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教育活动中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是幼儿艺术教育的宗旨,因而明确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所经历的阶段至关重要。幼儿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的过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初始阶段、意象阶段和创造阶段。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感知、情感、智力、想像、创造发展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
《指南》艺术领域指出:幼儿对艺术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一面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每个幼儿都希望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自我,张扬个性,增强自信心。《指南》背景下的幼儿艺术作品评价方式,将探寻如何借助作品欣赏介绍法、电子照片展示法、个案追踪研究法等评价方式,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了解幼儿的想法,理解幼儿独特的艺术感受、表现和创造,借助评价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活动拓展与提升他们的经验,促进幼儿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规程》在艺术领域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一、幼儿园美术活动开展的不足分析  相似文献   

5.
赵文肖 《学周刊C版》2019,(3):178-179
幼儿的艺术欣赏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倾听、观察、体验,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采用不同的欣赏内容来逐渐培养幼儿爱的情感、美的体验以及合作与分享的意识等等。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教师应尝试用各种方式和形式让幼儿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把丰富的情感和想象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6.
蔡敏 《考试周刊》2014,(5):191-19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稚嫩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独特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需要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幼儿美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纲要》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也要求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情感启迪、情感交流、情感表达的良好手段,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工具.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也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的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笔者尝试着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将艺术教育渗透进去,从而达到"激发幼儿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的目的,培养健康、快乐、自信、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席伟英 《时代教育》2012,(18):99-100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总目标是: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从中不难看出,现代幼儿艺术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参与艺术活动的态度,表达真实情感,表现创造性。幼儿美术教育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也是孩子"感受美"、"再现美"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教育过程更应重视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通过多种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孩子学会如何思考,以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塑造美好的情绪以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审美的能力及视野。  相似文献   

10.
幼儿美术教学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教育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应打破以往“照葫芦画瓢”单向注入式传统教学模式,通过科学、合理、有序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感受美、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发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兴趣、情感、智能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家里德曾指出幼儿艺术是人的表现方式之一,模仿成人的想法是错误的,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而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美术活动,其实质是以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物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其具有的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其功能是可以使幼儿将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美的印象,通过绘画、美工等操作性活动的进行,不仅加深幼儿对美的理解,也发展了幼儿去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因美术教学是培养幼儿想象力,激发其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是借助想象来创造的。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想象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产生发自内心的表现、感受、体会、求同和求异的思维。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幼儿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表现美的意识,创造美的愿望,自由自在的表现客观世界,发挥自己独有的个性和创造性呢?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教育是为了丰富儿童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并要求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4.
绘画活动,是幼儿用来表达内心情感、感受生活的工具。《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具体目标是"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艺术领域是一个个性化极强的领域,在幼儿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启发幼儿用眼、用心去观察,大胆表现与创造。  相似文献   

15.
新《纲要》术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样的目标定位淡化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引导教育者在艺术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一、幼儿绘画教学模式构建背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明确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绘画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绘画活动的模式直接影响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具体地说,在绘画活动中,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要  相似文献   

17.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芙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幼儿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情感和体验,能够通过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得以抒发。而将艺术教育作为培养幼儿个性发展的途径,让幼儿快乐成长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我园将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将音乐教育研究作为我园的园本教研内容之一,使每一个孩子充分感受在音乐活动中,可以尽情地歌唱、舞蹈、敲打节奏和游戏,并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的空间,用其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其良好个性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挥、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音乐,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对幼儿园艺术教育提出这样的培养目标:"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更详尽的提出教育建议:"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对音色、强弱、快慢的感受"。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音乐表达能力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刘茉莉 《新疆教育》2012,(3):102-103
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园中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音乐表现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里深刻的揭示了艺术活动的过程。幼儿自主性的创作,充分地表现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大胆流露自己的情感,使幼儿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新《纲要》指出:“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那么,如何根据幼儿习得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