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了推进教育公平,积极采取了诸如取消“示范学校”评选、安排教师“支教”以及规定教师评审高级职称需有农村学校教学经历等一些措施。然而,“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积病成痨的教育不公平现状岂是单凭一句简单的口号或者是临时出台一些应急政策所能够改变?许多教师“移民”之心痴心不改,城乡学校之间的“师资失衡”现状“涛声依旧”。因此,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冷静思考,直面城乡“师资失衡”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突破城乡“师资失衡”困境。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育公平意识与学生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有二:一是制度性原因,二是价值性原因。目前大家共同关注的以制度性原因为多数。如果说解决制度性原因产生的不公平需要政府的行为,那么解决价值性原因产生的不公平更多的则是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分班一直是基础教育中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社会学界也有不少争议。通过对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潜能生”班的实例的讨论,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教育公平理念的弊端,并认识到应该肯定发展的教育公平理念。同时.从教育资源分配、尤其是教育公平出发,应该肯定“因材施教”这个古老的教育公平命题所导引的分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理想来看,教育应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学校更应该是孕育公平的摇篮。近些年,学校在缩小社会差距,改善一部分人命运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制造了新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总理曾表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做到教育公平,首先应保证教育在学校和教师层面得以公平地实施,如学校内部均衡的师资配置、学生教育机会的公平给予、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公平对待等。学校和教师层面的公平教育应该是国家区域内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周济部长提出的“有学上”和“上好学”为指针。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得力措施。大力营造教育公平的大环境,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到底离我们有多远?由谁来推进教育公平?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将视角投向于资源配置的不均衡、教育规则的不公平所造成的“城乡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优质学校门槛过高”等教育畸形现象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的、矫正的是我们身边的行为细节。  相似文献   

7.
教育的公平是最基本、最大的公平,当前教育不公平的表象之一是薄弱学校问题。薄弱学校改造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问题只有抓住“发展”的主线,有效地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大力地推动学生的发展,才能最终形成学校的“发展”。我的办学理念是:以“发展”的科学理念,创新适应“发展”的学校教育,营造适应“发展”的育人环境,建立适应“发展”的运作机制,努力使学生的个性、天赋、潜能通过学校教育得到充分、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教育起点不公平及其对教育公平实现所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视这一事实而一味施加相同的教育,会使学校演变成为制造教育不公平的场所。诊断学生的起点性不公平和消除其影响是学校实现教育公平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纵览古今中外,多少人在探索教育公平,追寻教育公平,终究无法奢望“毕其功于一役”。作为学校,作为教师,没有足够能量和智慧解决教育公平上的宏观问题,但面对既已就读的学生,我们还是可以尽心尽力地贯彻公平理念,完善教育行为,让学生享受和感受到教育公平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编的教育公平感知调查问卷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8个师102所中小学校的435名体育教师和11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体育教师总体教育公平感知较差,但其教育公平意识较强,对学校体育的公平内涵和价值具有良好的认知.教师不公平感知的主要原因是领导重视不够、职称评聘渠道不畅、教学训练投入和回报不相匹配、社会歧视与偏见等.相反,学生普遍对学校体育的教育公平感知较好,但其教育公平意识淡薄、敏感性差,且在性别、体育成绩、体育成就期待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建议消除对教育公平绝对性的误解,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认可度,唤醒个体自觉,使师生共同提高体育的教育公平意识、践行公平行为,以提升学校体育的教育质量,促进学校体育的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追求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以信息化发展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但在城乡、校际和阶层区隔之下应理性审视信息技术带来的“数字鸿沟”问题。本研究基于新冠疫情背景,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视角通过实证调查探究学生城乡、学校和阶层背景对中小学在线学习的影响。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学生城乡和阶层背景对在线学习起点和过程产生直接显著影响,不对在线学习结果产生直接显著影响,但学校背景对在线学习结果产生直接显著影响。同时发现在线学习起点差异和过程差异会产生叠加效应,加剧不同群体间在线学习效果的不平等。因此当下亟需在政府、学校和家庭等多主体协同下,建立起覆盖在线学习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全方位立体式差异化帮扶机制,重点在于均衡城乡学校之间的在线教育资源配置和提升教育质量,以弥合常态化背景下学生在线学习带来的“数字鸿沟”。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观点认为:分层教学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违背了教育公平原则。对这一问题,笔者以为还需作一些具体分析。如果分层的标准科学、教学的方式得当,那么分层教学将是对教育公平的一个最好的诠释。如果学校和教师假借分层教学的名义而实施“照顾优才、放弃差生”的淘汰制分化教育,那么这种分层教学显然背离了其本意,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应该遭致批评。  相似文献   

14.
推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国家发展基础教育的重要战略工程。针对城乡中小学校之间学生人数失衡,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管理失衡等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山西省太谷县采取了建立城乡学校联盟实施名校带动工程、改革教育管理办法推进区域教育公平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均衡新格局,出现了城乡学校管理同探索、城乡教师同发展、城乡学生同进步、城乡教育质量同提高、城乡学校文化共繁荣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教育过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出发,从当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的个体差异三方面分析了产生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教育过程实施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出发,从当前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个人素质、学生的个体差异三方面分析了产生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7.
“大班额”是指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存在的班级人数超标现象。“大班额”不利于义务教育公平,会造成城乡间、校际间教育机会不均等,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以及班级学生受教育过程不公允等问题。对大班额现象,要积极寻求对策予以化解,消除其带来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子女顶替就业政策的终结是造成城市子女受教育目的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未来工作的不确定性促使城市学生从受教育“无目的”到“有目的”,并变成越为强烈的升学目的。同时由于农村学生受教育条件的“先天不良”以及“后天无补”,导致名牌大学农村生源比例极具下降,背离了教育公平,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扭转农村学生的弱势环境。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一、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对实施教育公平提出了本质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教育的权利问题,或者叫教育的基本人权问题。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一个区域内的教育,首先是要解决机会均等,其次是解决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有了教育公平,才谈得上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和今后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从阶层差异与教育起点公平、学校课程与教育过程公平、阶层流动与教育结果公平三个层次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的理论范畴,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便于从实践上找到问题解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