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著名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这里的"好之"、"乐之"都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做他最感兴趣的工作时,  相似文献   

2.
想学好英语,首先要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写日记的兴趣是学生积极写日记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日记水平的心理保证,他能使学生便"苦记"为"乐记",变"要我记"为"我要记",从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写得轻松、主动而富有创意,即使遇到困难,也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写日记兴趣-良好的日记习惯。下面就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学困生主要表现为:基础差、上课不专心听讲、精力不集中、接受能力差、平时作业不能独立完成、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没有积极性。针对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巧用心理效应,促进学困生的转化。一、善用"登门槛效应",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查尔迪尼在1975年为慈善机构募捐时,只不过多说了一句"哪怕是一分钱也好",便多募捐到了一倍的钱。查尔迪尼是这样分析的:对  相似文献   

5.
李广天生就是一个将才。司马迁说他"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唐人崔道融也有诗云:"猿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所谓的"猿臂",就是双臂可以像通臂猿一样自由地伸展。这样的天赋条件,再加之"广家世世受射",他的射技自然就非同凡响。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任何学习都是没有什么效果。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达尔文小时候是一个"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去野外学习和搜集标本,  相似文献   

7.
【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来自湖南的某"神童",十三岁上大学,十七岁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少年"天才",后来却从中科院肄业。知者无不为之惋惜。肄业的原因除了他的知识结构达不到所学专业要求外,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使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能力,不能胜任学业。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屡遭这样的尴尬:有时刚导入新课,学生就喊"我早知道了";有时精心设计的活动学生却"不领情",不是提不起兴趣,就是探索活动难以展开;  相似文献   

9.
教学中简单的"给予"是远远不够的,立足培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诱导学生"主动获取",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教学技巧所在。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以"疑问"诱导学生乐于获取心理学研究认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也就是说:存在疑问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俗1.设话疑说:"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10.
一种较为通行的观点认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彼此是非的问题,是诡辩论和怀疑论。这种观点将"彼此"理解为"那一个事物、这一个事物",将"是非"理解为"正确、错误"。但这样来解释庄子有关的话语是不通的。庄子的"彼此"是指"当下不存在的事物、当下存在的事物","是非"是指"存在、不存在",这样来解释庄子的这段话,意思十分清楚:它不是怀疑论和诡辩论,而是充满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哲学是"同者"哲学,没有"他者"地位,但列维纳斯第一个明确提出:"他者"更原始,是完全的、外部的、独立存在的存在者,自我不仅无权"杀戮他者",而且是为"他者"存在的。列维纳斯为人类展示了平等、和平的共存(共在)方式;但又没有否定"自我"的存在,只是质疑"自我",即自我与他者是一种共在。这是弱者的话语,因为根本不存在真实的、不带偏见的"他者"表述知识:时至今天仍然是丛林的世界。但"他者"的呼吁——和平的"共存"——是对极权性、排斥性、奴役性、唯我论的同一性思维的否定。  相似文献   

12.
"东西街,南北走,出门遇见人咬狗;捡起狗,打石头,又被石头咬了手。"这叫"颠倒诗",又叫"反话","倒语",它是旧时说书艺人用来吸引听众的开场白。这样的倒语往往用稀奇古怪甚至不可能的事情引起听众的注意,达到让路人驻足倾听的目的。同样,为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乐学--爱学--会学"。  相似文献   

14.
朋友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他的吉普车停在小区的院中,每次去开车,他都发现不知哪个孩子在车前身的"2×4"字样后用粉笔写上"=8",头一天将它擦去,第二天还会被写上。  相似文献   

15.
春天在敲门     
王晓敏 《高中生》2013,(5):54-54
四月的太阳总是醒得那么早,春光肆元忌惮地四处弥漫。可是,微弱的晨光被那扇关得严丝合缝的铝合金窗所拒绝,外面鲜活的空气渗透不进那厚厚的玻璃。他一如既往地躲在自己阴暗的小屋中,谁也不能打扰。"咚咚咚",阳光来敲门,那是春天的使者,但他拒绝了:"咚咚咚",热闹来敲门,那是春天的脚步,但他躲避了:"咚咚咚",欢乐来敲门,那是春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周剑锋 《考试周刊》2011,(12):156-156
本文总结了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一些做法,从五个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分别是:多点"微笑",营造氛围;吃"透"教材,加深理解;以"理"服人,激发动力;寓教于"乐",提高兴趣;学以致"用",增强信心。  相似文献   

17.
一位同学的习作《老师摸了我的头》,开头一段是这样写的: 开学了,听说我们班又换了新"老板"。一进教室,果然看见一个戴眼镜的"家伙"。瞧他那"笑里藏刀"的样子,一定是校长派来的"一级杀手"。哼,不管你是哪路神仙,我准叫你"哭比笑好",反正我是公认的"调皮大王","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怕你不成!  相似文献   

18.
道是中国思想的最高范畴。道有两特点:"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即道是唯一整体;道无所不在,是永恒的真实,称为究竟真实。庄子有个观念叫做"天人合一",庄子说:"人与天,一也。"人与天是合一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老子的"道法自然",即道就是自然,庄子思想基本上同于老子。他对美的著名言论是"天地大美",老庄的美在道,美在自然。然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自然"等于"应该",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庄子认为通过"心斋"、"坐忘"的历炼,才能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然"的境界,"道"的境界,自由的境界,亦即是美的境界,即心灵自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温故而知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总有一部分学生即使"温故"了,非但不"知新",反而更"忘旧";更有部分学困生,既不愿去"温故",更不用说要去"知新"。如何去提升他们的信心和兴趣进行有效学习?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运用关键词拼音检索式学习方法来破解。  相似文献   

20.
1月13日 晴 谜面是"冲线",谜题要求猜一成语,其谜底是"争先恐后",此灯谜容易理解。如果把谜面改为"战栗",谜底也是"争先恐后",有的人就会觉得莫名其妙。原来,可这样解释:"战栗"的"战"是"争"之意思,排在"先";"栗"是"恐惧"之意,排在"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