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漳州方言也叫“漳州话”、“漳州腔”、“漳州音”,是汉语闽方言闽南次方言的一个大支系。本文以漳州市区话为主体,将漳州话和普通话的词语作简要比较,从构词方式、词的来源、词义范围等方面找出漳州方言与普通话在词语上的主要差异,进而分析二者各自的词语特点。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北方言的一个分支,奇台方言是典型的“老新疆话”,它与普通话在声、韵、调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将详细展示这些差异,并简单地分析奇台话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3.
鹅埠“尖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尖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语音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研究尖米话有助于人们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本文拟从语音上对鹅埠“尖米话”与广州话进行比较,力求体现该方言特点并探求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杨琳 《现代语文》2006,(7):86-87
湖北襄樊地处华中平原,属于北方方言区。襄樊话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次方言,在词汇和语法方面与普通话差别不大,但也有一些区别于普通话,具有地方特色的方言语法特征。下面就襄樊话中的虚词“倒”的用法做一个初步探讨。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探讨的襄樊话仅指襄樊市区土著居民的襄樊:方言,即襄城和樊城地区的襄樊方言。文中用到的一些方言字也不一定是本字,只是与襄樊话音同或音近的字。  相似文献   

5.
临汾方言的语法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汾方言是山西晋南方言的一个地点方言。同普通话相比,临汾有自己的不少特色。本文着重介绍临汾话在语法方面的几个主要特点。(一)“圪”的用法临汾话里的“圪”是个阳平字,念gui~(13)。作词头念本调,作词嵌念轻声。  相似文献   

6.
西宁方言的程度副词“胡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宁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北方言,跟兰州话、西安话比较接近。在语法上跟普通话,兰州话和西安话比较,则有一些特点,本文谈谈西宁方言里“胡嘟”一词。  相似文献   

7.
益阳话属于比较典型的湘方言,是湘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区。从词类、构词法、句法、句型等方面比较详细地分析益阳方言的结构助词“的”的分布及其格式功能,可见益阳方言与北京话的语法差异。  相似文献   

8.
“花儿”是群众的口头文学,它靠歌唱进行创作和流传。它使用的是活在群众嘴上的口语,唱的时候用的都是各地的方言。我省“花儿”所使用的语言,总的来说属于以西宁话为基础的青海方言。但在民和、循化、同仁等地,又不能不受甘肃临夏、兰州方言的影响.西北次方言区中的西宁话、临夏话、兰州话是比较接近的,除语音上稍有不同外,在语法、词汇等方面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
巴蜀方言重庆话的语音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方言”应当改称为“巴蜀方言”,“巴蜀方言”这一称谓既反应了古巴方言和古蜀方言的历史承生,又反应了巴,蜀两地传统地缘,人文关系,巴蜀方言重庆话是重庆直辖市的代表方言,其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本文以重庆城区话为对象,考察重庆话主要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0.
湖州话属汉语吴方言苏沪语系的湖州语支。在吴方言中,它同苏州话一样,最能体现“吴侬软语”的特色,和同属吴方言而硬梆梆的浙东话风格迥异。湖州话和其他方言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语言也在不断衍变。现在我们所讲的湖州话与古代的大不相同了。但正象一切事物有其自己的继承关系一样,我  相似文献   

11.
普遍话与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异在语音上,普遍话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语音,但是我们在平时的观察中感觉到,词汇问题也不可忽视。许多人在说普遍话时,出现一些方言性词语,只是把这些方言词语的语音普通话化。例如有些浙江人说普通话时出现这样的话:“昨天的会真没有意思,我坐在那里难过死了。”这个句子里“没有”和“难过”二词是按浙江方言使用的。在普通话中,如果“意思”一词是表示“趣味”“情趣”意义,那它前面的否定词用“没”,而不用“没有”,通常只说“真没意思”。这里“难过”一词是指因不得不忍受某事而产生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方言中,西部地区(包括西北和西南地区)方言中的“下”,读音和语义有区别于其他汉语北方方言的共同特点。而在西南官话中,“下”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本文描述分析贵阳方言的“下”,具有西南官话一致性的同时,在词汇和语法意义方面有其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研究了台湾五种闽南方言韵书,并与大陆闽南方言的《汇音妙悟》和《汇集雅俗通十五音》进行比较,从而说明所谓“台湾话”或“台语”就是台湾的闽南话。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原崖县),有一种叫“迈话”的汉语方言,通行在拱北、城东、水南、羊栏、妙林五乡,使用人数约一万二千左右。这种方言处在海南琼文话、琼崖话(均属闽语)的包围之中,拱北、城东、水南的迈话兼与“军话”(属北方方言)比邻,自成系统而与军话并立,成为在海南岛闽方言区中两个系属不同的方言岛。早在一九五七年,詹伯慧教授曾对此作过一些调查,惜其材料未及整理发表就散失殆尽,致使海内外语言学家无缘睹识。前年,已故梁猷刚先生称迈话是“粤语系统  相似文献   

15.
铜陵方言概貌及其音韵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陵方言”并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既有隶属于现代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的“本地话”,也有隶属于江淮官话或西南官话的“外地话”。本文主要探讨了形成这种语言面貌的原因,并对“本地话”的音系进行了描写.对其音韵特征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VV/V-V+结果补语"格式源流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语法研究者普遍认为,动词重叠后面不能带结果补语。实际上,“VV/V—V+结果补语”格式明末清初白话作品使用较多,其余一些明清白话小说中也可见到这种用法。“V—V+结果补语”格式似乎“五四”以前就被淘汰了,“VV+结果补语”格式则被上海话、绍兴话、昆明话等现代汉语方言所继承,在现当代的一些文艺作品中,也不时可以见到这种格式,近年来这种格式的使用有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7.
忠县地属重庆地区的东部,其语言中有许多方言特征词语。“嘴”的别体有九个,它在普通话中具有八个义项,在忠县话中,其意义与普通话稍有不同;“嘴”在普通话中可以作名词、动词、量词,在忠县话中也能如此。但是,忠县方言量词“嘴”却与普通话量词“嘴”具有不同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方言的中心地带,方言特征一般都很鲜明;可是,在方言区的边界,也就是“方言中介地带”,方言特征渐趋模糊。隆回高坪镇,地处隆回、新化、新邵三县交界处,西边是大面积的赣语区,北部和东部为属老湘语娄邵片的新化话,这样一个特殊的语言环境使得隆回高坪话既具有明显的赣语特征,同时又与新化话有着难解难分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19.
0、小引 01、山西境内有一百零八个方言点,一般分为五个方言区,即晋中话,忻州话、晋东南话、晋北话和晋南话(我在一篇文章中叫它“河东方言”)。山西境内各区各点的调查研究工作远没有完成。本文所谈晋方言的词汇特点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十分丰富的方言事实,而正象题目那样,只是几个点的某些特点而已。这几个方言点是:太  相似文献   

20.
王贵生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5):91-93,96
凯里话、镇远话、贵阳话等同时并存是凯里市特有的方言现状。进入新时期,交融互渗带来的方言特征的明显变化并出现“凯普话”等现象,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