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上的骆驼     
“姥爷一只手牵着骆驼,一只手自然地下垂,迈着稳实的脚步走向落日的余晖。我就跨坐在那双峰之间,安静地听他讲述以前的故事。俏皮的朝天辫子高高竖起……已是秋后时节,路旁的枝桠上偶尔还能见着零星的柿子、李子、酸枣和它们的醉红的叶子。有运煤的黑色火车不时鸣叫着与我们错身而过……”  相似文献   

2.
女儿对父亲抱怨生活的艰难,做厨师的父亲一句话没说就把女儿带进厨房;父亲把胡萝卜、鸡蛋、咖啡豆分别放到三只锅中去煮,并让女儿“观察”三者的变化,女儿却对父亲的做法难以理解;但是等到父亲把那个简单而浅显的比喻(道理)“说破”之后,不仅是女儿,就连我们这些读者也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好父亲。他以他的经历,以他的智慧,以他独特的教育方式,教育了女儿,也教育了世人。这是一个绝妙的比喻。那貌似强硬的胡萝卜,那非常容易破碎的鸡蛋,还有那粉状的咖啡豆,在沸水——逆境——面前真的就有了不同的“表现”!它们有的变软…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说,对人生,我不是看得很乐观。他说,年儿好过.月儿好过,日子难过。这每一天它都难过,这每一天每一天都得要过去。……对人来说,小段小段的,它有它的欢乐在里头,但总体来说它不是欢乐的。换一个角度来讲吧,我看过托尔斯泰有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原话不是这样的,“我们都诞生于爱的。”(《贾平凹谈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月迹》正是写出了人的“小段小段”的欢乐,也写出厂人的“诞生于爱”。  相似文献   

4.
《新作文》2002,(Z3)
每一个生命就如同一个圆环,它中空而有残缺,却又首尾相衔不失圆满。我们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贫或富,活着自己,活着自己的生命……———顾术理《望生塔上的歌》一、故事里的故事一个年轻人跋涉于人生之路上。在一次航行中小舟遇险,他被迫要放弃一只背囊。在美貌、健康、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之中,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诚信。于是小舟继续前行。二、故事背后的沉重看到这样的故事,我隐约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悲哀。是的,悲哀。为了那只轻易被放弃的背囊,更为了那轻易放弃“诚信”的年轻人。或者说,为了所有漠视“…  相似文献   

5.
“知了,知了……”“呀!我家门前的树上也有知了了!”我惊喜地喊道。前几天看到邻居家的张淼轻而易举地罩着一只,我几次三番地向他借着玩玩,可他却怎么也不肯,今天有此机会,不如自己抓一只来。于是我兴冲冲地回家拿了一口网,迫不及待地来到那棵树下。“知了,知了……”我循声望去,哈哈!树杈上还有两只知了呢!我真想大喊一声,可一想到它们可能会被吓跑,我就屏息凝视、蹑手蹑脚地接近目标。我举起网袋,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只大知了,正想用力套下去的时候,知了好像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扑”地一下逃之夭夭了。唉!出师不利!…  相似文献   

6.
法伯是一位法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很有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6英寸远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最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些虫子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一圈圈地爬行。时间慢慢地过去,1分钟、1小时、1天……毛毛虫就这样固执地兜着圈子,一走到底。在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全部死去了。在对这次实验进行总结时,法伯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句话———“毛毛虫中如果有一只与众不同的话,它们就能够马上改变命运,告别死…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英语语法项目中,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一个重点语法项目,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语法项目,它们的用法及区别如下: 1.从数量上看,形容词比较级用于两者(人或事物)之间的比较,表示其中一个比另一个“更……”或“较……”。例如: He is older than Jim. 他比吉姆年龄大。 This box is heavier than that one. 这只箱子比那只箱子重。最高级用于三者或三者以上的人或事物之间的比较,表示在一群人或事物中,其中一个“最……”。例如:  相似文献   

8.
北京太偏远     
贾平凹受邀到四川二郎镇采风,清晨在镇子里溜达,遇到一位老者,于是攀谈起来。老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厂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北京,他在北京住了一个月刚回来。贾平凹说:“北京多好啊,怎么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老者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服务     
●“经理,这盘菜里有只苍蝇!”“恭喜你,先生,你中特等奖了!今晚我们那位漂亮的女服务员将免费陪你共进晚餐。”●“小姐,这盘豆芽菜里怎么有只苍蝇?”“实在对不起,先生,这只能怪我们的配菜师傅,他是个近视眼,我说6只苍蝇,他硬说只有5只……”●“小……小姐,这只讨厌的苍蝇,老在这里飞来飞去……”小姐急忙去赶苍蝇,但怎么也赶不走,她无奈地说:“对不起,先生,这只苍蝇可能也喝多了,晕头转向的。”●顾客愤怒地质问:“你端来的是咖啡还是茶水?里面怎么还有一只苍蝇?”服务员恭敬地答道:“那一定是咖啡了,先生,…  相似文献   

10.
法伯是一位法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很有名的“毛毛虫实验”。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6英寸远的地方,撤放了一些它们最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些虫子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圈圈地爬行。时间慢慢地过去,1分钟、1小时、1天……毛毛虫就这样固执地兜着圈子,一走到底。在连续7天7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结果全部死去了。  相似文献   

11.
试金石     
佚名 《广东教育》2005,(1):38-38
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户人家在搬家的时候,发现杂物堆中有两只老鼠。大家齐喊打,但却又突然住了手——人们发现那两只老鼠有些异样,其中一只老鼠咬住了另一只老鼠的尾巴,它们像手拉手横过马路的孩子那样,大摇大摆地进行“战略转移”。这时候,有人喊了一声:“快看,后面那只老鼠是瞎的。”  相似文献   

12.
说起我最害怕什么?那打针可是当之无愧的了。你也许会说:“打针?不就像被蚂蚁咬了口呗,有什么好怕的?”话是这么说,可一想起打针,我还是不寒而栗。你想啊,那长长的、尖尖的针头在那柔嫩的皮肤上留下一个小针孔作“纪念”,有时候还会流血不止,多疼啊……什么?你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害怕打针的?嗨,这可要追溯到我刚上小学的时候了……一年级时,学校组织全校同学打预防针,我们班的一位“勇士”自告奋勇冲了个“前锋”,昂首挺胸地走进了医务室,可他出来时的狼狈样儿便使我对打针有了一种畏惧感。你瞧:他一只袖子耷拉着,右手托…  相似文献   

13.
与灵魂对话     
桃红柳绿能几时?为的只是这开颜的一瞬,记得我曾经看过这样的一个动画片:一只来自远古的长毛象与树獭和老虎共同“收养”了一个婴儿,婴儿渐渐成为了小孩子,它们与孩子玩游戏,为他捕食,为他寻找人类的足迹……然而,当最后终于找寻到人类时.它们却都高兴地离开了——起码它们的心灵是富足的,是安宁的……看过这个故事之后,我的心仿佛被一张大网遮蔽住了一样。  相似文献   

14.
书桌     
一只圆规从始至终我们都被桎梏在一点上,我不敢更不愿相信那就是生活。另一方面,我们又企图张开瑰丽的自我,去划出那道彩虹般的弧度。或许,我们可能画出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那只能是“企图”,也仅仅是”,即使我们“可能”。一面圆镜,一只玻璃杯透过圆镜,反射出一个惨白的世界,惨白得极为真实;玻璃杯,折射出无数个斑斓的光晕,美得有点虚伪。人们把前者引申为“现实”,把后者诠释为“梦”。然而,它们都是那么易碎,一触即碎。如果你捏碎了你的梦,不若倍加呵护手中的现实,可能也会得到甜蜜的感受。一只新手表人们向来喜新厌…  相似文献   

15.
反差     
“进去,不进去,进去……”走到三楼那家门口,他迟疑了。他真不想进这家的门,可是又不得不去,但愿这回能有个好脸色,他心里祈祷着,抬起了手。就在手指触到门的一刹那,一年前刚搬来时的一幕浮现在他的眼前。那天,他帮妈妈收衣服,一只袜子掉在了3楼的阳台上,他便下去捡。“咚咚咚!”他很有礼貌地敲了敲3楼那家的门。“谁呀!”一个女高音吓了他一跳。“我……我是住在上面的,袜子掉……掉在你家阳台上了。”平日里被称为“快嘴”的他听到那不耐烦的声音,也结巴了起来。“一只袜子,还值得捡,够烦人的了,捡完了快走!”门裂开了条缝,只见她穿着睡衣…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生命就如同一个圆环,亡中空而有残缺,却又首尾相衔不失囚满。我们选择了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贫或畜,活着自己,活着自己的生命…… — —顾术理《望生塔上的歌》 一、故事里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跋涉于人生之路上。在一次航行中小舟遇险,他被迫要放弃一只背囊。在美貌、健康、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之中,他最终选择了放弃诚信。 于是小舟继续前行。 二、故事背后的沉直 看到这样的故事,我隐约有一种莫可名状的悲哀。是的,悲哀。 为了那只轻易被放弃的背囊,更为了那轻易放弃“诚信”的年轻人。 或者说,为了所有…  相似文献   

17.
门外     
王军 《师道》2003,(3):41-41
门,实在是个很有意味的话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门越来越多。除了每天奔波于家、单位和其它各式各样的门之外,我们的人生似乎也是由一重一重的门构成:读书、就业、成家、发展……我们马不停蹄可门总也穿越不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青年推开一扇门去介绍所求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当他在“漂亮”和“能干”两扇供选择的门中推开“漂亮”那扇门时,又看到两扇门:“能干”和“贤慧”。他推开了“能干”,下面是“温柔”和“善良”。略事犹豫,他选择了前者,却忽然发现自己已站在当初进去的那扇门外。街上行人如鲫,一涡儿一涡儿的…  相似文献   

18.
贾平凹借生活之恶逼出艺术之美,作他牧歌的咏叹与沉重的悼唁,他以缺失观照缺失,还原了生活现场,疯癫、非理性的话语与行为实际上是贾平凹关于社会变革的命名和按语。贾平凹处于新旧结合的夹缝中,暗淡地转看周遭此起彼伏的尘世人生。贾平凹写了社会变迁,同时,社会变迁也写了贾平凹,特别是他的困境。贾平凹叹息田园生气的不再、一种生活方式的消逝,从而深化了他关于困境的反映。小说的琐碎写法正是困境看法的映射。贾平凹热心于“裂变”的试验,秦腔是贾平凹的精神药方。  相似文献   

19.
维尼本来是一个小男孩的玩具。小男孩想象维尼是一只特别爱吃蜂蜜的小熊,他和这只可爱的小熊住在一个叫“百亩森林”的地方,当地还有许多其他的邻居,它们是兔子、小猪、跳跳虎……这  相似文献   

20.
叶悬冰 《四川教育》2003,(11):28-28
这是我看到的一则案例:老师布置了题为《梦》的说话作,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梦”。一个男孩怯生生地说出了他的“梦”:”每当黑夜降临,我总做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老鼠,偷走……”没等说完,其他孩子和老师一起哄堂大笑……10年后,昔日的小男孩已经大学毕业,成了一名法律工作,他给当年的语老师写了一封信,写出了那没说完的“话题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