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的结构及不同维度上的差异。方法:采用社会效度方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内隐观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及不同维度上的独立样本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1.描述统计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内隐观涉及的范围广泛,涵盖了认知、人格、道德等多个方面(M=4.66—3.41);2.因子分析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内隐观可以概括为四个因子,分别是利他性、自主性、才情和适应性(累积解释率为49.42%);3.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在年级、学校性质、学校层次及是否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等维度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内隐观由四个因子构成,他们的形成不仅受到“心理健康”知识的影响,而且是生活、学习经历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设计对234名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与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课程思政视域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2)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心理健康知识与思想政治内容的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进而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双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了解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为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农业大学300名在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作相关分析.结果:样本高校大学生SCL -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 -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内隐联想测验、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无显著相关;贫困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只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少数症状因子有显著负相关,而其外显自尊与所有症状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高内隐-高外显自尊组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低内隐-低外显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高内隐-低外显贫困生与低内隐-高外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心理测试.结果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全国常模(人际关系P<0.05、其它P<0.01);与国内相关研究的大学生综合样本比较,除人际关系和偏执,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7个因子上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抑郁、敌对P<0.05,其他P<0.01).结论:贵州省黔南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略偏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编制一个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适用于在校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并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自编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20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进行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确定最终题目;以最终题目为指标,对158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及其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重测信度均满意或非常满意,效度可靠;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r=0.326~0.374,P<0.01);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t=5.690~7.001,P<0.001).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信效度较好,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网络成瘾状况的一个较为可靠的工具;大学生网络成瘾能够显著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包含30个有关动机原因问题的调查问卷,面向南京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专业本科生共151人进行了动机类型调查。随后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主因子分析,以探索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同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学习者之间动机类型的差异。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的英语学习动机可归为工具、学习情境、兴趣和出国四个主因子,我校外语专业学生动机以工具动机为主。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家庭背景、始学英语年龄对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无显著性影响;而专业、年龄、目前英语水平这些学习者个人因素在出国动机上具有显著差异,男女同学在学习情境动机上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明晰师范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并思索其培育途径,采用问卷调查、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师范院校大学生网络素养整体水平一般,在具体维度上有较大差异.一方面,他们对网络道德法律有很强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性,能较好地管理自身的网络行为;另一方面,他们的网络基本技能相对薄弱,且在网络社交中较少输出信息,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师范院校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及开始接触网络的时期对其网络素养整体水平和各维度能力有一定程度影响.针对调查结果凸显出来的问题,提出社会各界多位一体的培育途径,携手助力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特点,以期能进一步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采取更有效改变其现状的对策。方法使用问卷测量法,调查了120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 (1)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总体上说是积极的、健康的、向上的。(2)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存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理想维度上表现在道德理想因子;道德维度上表现在社会公德因子;在政治观维度上表现在政治认知和政治立场两个因子;在人生观维度上表现在人生态度因子。(3)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性别上的差异。理想维度上表现在生活理想因子;道德维度上表现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两个因子;政治观维度上表现在政治情感因子。(4)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不存在年级和专业科类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求维吾尔族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SES量表、自尊IAT测验和SCL-90量表对14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显示:(1)被试的外显自尊偏高,内隐自尊偏低;(2)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但相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水平;(3)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彼此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重庆市两所高校的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青年常模的水平,但在人际关系因子上显著高于常模水平,在年级、性别、学校类型、专业兴趣、家庭孩子数量等维度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2)被试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具体在年级、性别、学校类型等维度上也不同;3)强迫、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焦虑水平、学校类型和年级差异对自我效能感有十分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应对方式及其与个人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健康问卷、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观问卷以及自编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640名大学生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显著,是影响应对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观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结论: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现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技术》2017,(9):85-92
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编制了大学生英语学习观评价量表。研究结果表明,评价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包括记忆、考试、训练、增长知识、学习语法、应用与交流、拓展新视野等七个维度。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进一步显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女生比男生更注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应用与交流以及帮助自身拓展新视野;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并未因为网络学习投入时间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更有效地指导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认知,并为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英语的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了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和Gross情绪调节问卷对25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主要探讨大学生自尊与情绪调节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独立的结构;男女大学生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认知重评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表达抑制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隐自尊与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呈正相关;外显自尊与表达抑制负相关、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内隐自尊可以正性的预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外显自尊可以负性的预测表达抑制,正性的预测认知重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SCL-90问卷,应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802名被试中,有55.1%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被试在SCL-90躯体化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在其他8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结论:重视和研究高职生的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排解心理障碍,以促进高职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高中数学教师导数知识为例,研究影响高中数学教师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主要因素.发现:教师所在的学校类别对教师导数知识的影响显著,重点学校、普通学校与农村学校存在较大差异;年龄、职称对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有显著影响,对学科知识影响不显著.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教师个人努力程度的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实践中经常阅读专业书籍并反思教学的教师与教学经验少,很少或没有反思的教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是否教过高三对教师的学科知识影响显著.本研究为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教师学科知识与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农村住宿中学生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为探索建立有利于学校管理及正确引导住宿学生适应环境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四所学校433名学生,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住宿学生的sc-90各因子分均高于走读学生,而抑郁、焦虑、恐怖、其他(睡眠及饮食)四个症状因子得分与走读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住宿男生、住宿女生、走读男生、走读女生4组学生的scl-90各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后发现住宿女生的恐怖因子分与其他3组差异显著.农村学校有21.77%的中学心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至少5.6%的学生心理问题明显异常.结论:住宿学生与走读学生相比较,宿学学生心理明显存在异常,环境改变对于女生的影响大于对男生的影响,而在农村寄宿制学校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和改善生活环境及饮食质量是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探讨叙事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式的实效性,为该课程模式的推广提供实证支撑。采用认知灵活性问卷(CFI)中文版、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的学生教学满意度评价表对性别比例、心理灵活性和心理健康水平大致相当的两组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在CFI全量表以及认知可选择性、认知可控性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中在躯体化、强迫、偏执、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7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在教学满意度评价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叙事取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模式能显著增强大学生的认知灵活性、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能提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根据拓展训练的特性,以体育教学为载体设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拓展训练教学干预方案,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具有积极的健康促进效益;实验组学生拓展训练教学后SCL-90各因子均比教学干预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6个维度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P0.01);学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可以弥补传统体育教育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8名大学生男篮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男篮运动员与华东地区常模比较,P、N、E维度差异非常显著,L维度差异极为显著;男篮运动员EPQ各维度之间相互影响,E维度与P、N维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维度与N维度呈显著性正相关;18名T分数大于60的男篮运动员P、N两个维度得分高于整体样本,差异极为显著,E维度得分低于整体样本,差异显著;各年龄组分别与常模比较,仅有22~27岁组在P、N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男子篮球运动员整体上具有外向、诚实、倔强的个性特征倾向.本研究以期为完善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人格特点,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