是出现在报刊杂志书籍里面,一种纯文字化、纯理论化的事物。在短短的时间里,电视这一声像结合的现代传播手段和评论结成了伉俪紧密的联系到了一起。如果说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雏形要属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第一个电视述评类栏目《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高静宁 《青年记者》2012,(18):93-94
上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的《观察与思考》播出,开创了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先河.之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发展,节目同质化现象也随之出现.2012年新年伊始,在共青团中央的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和湖南卫视大胆创新,共同打造了一档由大学生亲手操盘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公开课》,该节目以“年轻、新锐”为主打,创造了新闻课堂的节目新样式,在评论员、新闻话题、评论语态、节目形态等方面都别具一格,对电视评论节目创新具有启发意义,在节目初期就创造了较高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3.
刘俊 《新闻知识》2006,(9):69-70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应该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那时中央电视台开办了一档新闻节目叫《观察与思考》,其播出的第一个节目《北京居民为什么吃菜难》,这期节目的播出标志着一种以栏目形式播出的新型的、独立的电视评论样式的出现。自此之后,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得到发展。到如今,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出发展的多样化状态。本文就此问题作出一些探讨,以期总结出‘些电视新闻传播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评论是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发表意见或做出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从1980年电视评论节目的创办,到如今已走过26年,中国电视评论节目正走向成熟。《论当代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形式》一文,对电视新闻评论的基本形式与特点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5.
涂光晋在《中国记者》第9期上撰文认为,中国电视评论节目走向有以下4点趋势:一是电视评论类节目的某些形态(如电视述评与深度报道)间的分野将日益模糊,新闻与评论因素将呈现继续融合的趋势;二是电视评论类节目中的一部分将顺应公众化传播趋势;三是电视评论性节目特征得以更为充分的展现;四是新的传播媒介和新的传播技术将直接影响和介入电视评论性节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观察与思考》栏目开播,首次在荧幕上打出“主持人”字样开始.到1993年、1994年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和评论节目《焦点访谈》的相继问世.中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开始了全面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而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电视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中国电视主持人如何在这一特殊职场中面对变局并成功地生存与发展?本文引进西方成熟的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结合中国电视实际情况.描绘出中国电视主持人的职业心理和未来发展前景.并对这个职业所面临的危机提供现实的生存策略及一些可操作的战术。  相似文献   

17.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及制约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溯源与界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这个概念一直模糊不清,并且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因此只能还原到电视媒介实践中去探讨这个论题。在我国,电视新闻评论并不是首先自觉地作为一种电视节目类型被看待,而是在一个创作集体的命名过程中逐渐被认同、被扩大的。追溯至1958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前身为北京电视台)试播,直至文革结束,除了播音员口播《人民日报》社论、新华社社论外,当时还没有独立的电视评论。①1980年7月12日开播的《观察思考》,是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发端,有一定的画面意识,庞啸认为这个节目“在如何办言论类(…  相似文献   

18.
杨卉 《新闻世界》2009,(4):15-16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观察与思考》。电视法制类节目走过了将近29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重大问题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做出解释、分析、推断的一种节目形式。可以说,新闻评论是导向、是号角,代表了编辑部思想,是一个台节目整体水平的体现,所以各主流的电视媒体都非常重视这种体裁的发展,中央电视台90年代初将《观察与思考》改版为《焦点访谈》后,90年代中期又创办了《新闻调查》,舆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厚度进一步增强,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今年初浙江电视台创办了《记观察》栏目,对我省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评论,发表看法,也是对这类节目重视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台就当前重大问题或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发表看法,做出解释、分析、推断的一种节目形式。可以说,新闻评论是导向、是号角,代表了编辑部思想,是一个台节目整体水平的体现,所以各主流的电视媒体都非常重视这种体裁的发展。中央电视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将《观察与思考》改版为《焦点访谈》后,90年代中期又创办了《新闻调查》,舆论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厚度进一步增强,涉猎的范围更加广泛。去年初浙江电视台创办了《记者观察》栏目,对我省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评论,发表看法,也是对这类节目重视的一种表现。 确实,创办这样一档栏目是引导舆论、指导生活,亮明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