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能用计算机迭代生成无极图的复变函数系统:f(z)=z~2+C~n。这种无极图呈现出“混沌性”和“分形性”,且能描述元极图理论中的无极概念和内涵。所以,元极图理论是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的,元极学与现代科学也是能相互融合的。  相似文献   

2.
周敦颐的太极图上溯至河图、洛书,直接源于陈抟的无极图,建立了“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图式。《太极图说》吸收了佛道的思想因素,对宇宙生成模式及万事万物的生化作了系统的描述,为宋明理学的创建奠定基础。太极图与《太极图说》是元极图理论的重要渊源之一,元极图与太极图的关系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元极图是在太极图中央发现皇极的基础上确立的。在修炼方面,元极内景图对太极图修炼理论有了突破。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一”的聚集即裴波纳契聚集是产生层次波的自然结构,聚集是有形有象的物质与无形无象的特质的聚集,无与有在不同层次的相互转化就形成了层次波。波动理论与元极图理论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4.
应用分形几何的计算机作图方法,对复变函数系统f(z)=z~2+C~n进行迭代而生成无极图,生成图随复数c的变化显现出“无极生太极,太极化皇极”的动态变化过程,这初步表明元极图理论模型可以从数学量变角度加以研究,并验证其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元极图揭示了情的运化关系,无极有情生太极,太极一动分阴阳,太极阴阳的运化调和动与静,主动者为阳,以天为代表,主静者为阴,以地为代表。天地本是情中生,精中阴阳又化形,天地在相合相和,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元极图中阴中阳,阳中阴所形的皇极。人生于天地之间,与天地并列三才,与天地万物皆有一定相互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情”、,这种“情”通过不断运炼的发展,就会达到天地之情。  相似文献   

6.
为寻求一种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促进作用的方法,运用类比法,结合元极图分析了安全生产与事故的对立统一关系,即无极对应生产过程,阴,阳分别对应事故隐患,安全措施,阳中阴,阴中阳分别对应安全,事故,皇极对应:“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总方针,协调两对矛盾向“和”的方向转化。再结合元极学“和”理论进一步分析,要达到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和”,首先应认识并掌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才能走顺应规律的“和”之路,此为“无有  相似文献   

7.
空间的概念之中有着相对和绝对两重性,空间的大小、形状由其围护物和其自身应具有的功能形式所决定,同时该空间也决定着围护物的形式。“有形”的围护物使“无形”的空间成为有形,离开了围护物, 空间就成为概念中的“空间”,不可被感知: “无形”的空间赋予“有形”的围护物以实际的意义,没有空间的存在,那围护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于空间及其围护物之间这种辩证关系,中国两千年前的老子曾作过精辟的论述: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相似文献   

8.
元极学认为,组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为“元”,元分为无形无象的先天三元(即元)和有形有象的后天三元(即有)。“无”不易用现有的科学手段探测到,不易把握,故人们往往容易认识“有”而难以认识“无”。现代科学对微观的基本粒子、大尺度的宇宙星系、中医“经络”、暗物质等现象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认识“无”的境界有一定的启迪,可以通过设计严谨的科学实验来研究无形无象的先天三元。  相似文献   

9.
正宋代《棋经十三篇》中早已点明:“自古及今,弈者无同局。《传》曰:‘日日新。’”意思是围棋从古至今,对弈中从未出现过相同的棋局,每天都有新变化。可见,棋虽小道也通大道,无论是人还是人工智能在棋道中都只是沧海之一粟,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的理解围棋,帮助人们认识围棋的新变化,也帮助人们打开了通向未知世界的一个新入口。  相似文献   

10.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属于无形的东西,这些无形的东西对企业来讲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于思想对于人,它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的文化,不仅具有一般科技企业的文化特征,更重要的是它的成长与发展主要受高等院校的学风、校风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中国高校科技企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特征,而且也具有一般企业没有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1 美国《纽约时报》科技部主任詹姆斯·格莱克在其《混沌——开创新科学》一书中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开拓混沌新科学的一批先驱人物。从书中介绍的这批先驱所走过的开创之路中,使人们深深地感受到,科学中的创业者与科学中的常规研究家们的治学风格是何等的不同。 曼德勃罗,这个分形理论的创立者,自称是从狭隘的常规学科专业中“挑选出来的流浪汉”。他在名人录《谁是谁》中自己的名下加了这样一段话:“如果(和体育  相似文献   

12.
杨宏云 《科教文汇》2008,(16):72-7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情感涌动的课堂,这是由小学语文课程和小学生的阅读规律所决定的。“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是语文学科是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情者,文之经也”、“辞以情发”,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辞发”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  相似文献   

13.
古代的巫术     
在旧中国,有一个被民众戏称为“又做师娘又做鬼”(也人也神)的行当——巫。巫是什么?许慎《说文》释日:“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说文》又解:“在男日觋,在女日巫。”徐锴注日:由此看来,巫是奉事神祗、交通天地两界者。  相似文献   

14.
试论企业技术引进与输出中专利战略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晓青 《软科学》2000,14(4):55-56,58
技术引进与输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技术进出口 ,属于技术贸易、技术转移的范畴。随着国际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技术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大有“无形赶有形”之势。据统计 ,“二战”以后技术贸易的增长速度比传统有形货物贸易快50 %~ 10 0 %。又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统计 ,世界新技术 95%以上都是以专利形式进行公布的。而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技术输出也同样基本上是以专利的形式出现的① 。随着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把知识产权纳入与贸易有关的新议题 ,并最终达成了与贸易 (包括假冒商品贸易 )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T…  相似文献   

15.
刘鹏博 《科教文汇》2007,(6S):62-62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史蒂芬。克拉申的“理解假设”与“情感过滤假设”是二语习得的重要学说。“理解假设”强调输入必须是可理解输入,而“情感过滤假设”则阐释了阻碍习得者可理解输入的接受程度的情感因素.在听力教学中,既要保证有足够量的可理解输入,同时也要使习得者有低情感过滤,从而使听力教学轻松自如,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年来,河北省无极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各部门协调联动,积极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同台合唱科普乐章,有效地保证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其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7.
天空之城     
瞧,一座天空之城腾空而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这座城设施齐全,功能很强大哟。天空之城的顶楼装有8块巨型隐形能源芯片,这些芯片可以收集四面八方一切有价值的有形的、无形的物质供人们使用,还能释放负离子、维持引力平衡。也正因为有这些芯片,整座城市可以悬浮在空中,不需要任何支撑。城中有无数根随季节变换颜色却始终与外界色彩和谐的隐形绳子连接着云朵,这就是享誉世界的“云朵取水”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表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仅靠市场机制这一“无形之手”的力量是不够的,有时政府“有形之手”的干预和有效的政策措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政府的这只手怎么挥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恰当地高估了政府“有形之手”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回顾数十年来的历程,作为政府,我们也曾制定了许多诸如发展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以及知识经济的规划。但这其中有不少规划存在着就技术谈技术的偏向,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开发新技术,采用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去引进…  相似文献   

19.
无有浅论     
道的远化以元有为本,以阴阳运化为桥梁,以生化近为周期规律。无有高度概括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化规律,表征了事物相反相成、互为其根的两方面特性。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中生有,有中化无,有无互化,周期运变,具有整体不可分性和层次的无限可分性。无有与阴阳极为想象,但又有本质区别,不能相互替代。无有高度合和成无极,故说道生无极“蜒生一”。  相似文献   

20.
元极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结合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同混沌学,协同学等一样,研究非线性系统。它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一门跨世纪的前沿学科,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理论,将成为探索物质世界奥秘的第三个方向无极学在未来的科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