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事不小     
之前已经和学生们说过:《长亭送别》先搁下不讲。但到了上课前突然“心血来潮”,觉得还是有必要讲讲。  相似文献   

2.
《琵琶行》 《琵琶行》,白居易“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与元九书》)”的感伤诗。  相似文献   

3.
【实录】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变不变) 生1:今天上课的老师变了,同学们没有变。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国标本五年级上册第25课。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借助课文语言理解诗句意思。(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相似文献   

5.
一个藏族的民间故事 师:同学们好!很高兴米四(3)班上课。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片段一】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写出12。师:你们认识它吗?生:它是二分之一。师:对,读的时候从下往上读。12表示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你的想法?生:把一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是12。师强调"平均分",并板书: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2)。师:有谁再来举个例子呢?【评析】这节课教者不是从分苹果、分矿泉水开始,而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相似文献   

7.
江涛 《江西教育》2007,(7):13-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第十二册第十三课。 【导入设计】 师:上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会唱的就跟着唱,不会唱的就跟着哼。(师播放《好汉歌》的录音)[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转身     
今天一上课,我走进教室,发现小龙(化名)的座位空着,学生们告诉我,他回老家上学去了。有个同学举手说,小龙有封信留给我。接过信,读完,我的心一下沉重起来。  相似文献   

9.
【教学过程】师:还没上课,咱们聊聊。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你都读了哪些书?(班际交流)  相似文献   

10.
(一)、导语设计(略) (二)、作者简介(略) (三)、读与感 (这一步的创意是:上课之初就让同学们读起来,让同学们感受课文中的形象,感受课文中的情感。)  相似文献   

11.
一、谈话揭题: 1、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看谁最懂得欣赏好吗?(播放音乐《母亲》)  相似文献   

12.
王振华 《湖南教育》2002,(13):46-47
师:在上课之前,请你们听段录音,听完后告诉老师,你们听到的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很多小朋友已经听出来了,一起来说,是———生:风声。师:对。(板书:“风”)风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风很冷。生:风有时候大有时候小。生:风能吹动很多东西。生:风没有颜色。生:……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跟它有关,题目就叫《画风》(板书:20、画风)大家把课题念一遍。生:(齐念)画风。师:小朋友们,当你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会提出些什么问题呢?想到了你就站起来说。生:谁和谁在画风?生:他们在哪儿画风?生:…  相似文献   

13.
楼顶的树     
上课时间快到了,我正准备着上课的教学材料。四(4)班的几名小组长,争先恐后地来到科学教研组,按时搬运他们班下午第一节课的《科学》循环教材。  相似文献   

14.
此上课案例在教育部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发展与创新教育”全国第七届(江西赣州)研讨会上获上课比赛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这是笔者参加杭州外国语学校"总校-教坛新秀"评比的课堂实录(获"科学"学科第1名)。是一节"很常态的常态课",因为:1.比赛前一天下午才通知选手比赛的课题,课前准备很常态;2.当天中午抽签上课班级,下午去不同班级上课(必须是“非自己任教”的班级),  相似文献   

16.
开心一课     
今天我们上了一节非常有趣的课。 上课了,老师让我们把水果拿出来(是前一天布置的)。然后,她选了一些“水果代表”上了讲台.又叫一些同学上去尝水果。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诗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意思。  相似文献   

18.
记得一次在上小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一课的前两天,我就布置好学生要准备一些有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纸盒)物体来上课。上课了,我发现只有几个同学的桌面上有我想要准备的那几个纸盒,我想,大概孩子们还没来得及拿出来吧(我安慰自己)。教学进行的第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9.
【案例】 (苏教版第九册《黄鹤楼送别》) 生:老师,我曾到过江边,江上船只往来无数,怎么李白却说“孤帆”呢? (一些学生联系自己乘车路过长江大桥时所见情景,也纷纷质疑这一“孤”字)  相似文献   

20.
在市级青年教师展示课上,我曾听一位老师执教的《黄鹤楼送别》。这是苏教版第九册的一篇文包诗,讲述名人李白在名楼(黄鹤楼)送名士(孟浩然)赴名城(扬州)时的情景,即李白创作《送孟浩然之广陵》时的背景。全文体现了朋友间的深厚友谊与分别时依依惜别之情。距下课还有几分钟,学生已在教者的组织和引导下,理解了全文,并能当堂背诵古诗了。从教学任务完成效果的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