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一词在被赋予了"science"词义之后,其释义演化至今经过了多次的变迁。通过比较"科学"与"格致"在并举时期的此消彼长,参照"科学"在不同时期工具书中的释义,对"科学"释义变迁的阶段进行了历史分期,并通过检索数据库及历史背景两个层面分析了"科学"释义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科举“和“科学“重大社会事件和观念转化的案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关键词统计分析,发现二十世纪初"科学"取代"格致"一词,是与清末兴办新学堂、废科举制两件大事紧密相关的.我们认为,运用思想史数据库以及数据库研究方法,对观念史研究和揭示科学和社会文化间的关系,是有相当大的辅助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周程 《科学学研究》2010,28(4):481-488
虽然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了不少"科学"用例,但它们都不是"science"意义上的"科学"。将"科学"用来对译"science"的用例率先出现在日本。"科学"在中国的普及实际上发生在大批留日学生归国之前。继康有为戊戌变法前在书中征引了日文"科学"一词之后,梁启超在日本、王国维在国内相继使用"科学"一词。1900年后,杜亚泉、钟观光、虞和钦等有过日语学习经历的学者开始频繁使用"科学",不通日文的严复1902年起也开始大量使用"科学",加上章太炎、马君武、鲁迅等赴日学人的推波助澜,"科学"很快就取代了"格致",并对此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唯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文化的视域重新解读梁启超 ,是不同于历史、政治、文化等传统视角以认识历史人物多元侧面的新路径 ,也是通过人文学者理解科学文化的新尝试。本文以梁启超结缘科学与投身文化事业为主线 ,揭示其科学观、科学方法、科学传播、科学认识论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探索。进而指出以人文情怀为基石的科学精神与内在的“文化理性”是构成梁启超在中国思想、文化及民族精神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与人们在"explanation"、"interpretation"与"Interpretation"的语义与语用上的分歧相关,西方科学解释研究出现了"句法学与语义学"、"语用学"、"认识论与本体论"的考察维度.合理的科学解释研究应实现科学解释的语义学与语用学的辩证统一、科学解释与人文科学解释的辩证统一,在方法论上应坚持从理解与解释关系的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三个层面的关系中理解和解释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7.
1972年12月29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E.N.洛伦兹教授的"蝴蝶效应"把人们带入了混沌时代.时至今日混沌学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混沌现象的研究重要不仅为我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去更好的观察、理解现实世界,更重要的是给僵化的科学传统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拟在简要叙述混沌现象及东西方传统科学思维模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新世纪下东西方科学观走向统一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是通过对现代科学特征的分析,指出从“小科学”到“大科学”之后,传统的科学中立论就不成立了,相反,科学是负载价值的,并指出要从科学的双重属性来统一、全面地评价科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虽不否认西方文化的影响作用,但张灏认为在近代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有其"自变"的充足活力和丰富内涵,并以此构成《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的行文主调。该书揭示了1890—1907年的梁启超在受容中西文化的过程中,对儒家核心观念"仁"所走过的"知受—避谈—疏远—弃换"的心路历程,实现了在秩序追求上由"三纲"到"平等"、在人格理想上由"圣人"到"新民"、在政治理想上由"仁政"到"现代政治参与"、在社会理想上由"天下大同"到"国家主义"等思想层面的过渡和转换。这种转变使梁启超思想的精华既成为20世纪中国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和持久的组成部分,亦可为当下中国文化建设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根本宗旨,作为一名科学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教、学、做"合一,一举多得,一箭双雕,改变评价方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