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传媒》1999,(4)
所谓报刊批评就是对报刊传播活动及其有关现象的认识和评价。报刊批评是伴随着报刊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由报刊传播和报刊阅读发展起来的。报刊的传播活动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活动,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出版家(包括编辑)“大抵是‘传播文化’的。”因此,报刊批评也可以...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9,(2)
有人把二十世纪称为批评的世纪。回顾二十世纪报刊的发展历程,就不难发现,人们对报刊等大众传媒的批评从未间断过。尤其是随着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人类生活的渗透力愈来愈大的当今,人们要求对报刊等大众传媒的批评监督的呼声就愈来愈高。实践产生学问。报刊批评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报刊中的时尚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欣 《当代传播》2004,(4):34-35
近年来,报刊越来越时尚化。这里所谓的“时尚化”有多方面的含义,如报刊本身包装越来越时尚化,各种时尚现象成为报刊的内容,报刊对时尚现象进行文化批评等,对时尚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批评作用。  相似文献   

4.
闻仲 《今传媒》2003,(2):13-15
主体和客体是报刊媒介批评的两个基本要素。主体指批评的主体力量,即由谁来进行批评;客体指批评的对象,即包括报刊在内的媒体。批评客体的发展数量要由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定,批评的主体则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不断壮大批评主体的力量,让报刊批评走进大众,形成报刊批评的主体和客体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对促进报刊的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9,(3)
本文着重从报刊批评的角度,就报刊的舆论环境谈些浅见,文中兼及报刊批评学问题。一、报刊的舆论环境来自于报刊批评,它同法制环境构成完整的报刊控制监督体系随着报刊步入市场与竞争机制引入报刊,各级党政部门、报刊行政管理机构制订了相对配套的报刊管理法规并付诸实...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9,(1)
图书有书评。文学艺术有文学批评。那么,报纸、期刊有没有报刊批评学?实际上,几年前就有人提出应该构建报刊批评学的理论体系。现在是付诸实践的时候了。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报刊评论工作。早在1951年3月21日,新闻总署、出版总署就发出过《关于全国报纸期刊建立书报评论工作的指示》,指出:“在报纸、期刊上经常发表对各种出版物(包括书籍、期刊、报纸、美术出版物、挂图等)的批评,介绍和有评论性的消息,是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工作。”指示认为,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日渐增涨,出版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书籍报刊出版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在大多数的报纸、期刊上还没有经常发表出版的评论。许多好的出版物,好的报刊文字,好的编辑出版方法,不能得到推荐。也有许多不好的出版物,不好的报刊文字,不好的编辑出版方法,没有受到适当的批评,以致其中或大或小的错误没有引起作者、编辑者、出版者、发行者和读者的注意。这就使读者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也使出版工作失去了应有的监督。针对上述情况,文件对全国报纸期刊加强书报评论工作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的规定精神在今天仍有现实的指导作用。本刊从今年起设置“报刊批评学”专栏,倡导探索报刊批评学的理论体系,希望读者广泛参与。来稿一经  相似文献   

7.
若文 《今传媒》2003,(6):8-10
报刊批评,作为受众对报刊传播的一种动态反馈,其促进报刊发展的作用是不必赘述的。一些批评者,对于获得全国新闻奖的佳作敢下针砭,指陈其不足时能直言不讳且达到入丝入微入情入理的地步,堪可一赞。报刊审读(亦称阅评)异军突起,其成果中有不少以“外化的形式”跻身报刊批评之列,增强了批评意见向报刊社反馈的及时性、集束性、有效性。这些,无疑是令人欣喜的。欣喜之余,忧虑伴之而来。所忧者,报刊批评的病态,已不可等闲视之了。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都分别在3月初发表评论或署名文章,批评当时出现的“彩票”、“奖券”、“有奖销售”等新的不正之风。这种批评切中时弊,制止了不正之风的蔓延,给那些迷途忘返者击了一猛掌。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来学界对媒介批评的研究日渐活跃,媒介批评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研究媒介批评这一概念时,人们难免会将国内的报刊审读制度与媒介批评相联系。在研究二者关系之后,不同学者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报刊审读属于媒介批评范畴,或认为报刊审读并非媒介批评的一种形式。笔者在查阅一定资料研究媒介批评的基础上,联系之前自己所做过的有限的审读工作,并加以理论考察,对二者关系加以探讨和梳理。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1997,(5)
开展批评纠正错误——八谈审读的“审”文/叶子有人把报纸管理工作者和审读员比作报刊的警察,我则把表扬和批评比作他们手中的红绿旗:表扬就是给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报刊展绿旗放行,批评就是给驶入歧途的报刊举红旗阻拦。办报办刊是从事神圣的事业,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青年报等,都分别在3月初发表评论或署名文章,批评当时出现的“彩票”、“奖券”、“有奖销售”等新的不正之风。这种批评切中时弊,制止了不正之风的蔓延,给那些迷途忘返者击了一猛掌。这股新的不正之风始于何时、发轫何处,现在无需追究了。不过,当这股歪风刮起之时,  相似文献   

12.
正确把握报刊批评的标准--三谈审读与报刊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仲 《今传媒》2003,(1):10-12
衡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能没有标准,报刊批评更是不能例外。这是因为,第一,报刊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性。在阶级社会中,各个阶级及其政党、各种社会集团出于阶级的本能,都要利用新闻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维护自己阶级的利益,这就使新闻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在对新闻作品的评论  相似文献   

13.
刘荣庆 《今传媒》2003,(5):9-13
对报刊批评学的讨论,由《报刊之友》于1998年底首倡并在该刊开辟讨论专栏,迄今已近5年时间。所发文章,既有拓荒性的真知灼见,又有动态性、深度分析性的报道。笔者拜读了其中不少论文,深受启发。但对报刊批评学的定性、定位及分类,愚以为仍有界说、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4.
刘荣庆 《今传媒》2003,(4):86-87
美国舆论学家李普曼有言,报刊“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民的视线内”。 报刊是社会的“探照灯”和监测器,反过来,报刊也需要“探照灯的光束”照射和社会的监测。 报刊监督社会与社会监督报刊的矛盾互动规律的科学,即“探照”、监测、评价报刊活动的学问,叫报刊批评学。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02,(5)
在国内出版的一些关于媒介批 评的论著中,尚未明确地把审读作为一个范畴进行研究,这主要是因为在新闻学领域,媒介批评作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在信息的沟通方面还存在一些障碍所致。但在有的著作的有关章节的论述中实际上已经涉及并包括了审读的内容。比如刘建明先生的《媒体批评通论》第3章第3节“媒体的监管者”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是特珠的媒体批评者,分布在政府  相似文献   

16.
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实践的先锋人物。针对民国初年我国报业发展的不足以及报界的各种现实问题,于右任发表了许多批评言说,从中可发现,于右任的媒介批评思想,不仅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性,也有“不作过激之谈,亦不作过偏之论”的理性;从感性到理性的批评思想转变,不仅反映了于右任在不同历史时期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初兴时期话语实践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着重揭示语言背后所携带的意识形态入手,指出在大学英语报刊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入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及方法以便培养学生的批评性语言意识,正确认识英美报刊所体现的意识形态,增强鉴别、汲取有益文化知识的能力,充分利用英美报刊来辅助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8.
搞批评报道难,搞广播电视批评报道更难。难在如何使被批评者在我们的话筒前、镜头下现身说话,躬身自省;难在如何现场拍录到被批评者的丑闻丑事,用事实来教育和感动受众;难在如何使有关领导感到批评报道不是在给他们脸上抹黑,而是在帮忙,为他们“擦灰尘”。 在新闻工作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如何搞好广播电视的批评报道进行了探索,体会到采写批评报道一定要坚持做到: “恨”字切入 “成”字归宿 有的记者看到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现象,常常出于激愤,因而用字刻薄,图一时之痛快。怎样处理好这个问题?我觉得应当采取“恨”字切入,“成”字  相似文献   

19.
在报纸上开展批评可真不容易!事实搞得不准确或不完全准确,批评遇到阻力,怪不得人家。但是,多年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使有些同志养成了“爱吹不爱批”的坏习气;就是完全准确的批评,也会有人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找借口不接受。但是,也应看到各级党的领导,还是重视并支持报纸的批评的。只要报社能够按照党的规定,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并且处理得当,是可以克服阻力,取得良好效果的。丹东日报最近在一次关于食品卫生的批评报道中,做了一次尝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如果你稍微留心,就不难发现,时下,新闻单位(尤其是地、县级)对批评报道讳莫如深者不在少数;视批评报道为畏途,望而却步者并非寥寥。究其原因,不外乎怕“捅漏子”,领导不喜欢;怕批评对象多方刁难,使批评中途夭亡;怕由此招惹新闻官司,导致法庭上见。一言以蔽之:批评难,难批评。毋庸讳言,组织批评报道确有一定难度。这难度,固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被批评者包括一些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不习惯、不适应批评的问题。但新闻单位不大善于批评,特别是在批评中缺乏一种强烈的建设意识,也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不失为打破当前批评报道沉闷局面的一剂“良方”。强化批评报道的建设意识,说到底,就是要把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