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表达可能性     
《海外英语》2014,(8):6-6
目标:学习有关“可能性”的英语实用单词和表达。想一想:你这周会去看电影吗?你会看什么电影?你觉得你什么时候有时间看书,会看多久?你暑假会去哪里,你会在那儿待多久?你今晚会有什么安排?  相似文献   

2.
《海外英语》2014,(5):11-11,59,63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想一想:你上次跳舞是什么时候,在哪儿的.跳的什么舞?你通常多久跳一次舞?你为什么喜欢/不喜欢舞蹈?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PET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3.
《海外英语》2014,(8):27-27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想一想:你给食物拍过照吗,是什么食物,在哪里拍的?你通常多久拍一次食物的照片,拍来的照片都用来做什么?你会将它们打印出来或者上传到网上吗?你上次拍食物照是什么时候。拍的是什么食物?  相似文献   

4.
《海外英语》2014,(1):28-28,63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会做什么运动来保持健康?你多久去一次公园,通常在那里做什么?你喜欢什么运动,多久做一次? 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KET和TOEFL等。  相似文献   

5.
《海外英语》2014,(5):14-14,60,63
目标: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想一想:你上次观看体育比赛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比赛?你喜欢看哪些体育比赛,为什么?你参加过哪些体育比赛?考试:本文有助于你备考PET和TOEFL。  相似文献   

6.
征求许可     
《海外英语》2014,(1):29-29,63
目标:学习“征求许可”的英语表达。 想一想:你上次向人征求许可是什么时候,是为了什么事情?上次别人向你征求许可是什么时候,为了什么事情?你被拒绝过吗,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你是怎么反应的?  相似文献   

7.
闲聊看电视     
《海外英语》2014,(8):20-20
目标:通过听非正式场合对话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想一想:你多久看一次电视?你通常看什么节目,为什么喜欢看它们?你喜欢/不喜欢电视的哪些方面?如果不看电视,你会做什么?你觉得自己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很多吗?  相似文献   

8.
《海外英语》2014,(1):11-11,63,I0002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上次坐飞机是什么时候,去的哪里?是哪家航空公司?你有支付额外的费用吗,是什么?你签订了飞行常客回馈计划吗?你有没有用飞行里程数兑换过免费飞行?  相似文献   

9.
新闻速递     
《海外英语》2014,(1):4-4,63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 想一想:你喜欢星巴克吗,为什么?你多久光顾一次?你还会去哪些连锁咖啡店?除了咖啡,你还会喝什么热饮?  相似文献   

10.
《海外英语》2014,(5):25-25,63,64
目标:提高英语阅读和听力水平。想一想:你上次买面包是什么时候,买的什么面包?你最喜欢的面包是哪种,为什么?你通常什么时候吃面包,你每天/每周吃多少?  相似文献   

11.
艾孜来提郊游是具有很强的群众性、综合性和丰富内容的地方性传统节日,它不是单纯以宗教为基础的麻扎朝拜,而是带有游园、说书、民间曲艺表演、商品交易会等特色的综合性郊游活动。本文主要研究19和20世纪以喀什为中心的新疆南部地区维吾尔民间广为流行的“艾孜来提郊游”活动的历史来源、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在推动和加强各地人民群众之间的邻里关系和同乡交往中的作用、外国旅行家们的看法和记载、此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买卖、娱乐、民间艺术、说书等民俗现象。  相似文献   

12.
侗族擅长“干栏”建筑和能歌善唱,以鼓楼、大歌、廊桥为标志的侗族建筑艺术和侗歌艺术饮誉海内外。节日庆典演唱鼓楼大歌离不开鼓楼,大歌在鼓楼坪上礼赞女神、接待宾朋,大歌缘此叫鼓楼大歌;廊桥讲究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巴团培龙桥”因此赢得了“气韵最为浓烈、传神,艺术性最高”的美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类遗产分为自然、物质和非物质三种形态,在侗族看来侗乡境内鼓楼、大歌、廊桥三样文明遗存像生命整体一样不可分开,且认为不可分割的三样瑰宝像生命存在一样标举着一个民族的生存智慧:尊崇“天地一人一神一居所”的对应关联与和谐共生。由此,侗寨居所建筑所拥有的“场所精神”与“建筑意”得到了张扬,人们从这可看到人类精神家园的希望所在,以及坚定走出生存困境、生态环境泥淖的信念。  相似文献   

13.
清代训诂巨著《经籍纂诂》是今人阅读古籍的必备工具书。然今人诸多论及此书的著作多将书名中的“纂”误作“纂”。从历史演变渊源来看,“纂”与“撰”同,有创作义。“纂”为“缵”之假借,乃汇集义。“籑”与“纂”二字在原始义、语法义、比喻义诸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因此《经籍纂诂》使用“纂”是不宜替代的。  相似文献   

14.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产生于村民自治制度实施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源于河南省邓州市深化"三级联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实践。因为切入点不同,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产生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和意见,概括起来有四种观点:即燕店村发源地说、组织部发源地说、地方经验总结说和中央发源地说。四种学说实质上是一致的,它们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的深厚基础,具体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解放思想,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5.
宋元时期科举文批评中经常出现"格"这一术语,南宋科举文批评中作为术语的"格",主要是从文章的方式、方法上进行论述的;元代科举文批评中所使用的"格",更多的则是从文学风格入手,文章学的意义更为突出。元代文学风气影响对"格"内涵的稳定,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范畴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稳定的文学批评范畴——格调。  相似文献   

16.
文道关系自南北朝起就是文学家、文论家讨论的重点论题。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推行古文运动的过程中提出了"文以明道"说,这种古文理论对宋人产生了深远影响。宋代的文学家、政治家以及理学家都从不同角度或继承、发展,或批评了韩愈的文道观,宋人的接受又对后人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钦州市在挖掘和利用刘冯文化资源、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着不足.刘冯文化是钦州市最有特质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刘冯精神是钦州城市文化精神的灵魂,深入挖掘、有效开发刘冯文化资源,是钦州市城市文化品牌建设的根本,为此要加强对刘冯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实施刘冯文化工程,大力推进刘冯文化研究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开发刘冯文化的经济亮点.  相似文献   

18.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对农民工的迁徙决策会产生重大影响,而同时农民工回流的决策对于我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推进有着重要意义。文章运用“推一拉”理论的思想以“城(流出地)一城(流入地)”为分析框架,利用对曾在外打工的回到江西省内工业园务工农民工的调查结果,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能否在城市稳定体面的生活是农民工回流决策的决定因素,户籍制度反而没有政府想象的那么重要。发达地区城市高昂的居住成本、日常生活成本及处于城市底层的就职状态促使外出农民工选择回到原流出地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19.
汕头新中华基督教会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是岭东地区从大公会体制内独立出来的真正的本色化教会,这是长老会长期推行教会自立政策的产物,也是教会内部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尽管该会倡导"自立"、"合一",但它在教义和礼仪上与中华基督教会并无明显区别,自立主要表现在体制和经济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渐渐又从分离走向了联合。  相似文献   

20.
"跳蚤"作为基本词存在于汉语方言中。对比汉语各方言点"跳蚤"一词的语音形式并分析其构词理据,可以发现北方汉语方言与南方汉语方言在表达"跳蚤"这一概念上存在差异。北方汉语方言多用"蚤"的合成词形式,少用"虱";南方汉语方言则少用"蚤",多用"虱"的合成词——狗虱。究其原因,可能与南、北地区人们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