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雨 《初中生》2009,(12):51-51
有人问我,谁是你喜欢的歌手?我回答说,周杰伦。是呀,如果不是他,我无法走进音乐的世界;如果不是他,我将领略不到音乐的美妙;如果不是他,我就没有倾诉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有人问我,谁是你喜欢的歌手?我回答说,周杰伦。是呀,如果不是他,我无法走进音乐的世界;如果不是他,我将领略不到音乐的美妙;如果不是他,我就没有倾诉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这几年音乐教育现象的观察及对自身多年音乐学习经历的反思,我发现中学生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学习现象:学生在课堂中学习音乐的情况与课堂外的音乐学习情况有很大的反差,即课堂学习不冷也不热,而课外学习却兴致盎然,甚至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同时,我还发现,他们在课外学习具有很好的自觉性,不是单兵作战,而是群体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当前有许多老师认为专家设计的音乐教材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唯一途径,并常常与课程及教学内容混淆在一起。高中的音乐鉴赏教材中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音乐教材不谋求按部就班,音乐教材应该求异变新,从而促进创新。我们应当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那么,为了音乐教材锦上添花,让教材发出更绚丽的色彩,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灵魂,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积极的情感因素不仅有益于认知因素的发展,其本身也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之一。有人说:"学习音乐,不是去培养音乐家,而是要让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有一个良好的品格,有一颗美好的心灵。"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标呢?这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勇于创新,不断摸索。在近几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要从注重学生学习兴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程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不是主课,但是在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必不可少。音乐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其教育展现形式让学生有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感触,与文化课的学习相辅相成。高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把音乐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艺术享受,喜欢音乐,受到思想的启迪。如何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取决于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我从以下几点对此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正国内外中小学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器乐教学的本质是学生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器乐教学实际上教的是音乐,而不是乐器。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片面进行音阶、指法等演奏技巧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通过乐器演奏让学生喜爱音乐、参与音乐、接受音乐美的熏陶。如何通过器乐教学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器乐教改实验中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虽不是音乐专业,但一直从事音乐学科教学的我,不断学习新课标,探究新教法,几年下来,我对小学音乐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结合我执教的花城版小学音乐第三册《唱游》单元,谈谈我在课程改革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片段一:游戏激趣,学我做。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相似文献   

9.
崔霞 《中学教学参考》2014,(24):128-128
<正>我是一名从事音乐教学多年的教师,感触颇深的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最基本的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基本技能,而是培养其音乐兴趣。首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和对音乐艺术的感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处处体现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我把兴趣培养置于突出位置。有两个出发点:第一,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  相似文献   

10.
音乐课程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不是主课,但是在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培养中必不可少.音乐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其教育展现形式让学生有不同于文化课的学习感触,与文化课的学习相辅相成.高中音乐教师要通过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把音乐的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获得艺术享受,喜欢音乐,受到思想的启迪.如何很好地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取决于音乐课堂教学效果.我从以下几点对此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11.
李伟 《小学生》2012,(10):12-12
<正>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学生的"音乐耳朵",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一、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带  相似文献   

12.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重要因素。要学习音乐就必须学习节奏。卡尔·奥尔夫曾经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节奏的学习并不是十分复杂,但对小学生而言,单纯学习节奏符号、死记节奏时值是件很枯燥的事情。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趣味节奏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节奏贯穿于游戏。  相似文献   

13.
高中学生心理、思维日趋成熟,一般不愿轻易发表内心的想法,这给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有很多音乐教师抱怨高中音乐课难上,学生太沉闷。我一直也很困惑,但通过不断的听课学习,发现不是学生出了问题,而是老师出了问题。老师要善于驾驭教材,运用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在快乐中不断学习;老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领略音乐的真谛,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音乐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这段凄…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我认为小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爸爸很反对,他说听音乐会影响学习的。可是我对音乐着迷极了,怎么办呢?浙江平湖市徐棣小学彭佳耀嘻嘻,爱听音乐本身并不是坏事,西子姐姐有时候也喜欢  相似文献   

16.
普列汉诺夫曾说过"对节奏的敏感,正如一般的音乐能力一样,是人类的心理和重量本性的基本特质之一。"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我的音乐课堂上学习音乐时,对音乐的节奏感普遍不是很强。音乐节奏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音乐上能感受到节奏感的人,在生活中做事情也会有节奏。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节奏意识还比较薄弱,因此,这样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老师的身上。让学生们正确感知音乐的节奏是身为音乐老师的当务之急。本文我就如何培养小学音乐节奏感展开了以下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习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作为一名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师,我接触到了许多从事儿童钢琴教学的老师,也看到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我发现,有不少孩子是在一种被动的,消极的状态下在学习钢琴,而不是主动积极的在学习。就我看,目前的儿童钢琴教学还是存在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8.
朱方 《中国教师》2010,(20):31-31,38
<正>在课改实践中,我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带着这些问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  相似文献   

19.
王薇薇 《内蒙古教育》2013,(6):29-30,39
音乐是人原始的发自内心的表现。琵琶这门乐器自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挖掘孩子的智能。学琴不是只有技能,带领孩子发现美,热爱生活通过最初弹奏技能的掌握才能达到。在学习和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孩子,我总结出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果有人问你:你是教什么的?你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教音乐的。不过也有例外,不久前笔者在京城听课时,问上课教师教几年级的音乐,那位教师的回答令我感叹不已:“我不是教音乐的。”我正想着不是音乐教师也把音乐课上得这么好,他接着说:“我是教学生学音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