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考化学新题型——信息迁移题在各地试卷中不断增多,熟悉这类题型的解答思路是中考取得好成绩的关键。解答这类题的策略是抓住题给特征信息(即新情境、新知识),开动脑筋展开联想,巧妙地将题给新知识与已学相关基础知识对应衔接,则问题便可迎刃而解。现通过实例解析来阐述这类题的解答对策。  相似文献   

2.
《平面几何》的复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既对已学知识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又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综合化,提高解题技能,一题多用无疑是方法之一。它可以收到以少胜多,以一带十的教学效果。 1 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即精选一例题,设置各种问题,以复习相关知识。如复习“平几”中圆部分基础知识时,可选以下例题。  相似文献   

3.
确定化学方程式的思维方法浙江桐乡市第一中学(314500)沈坤华有一类信息给予题是:题给新信息,要求写出陌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这类题型不但能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能力,还考查了学生接受新知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智力。学生对这类习题常感到束手无策,分析原因...  相似文献   

4.
实施 新 课 程 ,考 试 仍是 评 价 教 学 的 一 种 有 效 手 段 。初 中 数 学考 试 如 何 体现 新 课 标 理 念 , 是 命 制 试 题 值 得研 究 的 问题 。 根 据 新课 标 要 求 ,我 认 为 ,考 试 命 题 应 注重 以下 几 个方 面: 一 、注重 考 查 学 生对 基 础 知 识 的 理 解 与 运 用 ,突 出以 学生 发 展为 本 以 学 生 发 展为 本 ,就 是 在 命 题 时 选 取 的 考 试 内 容 ,要 以 学 生作 为 公 民 应有 的 数 学 素 养 和 进 一 步 学 习 数 学应 有的 发 展水 平为 要 求作 为依 据。对 基础 知识 的 考查 ,不 能 仅 停留 在 简 单 …  相似文献   

5.
一、旧知识的提前铺垫   教师在教新知识前,应及时了解、摸清后进生接受新知识的思维障碍及知识缺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下功夫,设计铺垫题。这样,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同时,设置学习新知识的台阶,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后进生学习信心,培养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之前,可设计如下的铺垫复习题:   商店里有 24个皮球,卖出 20个,还剩多少个 ?  这是一道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后进生通过做这道题,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然后再把题中的第一个条件变成两个条件,成为教材中的例题:   …  相似文献   

6.
这里的新信息特指大学化学中的有机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及方法,而不是通常新情境、新物质类的新信息.这类题将“新”信息(大学内容)通过题示条件介绍,要求根据题示新信息,“随学随用”解决新问题,它是考查学习潜能的好题型,已成为高考热点题型.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挖掘题示新信息,  相似文献   

7.
二、操作要求(一)诊断补偿:通过对前提目标的诊断补偿,使学生作好学习新课的准备。一方面要针对新课所必需的关键性旧知识或重点技能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补救,为学习新课扫清障碍、铺平道路;另一方面,还要为新课的引人搭梯架桥。1.诊断题可以是问答、判断、选择、填空、化简、证明等,形式上可以是书面测验、提问、板演、讨论等。2.诊断后的临时补偿并不是以完全掌握为目的,而只是起过渡作用,使学生不至于因知识缺陷在学习新课时思维受阻、启而不发。补偿的材料要有针对性,其方法可以是集中讲解、变式练习、阅读讨论等。…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职业技能,满足未来职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特殊需求,高职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ESP学前英语课程,努力探索新形势下ESP学前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培养具备较好语言知识功底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使我国的高职英语教学符合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实施“三超”教学促进后进生转化□江苏省启东市长江小学沈衍珏一、旧知识超前铺垫教师在教学新知识前,应及时了解、摸清后进生接受新知识时的思维障碍及知识缺陷,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设计铺垫题,在复习有关旧知识的同量,设置学习新知识的台阶,降低后进生学习新知...  相似文献   

10.
学前儿童解决算术应用题能力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操作法、图示法和语言法,对120名4-7岁的学前儿童解答算术应用题的能力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培养,结果发现:学前儿童解答算术应用题的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运用操作法解题的成绩最好,其次是图示法,运用语言法解题的成绩最差,培养学前儿童解答算术应用题的能力,应采用操作法、图示法等直观形象的方法;学前儿童解答转换题的成绩最高,其次是合并题,解答比较题的成绩最低。  相似文献   

11.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借助微专题整合,能够实现高效复习模式:真题—材料—框架—悟题。该复习模式的具体步骤和过程为:错题诊断分析;选取新材料,设置问题;新知识框架构建;应用训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考化学出现了一些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题型———新信息题。这类题是以当今社会热点和最新科技动态为立意背景,在题干中给出情景新、知识活、能力要求高的新信息。这种题型在近两年的中考中频频亮相,已成为中考试题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下面就2003年部分省市中考化学新信息题为例,浅析应试策略。一、新信息题的特点新信息题基本框架是由信息部分和问题部分构成。它的特点是:情景新,知识活;起点高,落点低;即时学,即时用。同时它还具有隐蔽性、启发性和迁移性。由于新信息创设的情景新,知识新,富有时代的气息,要求考生现…  相似文献   

13.
融合教育已成为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前融合教育旨在促进学前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同发展,为他们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在此背景下,对幼儿教师的职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表现为培养模式亟待转变、教育资源有待整合。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大本营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实训、学生活动、师资团队以及专业开设等方面及时做出调整与改变,培养具有融合教育素养的幼儿教师。  相似文献   

14.
从2005年高考生物实验题的实际情况来看,教材知识点是实验题命题的基点,教材实验拓展是实验题取材的重点,借助实验方法创设新情境,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和分析的能力成为命题趋向。其中设计型实验题与探索性实验更是热点,运用学过的知识、实验方法和步骤,突破已学实验的局限,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此类实验试题全面考查实验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二十余年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时空知识图谱与内容知识图谱。结果显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文献数量呈波动上升状态,研究机构与作者以高校及高校教师为主。归纳出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热点包括国际学前融合教育经验梳理、随班就读幼儿同伴关系及教师态度的调查、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现状与学前教育专业融合教育课程设置研究、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研究。发现研究演进轨迹紧密结合我国教育政策,经历了萌芽阶段(2001年前)、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3年)和深入探索阶段(2014年至今)。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和实践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国内外优秀学前融合教育实践案例的探讨;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对学前融合教育发展的导向作用;补充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本土化研究、完善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重视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培养。  相似文献   

16.
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已经成为高考数学命题的改革趋势.新信息题着重考查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加工信息的学习能力和对新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也有助于考查学生在升入大学后学习新知识的潜能,因而成为试题改革的一个亮点.新概念题就是其中的一类,这类题一般通过设置新情景、定义新概念、规定新运算等提供信息,要求学生内化题给信息并与原有知识结合来解决问题.本文就谈谈编拟新概念题的常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学是全国第一个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学前教育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唯一的学前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本学科的建设可追溯到1943年陈鹤琴创办的国立幼儿师范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之后,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独立建制的幼儿教育系,陈鹤琴先生为首任系主任。现设有学前课程开发中心、学前教育评估和诊断中心、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心、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中心、美育研究中心,并已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儿童教育多媒体实验室、蒙台梭利研究室、游戏与玩具研究室以及学前教育网站、学前课程…  相似文献   

18.
课程设置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该文基于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38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建设项目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三学"(学前卫生学、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的开设时间、课程课时分配、课程模式类型等问题为切入点研究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旨在为高职高专课程模式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息给予题一般由“新信息”和“问题”两部分组成;题干是信息给予题的主要信息源.此类试题的特点是,通过给出的新知识信息,要求考生利用已掌握的化学知识、技能以及题给信息中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来考查考生临场阅读、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接受新知识,对新知识的加工和知识迁移能力,因而有利于选拔有潜能、有创造力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一定数量的知识是发展智力、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但靠死记硬背积累起来的知识也会限制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我们应培养学前儿童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促使他们做到用知识但不被知识所束缚、限制。1.要引导学前儿童在探索的基础上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如果我们把学前教育领域的知识分为健康、社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