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经济增长为发展目标的传统发展观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需要为代价换取的发展,这种发展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在这种经济活动中,人们关心的只是经济效益,其结果是导致当今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状况。要做到从今往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人的自我发展为发展的根本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为宗旨。  相似文献   

2.
示范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引领者,应该去功利化的倾向,把高职生培养成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培养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题中的应有之意、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高职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示范校要从办学理念上重视学生的多向度可持续发展,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职业技能等多个向度培养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指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观点。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的的宗旨、重点和目标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构成了生态德育的必然性.高校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升华的客观要求.从高校生态德育的目标、高校生态德育的核心内容出发,阐释人性的完善是高校生态德育工作的中心与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贯彻落实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基础文明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时的需要,又能保证其身心和谐、均衡、持久的发展力不受损害的发展。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职业教育为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而进行历史性转型,即:更新教育理念,确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最高目标;激活学习的创造意识;构建服务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改革教师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既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也是指导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想武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标准,以追求学生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价值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王良青 《继续教育》2010,24(10):29-32
示范校作为高职教育的引领者,应该去功利化的倾向,把高职生培养成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培养多向度可持续发展的人是高等职业教育目标题中的应有之意、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高职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示范校要从办学理念上重视学生的多向度可持续发展,从职业道德、创新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职业技能等多个向度培养学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主题.是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过程,是以人为核心,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进步过程.社会发展的类型,丰富多样,划分社会发展的类型、目的在于进一步把握社会发展的特征,使社会发展中的各目标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针对旧式分工下人的片面发展和劳动异化,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问题不断突现,这一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和补充。新形势下,人的发展的价值指向应该是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整合,即人的自由是全面可持续的自由;全面是自由可持续的全面;可持续是自由全面的可持续。人的自由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整合,成了人类社会当下甚至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人的发展的基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et out by the United Nations advocate that all learners will have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needed to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velopment educati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are deliberat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which all address global justice and sustainability issues. Current research continues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ield, but there are no recent reviews of the literature addressing the impact of these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herefore,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intent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We reviewed 243 abstracts against specific inclusion criteria: 127 from Scopus, 101 from ERIC, and 15 from EBSCO. Of those abstracts, 99 met inclusion criteria and underwent double review, which excluded further studies. Of the final 44 papers included for review, 26 focused on 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al themes, 12 were global orientated in content, either through development education or global citizenship, and six were intercultural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measures of assessment of learning used, review the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n learners, and address some method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questions arising from the review.  相似文献   

12.
解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应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提出的,具有深刻的内涵。要坚持和落实这一崭新的发展观,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师自主发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自主发展属于内源性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专业反思、自主自控和自我更新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三大基本特征。塑造自己的专业人格,丰富关于学生的知识,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对直接相关的国家课程或地方课程进行再开发,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研习新课程理论和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是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确定专业发展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设计专业发展策略和评价专业发展结果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4.
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冲突对我国西北地区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分析二者冲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原因是资源与环境固有的属性,即有限性和稀缺性,外部原因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法制原因三个方面。因此,要使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就要以资源与环境的内在属性为立足点,以二者冲突的外部原因为突破口,通过"三个依靠"来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即要依靠先进理念、科技进步、法制完善,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了解发达国家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把握当前国际环境会计发展的潮流趋势,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的会计发展史,再次明确会计总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而发展,并对我国会计国家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时代主题的发展和多重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如何建构一个适宜的分析框架,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发展理论、发展理念、发展战略三个关键性支点而建构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分析框架,需要还原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多学科性,即广泛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批判吸收各种流派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7.
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价值追求,但不少国家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发展理念,坚持片面的、狭隘的发展,发展方式不科学,致使环境恶化,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使和谐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难题和困境。从我们国家来看,要推动和谐发展,必须坚持和谐发展的理念,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弥久常新的问题,它承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现阶段,我国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现实地诠释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包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向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模式的构建,竞技体育协调、持续发展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的优势所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增量改革和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最后提出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模式:竞技体育自身内部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竞技体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职院校正在蓬勃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但是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尤其在我国这样的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的国家里,英语教师的发展更是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中英语教师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及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