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杨玄感李渊起兵与隋朝的灭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玄感与李渊的起兵是隋王朝上层统治集团长期矛盾和斗争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杨玄感、李渊起兵反隋的举措,属于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隋王朝这座强大的堡垒,最后是在内部被攻破的。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很久以前读过贵刊1954年第3期登载的方若生《论李密在历史上的作用》一文,想发表几点意见.我认为这是一篇为反革命阴谋家李密出卖隋末瓦岗农民起义军的罪行回护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方若生先生为讴歌李密而散布的一些思想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第一,李密出身于三世"皆知名当代"的贵族官僚大地主家庭,其父李宽是隋上柱国蒲山公,所以当李密还在青年时即得父阴而为左亲侍,环立于隋炀帝的殿阶之下了.后来他结识了尚书令越国公杨素与其子杨玄感,并参加了杨玄感的起兵.这次起  相似文献   

3.
杨玄感是隋朝尚书左仆射、越国公杨素之子。凭借他父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由最初的郢州刺史,转袭楚国公爵位,后升迁礼部尚书,青年得志,平步青云。这个世荷国家恩遇、自称有盛名于天下的朝廷命臣,趁着隋炀帝第二次进攻高丽的时候,却打着“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的旗号,于大业九年(公元613年)起兵反隋,造成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严重分裂,有力地冲击了隋王朝的统治。 杨玄感的起兵决非是偶然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众所周知,隋炀帝是弑父杀兄才登上皇帝宝座的,在夺嫡过程中,杨素积极支持杨广,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得到了杨广的信任和重用。杨素也由此大权在握,擅宠弄权,恃功骄矜,在朝廷中树立自己势力,横行朝廷。史称“时素贵宠日隆,其弟约、从父文思、弟文纪,以族父异,并尚书列卿。诸子无汗马之劳,位至柱国、刺史……亲戚故吏,布列清显,既废一太子及一王,威  相似文献   

4.
一追随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切剥削阶级,其内部是经常隐伏着这个集团与那个集团、这个派系与那个派系的矛盾因素的。这些矛盾因素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便会剧烈地爆发起来,并演变成火炽的斗争。隋杨统治阶级内部隐藏着极其复杂的矛盾,单就其上层统治的核心集团来说,便存在着这样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一杨玄感起兵的实际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可以考察一下杨素、杨玄感父子同掌握隋朝国家政权的杨坚、杨广父子之间的关系.原来杨素、杨坚都是弘农华阴人,都是关陇集团中的豪族.杨坚的建立隋朝和杨广的成为皇太子并继任皇位,杨素是一个最积极的支持者.杨坚总揽北周朝政时,杨素就协助杨坚平定了响应尉迟迥反叛的宇文胄.杨广之能够夺取皇太子的地位,先后消灭了他的几个兄弟太子勇、蜀王秀、汉王谅,也都是杨素替他画策计谋的.杨素被封为景武楚公,杨玄感的位至柱国,以及"前后赏赐,不可胜计";杨广在杨素平定了汉王谅的反叛以后,写了手诏去慰劳他,说杨素"乃建累世之元勋";这些都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但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封建社会里,必然存在着特殊的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即使是君臣、父子之间也会存在着利害冲突.杨坚父子、杨广兄  相似文献   

6.
一杨玄感起兵发生在隋大业九年(613年)。隋朝统治者这时正耀武扬威,二征高丽,杨广亲率大军,差大将宇文述与杨义臣,兵趣平壤。在北方的涿郡(今北京)、东边的东莱(今山东掖县)以及东都洛阳,皆驻有大军。其中涿郡是侵略高丽的发兵地,东莱是水军的聚集点,而洛阳,则是控制整个东方的中心。隋政府将几个据点分配给几个有经验的将领统制:在东莱的是著名悍将来护儿;东都交给一个号称“严酷少恩、果于杀戮”的樊子盖;而涿郡则是自大业九年正月起,便不断有各地军队或征或募  相似文献   

7.
隋Yang帝扬广继位后,凭借文帝积累的巨大的民力和财富,对外四处用兵。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后果最严重者,莫过于三征高丽。隋Yang帝于大业八年、九年、十年连续三次大规模的征伐高丽的战争,导致了农民起义、杨玄感起兵和雁门被围等事件的发生。由于隋Yang帝始终自恃国家富兵强,对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大业十二年,南下江都,远离政治中心,终于导致隋的灭亡。  相似文献   

8.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凭借文帝积累的巨大的民力和财富,对外四处用兵。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后果最严重者,莫过于三征高丽。隋炀帝于大业八年、九年、十年连续三次大规模的征伐高丽的战争,导致了农民起义、杨玄感起兵和雁门被围等事件的发生。由于隋炀帝始终自恃国富兵强,对形势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大业十二年,南下江都,远离政治中心,终于导致隋的灭亡。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曾先后发表杨伟立同志的《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见1963年第5期)和刘静夫同志的《读<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见1964年第5期)两篇文章.杨伟立同志认为孙恩和卢循领导的活动都不是农民起义,而是地主起兵;刘静夫同志则认为都是农民起义.我认为孙恩领导的活动是农民起义;而卢循颁导的活动则不是农民起义.现拟就卢循活动的性质谈一下个人的意见,以求教于刘静夫同志和读者.  相似文献   

10.
论“李氏将兴”——隋末唐初山东豪杰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陈寅恪先生《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一文论述的基础上,对“山东豪杰”之说提出补充,指出隋末唐初山东豪杰分黎阳、瓦岗寨及豆子卤亢、高鸡泊两大集团,他们在政治上取向各异,其间的消长直接影响了武德贞观政治。“李氏将兴”虽在关陇集团内部提出,但也与黎阳山东豪杰有间接联系。这一系统山东豪杰从杨玄感起,就与关陇贵族建立了联盟,他们臣服于李密、李世民,是形势使然。李世民将这一联盟中关陇贵族提到为主地位,使山东豪杰为用,开创了唐代历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消费行为研究历史的基础上,揭示了消费行为研究模型化的新趋向。通过对当代有影响的卡托纳模型、尼科沙模型、瓦·杨模型的分析,认为:(1)应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来分析文化、亚文化和跨文化的消费行为;(2)以多学科视角建立综合的消费行为模型;(3)以动态的观点来揭示各变因中的环式结构特征是消费行为模型研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不久,就发生了一件直接关系到她统治的大事,这就是徐敬业扬州起兵。关于这件事,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一次分裂唐朝,破坏国家统一的叛乱,而加以斥责。近几年来,又有人认为是反对武则天篡权窃国的斗争。徐敬业起兵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徐敬业究竟反唐还是反武则天?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声明     
《纳谏与止谤》(高中《语》第三册)一中有:“如果遇到一个暴君,责以亵渎之罪,也是责无旁贷的。”山东省乐陵一中的杨老师认为其中的“责无旁贷”“用错了”。(见《“责无旁贷”用错了》,载《中学语教学))2000年第8期,以下简称“杨”)那么,究竟有没有用错呢?  相似文献   

14.
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于清顺治三年冬(1646年12月,一说即1647年1月)起兵,树起背父抗清的义旗,成为一生光辉事业的起点。他在何处起兵呢?好多史书都明确地记载是在闽粤之交的南澳岛。但是,陈碧笙同志发表于一九七八年第八期《历史研究》的《一六四六年郑成功海上  相似文献   

15.
老都管是不是梁中书派来监督杨志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学者的争论。有学者受金圣叹影响,持肯定观点;有学者持否定观点,如杨大忠老师。结合原文进行全面的解读,并对杨老师的论文观点及其依据进行了批驳,进而证明老都管就是梁中书派来监督杨志的。  相似文献   

16.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领导的军事活动的性质,史学界存在着争论。杨伟立同志在《关于孙恩卢循起兵的性质》一文中认为:它是江东豪族地主反对北方士族地主的起兵。我认为这个论断还是需要  相似文献   

17.
谈谈几个经济理论问题杨德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关系有人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允许有旧体制的半点痕迹。我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对资本主义的某些东西尚且要继承和借鉴,对我们自己原有的东西为什么就该一棍子打死?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最近,笔者拜读了宝应县实验小学杨一杏老师发表在贵刊(2005.7-8期)上的一篇文章《给“小鹰”一点自信》,对杨老师的观点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杨老师认为老鹰是教育的失败者,它用自己的主观判断将小鹰的自信心一点一点地消磨掉。尤其在小鹰飞行本领一次超过一次的情况下,因为老鹰的否定,小鹰完全没有了自信。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老鹰是一位教育的智者,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引领小鹰搏击长空、自强不息,成为生活的强者。理由有三:一、给小鹰充分的信任当小鹰飞到大树上面、大山上空时,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我真的会飞啦!”,…  相似文献   

19.
《汉中师院学报》1993年第4期刊登的杨富华先生《论北魏初期的盖吴起义》一文,对我启发颇大。但其中的个别观点不敢苛同,特此略述。 杨先生认为盖吴起义“促使北魏走上了封建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也谈说明文的要素──与杨慎德老师商榷陈祖强杨慎德老师的《谈说明文的要素》(载《中学语文教学》1995年第1期)一文对说明的要素作了精辟的阐述,我对作者的观点是赞同的。但经过反复推敲杨老师的文章后,觉得其观点尚有欠缺之处,现浅谈管见以就教于杨老师。杨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