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十年、“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实施五年以来,中国图书对外输出成果显著.中国图书的海外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中国文化形象的塑造功能,提供了跨文化传播语境中重要的文化交流渠道.该研究基于对图书版权输出数据、商品图书出口数据的分析,对2006-2015年十年间中国图书“走出去”的体量规模、地缘特征以及主题类型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分析,结合地缘文化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经济学理论对中国图书在“走出去”战略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为我国图书的海外传播战略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出版"走出去"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国际传播视角对目前出版"走出去"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就提高出版"走出去"的效果给出建议和解决办法.首先,关注国外目标受众的文化习惯和阅读喜好,精心策划选题;其次,注重翻译质量,在尊重原作原意的同时,做到翻译的国际化表达;最后,选择国外受众习惯使用的平台、渠道或方式进行图书推广.此外,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海外爱国华侨华人在对外出版中的作用.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从目的 语文化群体的需求出发,讲好中国故事,加快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传媒》2017,(18)
蔡达峰:丰富"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内容,提升出版合作的品质.为此中国政府实施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项目,支持反映当代中国主题等领域优秀图书的翻译出版,国际出版交流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在"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下,中国出版应充分发挥出版品牌和内容创新优势,精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需求,推出符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的优秀作品,让各国优秀图书走进中国、让中国优秀图书走向世界.深入交流,共建出版合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韩少功作品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广泛接受和积极评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中国故事是其作品海外出版传播的助力,英语世界知名学术与人文出版机构是其作品海外出版的主要贡献者,图书评论与获国际文学奖提升了其海外影响力.翻译出版选材聚焦中国好故事、多措并举开展海外图书出版推广以及搭乘中外文学交流便车提高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是韩少功作品英译出版对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我国出版"走出去"承载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社会责任.自"丝路书香"工程实施以来,出版"走出去"的战略支点从欧美国家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转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关照下,尽管出版"走出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离"走进去"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文化强国视阈下,出版"走出去"应进一步做好海外市场的受众细分工作,在受众本位思路的指导下,加强深耕内容建设,在翻译工作中融入跨文化传播理念,尤其应推动我国的数字出版"走出去".在为海外用户提供文化内容和阅读服务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6.
王啸洋 《中国出版》2023,(15):47-51
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命题下,跨文化出版成为我国图书出版工作的重要手段。跨文化出版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前提下,试图找到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文化连接点,以达成出版活动的平等对话。研究提出从搭建“一带一路”跨文化出版合作共同体、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再政治化”理念、让图书出版走向日常生活、搭建自主的数字化阅读平台等4个方面着手,推动跨文化出版工作创新展开。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版"走出去"是新闻出版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翻译出版资助项目"等多项扶持措施的实施,促使中国  相似文献   

8.
何娅 《编辑学刊》2004,(1):57-60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中外文化的交流空前繁荣.自从1992年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后,图书的版权贸易可谓是一路凯歌、形势喜人,翻译事业亦借此东风,有了量上的飞速发展.据悉,年出版翻译品种已逾万种.目前的翻译引进图书在我国图书出版业中占很大分量,每年引进的翻译作品七千余种,占每年出版新书的十分之一,而这些翻译作品在整个图书出版市场中所占份额就更大了.这些翻译图书沟通了我国学术界、文化界与世界的联系,也极大地拓展了读者的视域,促进了文化、科技的进步.在这个过程中,一批出版社以高质量的翻译作品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强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译林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等.  相似文献   

9.
本期重点讨论的议题是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图书出版。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后现代对中国当下文化思想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后现代语境下的中国图书出版的议题,并不是空穴来风或追逐时尚潮流的产物,它业已构成我们必须直接面对与认真思考的当下问题。正像后现代本身具有多重复杂性一样,对于后现代与图书出版也存在不同侧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图书出版展开分析,分别介绍图书出版创新发展的要求、基本形式和实践方法,明确图书出版跨文化传播的方向,旨在推动我国图书出版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国图书业倡导"绿色出版"的概念,政府也积极鼓励图书的出口.在当今国际文化贸易繁荣,各国文化交流频繁以及全球环境危机的国际背景下,通过分析德国图书出版业的现状与经验,以期对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看中国出版"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关键是要将中国文化介绍到海外主流社会,形成较为广泛的影响,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为此,政府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台的一项重要政策,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图书版权输出和中外出版合作.  相似文献   

13.
何明星 《出版广角》2015,(14):20-22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一带一路"国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国家和地区2009年至2013年近5年来翻译出版的中国图书进行数据研究,我们可以将这些地区划分为三大类来研究中国图书的翻译出版现状.我们要从针对"一带一路"国家设立的中华文化传播基金入手,对其按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原则进行运作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我国图书出口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图书出口面临建设文化强国、经济实力提高、全球化使文化开放度和包容度提高等新机遇。同时,面临着内容创新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文化折扣现象严重,跨文化表达能力不强;营销推广能力欠缺,国际传播体系阙如等诸多挑战。论文最后系统提出了当前推进中国图书出口的战略选择,即利用全球出版要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以创新为驱动,挖掘本国优秀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打造中国图书国际营销平台,提升中国图书出口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15.
路小静 《出版科学》2008,16(2):46-49
近年,在政府和出版企业共同努力下,我国出版物"走出去"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议出版企业更新观念,加大外向型图书开发和国际合作出版及中文版图书的翻译力度,大力培养国际人才,以使我国出版物能真正"走出去""走进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及我国长期的翻译实践经验表明,翻译工作不仅仅是对于两种语言文字进行转换,更是对译者跨文化再创作能力的考验。就目前我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来说,亟须对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文章从我国出版行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出发,着重对出版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我国翻译人才的培养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日本实施文化立国战略以来,日本设立了一些系列资助基金,在翻译、出版、发行、参与国际书展等方面为图书出版走出去提供支持。通过分析日本图书出版资助基金体系以及基金来源,本文认为我国图书出版资助基金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不仅需要为图书出版发行提供资助,还需要为图书翻译、国际书展参与等方面提供资助。同时,扩大图书资助基金的来源,可持续地资助图书出版走出去。  相似文献   

18.
赵澄澄 《今传媒》2016,(2):155-157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规的传播现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增强我国经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跨文化传播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文化圈中已经成为了交流、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丝绸之路文化圈中的相关文化元素为载体,试图探究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前提与背景,问题与障碍,路径与目标.在多元对立——统一的语境下,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19.
陆朦朦 《编辑之友》2021,(11):39-43
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着人类交往实践的广度与深度,跨文化传播同样面临着新情境,尤其在视频化、图像化内容成为人类日常表达与交流的主要媒介形态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视觉化转向趋势明显.正确认识视觉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并以此提升中国出版"走出去"的实际效果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首先指出视觉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带一路"出版合作优秀案例,总结并归纳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视觉化创新路径,旨在提高出版作为跨文化传播的有效介质在异域文化中自我衍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对非洲文学的翻译和引入近百年之久,并在"十七年"和"新时期"之后出现过翻译出版小高峰,但无论是作品数量,还是翻译出版的持续性、自觉性和主动性等都呈现总体较为零散、单一和薄弱的特点.非洲文学中国化的现状既是由非洲文学本身的语言多元和文学现状所决定,也受到中国文学翻译界对其观念偏颇所局限.非洲文学在造成中国文化语境中对世界文学版图重要单元认知遮蔽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与"第三世界"文学的翻译出版交流提供了一个未来可深入开垦的文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