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陈玉冰 《师道》2012,(3):24-24
上课铃快响第二遍了,刚出办公室门口的我,被一个学生撞上:“老师,不好了,王永豪他们几个不是准备上课,而是在故意捣乱!”我的脑袋“轰”地一声——怎么搞的,又搞什么鬼?昨天才狠狠批评了他们一顿,今天又犯了。  相似文献   

2.
春雨点点     
开学第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娓娓动听的故事,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是一个胆子很小的女孩子,我非常害怕老师。每次见到老师,我都会躲得远远的,生怕老师会注意到我。上课回答老师的提问时,我的声音总是小得可怜,老师总要一遍遍地说:“朴琳琳,你回答问题能不能大点声?”  相似文献   

4.
“王老师,你今天早上怎么没来上课啊?我都问了肖老师好几遍,你才回来……”上午外出听课回来,一走进办公室,一个暖暖的声音就从身后传来,是远!一个有事没事总喜欢在我身边唠叨个不停的“小暖男”。谁能想到这样一个热情又贴心的小男生,曾经被人称为“小恶魔”呢?  相似文献   

5.
我们的朱老师,她可真“口罗嗦”!早上我们刚到校,朱老师就开始了一天的唠叨:“作业赶紧交上来,课前准备要做好。”上课铃声响起,朱老师又说道:“上课听讲要专心,举手发言应积极。”我们提笔写字时,朱老师又一遍一遍提醒:“不求写字速度快,写对写正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拉二胡     
说起快乐的课余生活,我心里十分高兴。你要问我为什么?请听我给你好好讲。我爱唱歌还学跳舞,但最快乐的还是学拉二胡。每次我带着琴书和二胡去上课,老师总要检查我上一次的作业。我拿起二胡轻松地演奏一遍,老师总是不住地夸我“有进步”。那时我心里十分高兴,比吃了蜂蜜还甜。特别是那次上课,老师给我演奏了《夏天》、《小星星》、《小风车》,那美妙的乐声把我迷住了。他拉得是那样好听,那样婉转,简直让人无法形容。我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也要像老师一样奏出那么美的曲子来。这一节课我学得特别认真。老师说我聪明,连比较难的…  相似文献   

7.
高二那年,我17岁,小诺23岁。小诺是我的英语老师,但我不喜欢叫她老师,我在心里叫她小诺。也许是看多了琼瑶小说,我总觉得小诺像极了某个人,难道她就是我冥冥中要找寻的那个女孩?小诺老师总是一袭白裙,我喜欢看她穿白裙子上课的样子。第一次和小诺老师谈话是在学校的办公室里,那次英语考得一塌糊涂。小诺老师把我从头到尾数落了一遍,诸如不认真听讲、开小差、东张西望之类。末了,问我为什么上课总是用大眼睛盯她。我像被人抓住小辫子似的,语无伦次地说:“我错了,一定改,一定改……”逗得小诺老师忍俊不禁。  相似文献   

8.
<正>当得知我要去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办公室时,我的心里就慌得不行,仿佛有一去不复返的感觉。去办公室的路上,我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老师叫我去干什么?是不是我作业没完成?又或者是,我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被老师看见了?我越想越觉得事情的严重,越想越害怕,脚步也像灌了铅似的,这样,本来短短一分钟的路程,硬生生给我走成了五分钟。当我木讷地站在办公室门口,然后在老师的呼唤声中慢腾腾地走到老师跟前,抬头撞上老师的目光时,我的手心已经沁出  相似文献   

9.
我第一次走上讲台,真像演了一出喜剧。 大学四年级实习时,我讲的第一课是《驿路梨花》。讲课前,我对课文研读了至少六遍,仅一课时的教案就写了七页,把一节课要说的话都写上了,包括师生之间的问候语和串联词。每一句话都认真背了下来。又到没人的教室里,对着空座位试讲了两遍。如此准备,可谓充分。我自觉万无一失,只等着上台讲课了。 上课铃响了。我轻盈地走上讲台,“上课。”我说。“老师好!”同学们刷地起立异口同声地喊道。“老师好,请坐。”天哪,我竟然跟学生说“老师好”,我竟然在这样简单的环节里出了个大错!学生们哄堂大笑,他们笑得开心极了。然而,对于我,那笑声是何等残忍。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感觉脸在发烧,想必如娇艳的桃花了吧。  相似文献   

10.
下午上第三节课时,李老师给了我一封信,我一看,是我的一首儿歌,登(deng)在了《小青蛙报》上,这封信是报社给我寄的样报。李老师让我给全班同学念了一遍,因为太高兴了,我没念好,李老师又亲自念了一遍。  相似文献   

11.
打赌啦我跟老师打赌了。我自言自语地说了一遍又一遍,以强迫自己相信这是事实。唉……  相似文献   

12.
误解     
教室里,孩子们一个个都规规矩矩地坐好了,被晨雾冻得通红的小脸上挂满了甜甜的微笑。老师走上讲台,用视线把所有的孩子都扫了一遍,孩子们仰着小脑袋看着新来的女老师。看着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老师情不自禁地走下讲台,用手轻轻地把所有孩子的小脑袋都摸了摸,才开始上课。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射  相似文献   

13.
五年级的时候 ,有一天下午 ,雨下得很大。上完语文课 ,下课时我在教室外面的墙角发现了一只小青蛙 ,它趴在地上一只腿好像被踩断了 ,看起来一副可怜的样子。出于同情心 ,我从裤带里掏出块布条将小青蛙受伤的腿小心翼翼地缠好 ,准备一会儿将它带回教室 ,同桌说 :“这样行吗 ?”我回答道 :“我办事 ,你放心 ,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时上课铃响了 ,我们跟随老师走进教室。老师走进教室 ,精神抖擞地说 :“同学们 ,今天我们先复习一遍上节课学过的歌曲———《海鸥》。”琴声响了 ,大家都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唱了起来 ,唱着唱着 ,我忽然低头看了一眼…  相似文献   

14.
开学的第一堂课,我就训练学生的常规,教给孩子们一句话:坐如钟,站如松,思想要集中!这是我自己编的一句话,既顺口,又容易记忆,其目的是让孩子们懂得上课的规矩。我们一边说着这句话,一边演示着:坐,坐得端端正正,小腰板挺得可直哪;站,站得真像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大有风吹不倒之势;思想怎么集中呢?我要求孩子们目光专注,当老师的目光停留在你的脸上时,你的目光必须和老师的目光相接,这才是“思想集中”。我们一遍遍地练,孩子们做得非常到位。我们还搞比赛,个人赛,小组赛,孩子们非常投入。呵呵,像军事训练似的。经过训练的孩子们,上课就有了变…  相似文献   

15.
蒋静雅 《师道》2004,(4):37-37
在我看来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在学生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是学生的日记引起了我的关注——穆亭羽写下了失意:“听说上海的特级教师要来给我们上语课,同学们高兴得欢呼了起来。晚上,我把老师发的那张纸(第二天学习的内容)读了一遍又一遍,不懂的地方,我还请教了隔壁读初三的姐姐。没想到那老师却突然变卦了,不来上课了。唉!我真是白费心思!”  相似文献   

16.
一次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学生们热烈地谈论着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关心学生,在笑声中让我们学到知识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上课下课和同学们在一起的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是在生活中能够帮助我的老师……教师又追问了一句,你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吗?这时,学生不再那样热烈,都闭口不说。  相似文献   

17.
“嘭!”一声炸响,把全班同学吓得一激灵,身子一抖。老师的粉笔掉到地上。同学们和老师的目光刷地聚集在我身上。“谁?”没人吭声。准确地说没人敢吭声。老师说:“如果没人敢承认,我就不上课。”教室里一片寂静……好似又要爆炸。老师的目光一遍一遍地在同学们的身上扫着……这是一堂体育课,因为外面下雪,就改成了室内上课,老师给我们讲体育名将的故事。体育老师是一位三十多岁的精干男老师,据说是从省体操队下放到我们学校的,除了教体育课,还办了个校体操队,管得好严。为此,没有不服他的,没有不怕他的。体育老师发火了,谁能不怕呢?同学们大…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日记     
张倚天 《班主任》2001,(12):44-45
×月×日 星期五 下雨 今天班里发生这样一件事儿.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看书,张超同学低着头走到我面前.我问:"怎么不去上课呀?"和老师吵起来了."这时,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说道:"那你说说事情的经过."他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相似文献   

19.
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中回忆道: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他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田老师那优美的诗歌,动听的故事,在孩子的心里,不啻于是一顿丰富的精神大餐。试想,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怎么会不喜欢呢?语文学习是一项充满体验和情趣的活动。在"情趣"  相似文献   

20.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双红色的小皮鞋,鞋面上还有花纹呢?我穿上了脚,真合适!多漂亮的小皮鞋呀!我穿着新鞋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一心想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来欣赏我的新鞋子。可是,早晨到校后,谁也没注意到我的新鞋。上课了,大家都在听讲,更没人看我的鞋。但是我的心还在那双小皮鞋上。我灵机一动:有了!我故意跺起脚来。老师发现了我,可她并没看我的脚,只是望了我一眼,示意我“上课要专心听讲”。哎呀,真急人,老师怎么不看我的脚呢?过了一会儿,我又使劲地跺脚,老师听到了,终于来到我身边低下头看了看,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哎呀,晓钰的新皮鞋真好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