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摆脱殖民统治,非洲人民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民族解放运动。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许多非洲国家赢得了独立。但是由于这些国家是在冷战时期形成的,它们像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一样受到了冷战的影响,其中多数国家成为东西方竞争和对抗的场所,使非洲遭到了很大的灾难。在这些灾遇中最突出和最使人头痛的是种族与部族冲突。这种情况使很多学者重新考虑非洲民族国家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50周年,万隆会议有两个基本的历史背景,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洲首先冲破了西方的殖民体系,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相继独立,中国、越南、朝鲜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与此同时,"沉睡的非洲"开始觉醒,争取民族独立的大规模群众运动和反帝武装斗争风起云涌。二是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严重威胁了亚洲新兴国家的独立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非洲国家在反帝反殖反霸斗争中,在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并开始取得可喜的成果。非洲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但是,由于西方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非洲人民不仅在政治上受到压迫,经济上受到残酷的剥削和掠夺,而且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六十年代以来,绝大多数非洲国家相继取得独立。它们通过长期的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斗争,深深认识到,必须使教育为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服务,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一九七六年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举行的一次非洲国家教育部长会议发表的公报指出:殖民主义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教育制度不符合新兴非洲国家的政治要求;非洲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漲,一系列国家冲破了殖民枷鎖,取得了民族独立。目前在东风进一步压倒西风的大好形势下,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正一浪接一浪、汹涌澎湃地向前发展。它标志着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潰和死亡。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爭从根本上动搖了帝国主义的制度。  相似文献   

5.
"丝绸之路"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对"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出了历史性贡献。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在经济、科学技术方面密切交流,推动了沿线社会的发展,有助于世界文明的进步。"丝绸之路"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学习、渗透、吸收,在语言和文字上相互交流、借鉴,出现了很多翻译作品和双语人才。"丝绸之路"是各民族互相吸收、交融的典型地区,总的趋势是民族逐渐减少,各民族共同点越来越多。"丝绸之路"的巨大贡献是通过和平交往,对沿线各国、各民族都带来福祉。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经验,推动横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地区发展合作框架,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国内外的民心民意。  相似文献   

6.
英法集团奉行的绥靖政策和罗马尼亚与邻国的领土矛盾是罗马尼亚加入德意法西斯集团和反苏战争的重要原因;罗共在政府对苏作战失利,德国对罗马尼亚掳掠加重,人民开始觉醒的情况下,及时组织起国内反法西斯爱国统一战线;罗共和全国人民曾抑制民族情感,牺牲了一定的民族利益,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就是罗马尼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7.
这一时期大多数历史教科书编写者能以崭新理念正确认识民族关系,尤其是在看待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上做到一视同仁;积极肯定了少数民族人民和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积极贡献,强调在民族复兴中休戚相关以及所共同担负的伟大而光荣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几内亚”一词在非洲语中是“黑色”之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中 ,非洲和大洋洲有四个以“几内亚”命名的国家。它们是 :几内亚 :地处非洲西部 ,原属马里帝国 ,1 5世纪被葡萄牙殖民者占领。 1 885年在柏林分赃会议上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 ,改称法属几内亚。 1 947年塞古·杜尔组织几内亚民主党 ,开始领导人民进行独立斗争。1 957年成立了自治政府。 1 958年 1 0月 ,几内亚宣告独立 ,成为非洲第二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定都于科纳克里。该国面积 2 4万平方千米 ,地下资源丰富 ,素有“地质奇迹”之称。铝矾土储量占世界的 1 / 3…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缅甸,早已开始的民族解放运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尤其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并占领东南亚地区之后,有了新的发展,对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由于战时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复杂,以及缅甸本身的实际条件,使得缅甸民族解放运动在寻求民族独立的方式上走了曲折的道路,并在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为获取廉价劳动力,先是借助殖民政权直接干预、以五大类措施限制非洲人工人运动,激发起非洲工人的共同体意识,该意识同民族主义意识相结合,形成非洲独立国家的稳定基础之一;之后又借新自由主义策略压低工人福利,破坏民族共识,工人运动再次兴起。非洲国家人民分三种路径重新凝结民族共识,谋求突破"新殖民主义"罗网。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针,它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是最高最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新经验不断证明,毛泽东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世界革命人民的共同财富。今天,在全世界革命人民中,特别是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在一切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中间,毛泽东思想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他们从自己的斗争实践中认识到:毛泽东思想是革命的真理,求解放的真理。为了追求真理,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著作,自觉地在斗争中运用。这期时事学习专栏里摘编新华社播发的有关材料,反映了世界革命人民这种学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的动人情景。各国人民这样热情学习毛主席著作,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我们生活在毛主席领导的伟大国家里,这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有着无比优越条件,我们应该学得更好,更自觉地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做一个彻底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为全世界人民的革命事业,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贡献最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正> 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一大批国家通过反帝、反殖民主义的斗争获得了独立。许多国家共产党积极参加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现在仍然在继续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政治民主而积极活动。也有一些共产党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积极投入这一伟大斗争,或者参与了这一斗争,但遭受了严重挫折,在群众中影响不大。总的来说,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没有能够担负起本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任务,共产主义运动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  相似文献   

13.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人类为这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死亡人数6000万人,军费消耗13000万美元,物资损失42700万美元,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但世界人民通过这场正义与反动,前进与倒退、光明与黑暗的生死搏斗也赢得人类历史的和平、进步与发展.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空前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战,也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此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并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4.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的比较研究崔斌本世纪50-70年代;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人民“宁要贫困的自由,也不要富足的奴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最终使一大批非洲国家摆脱了殖民地和附属国地位,争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然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结局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战为打败日本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临沧地处云南省的西南边陲,与缅甸有290多公里的边境线。回族是临沧的世居民族之一,自元朝起,他们与临沧其他世居民族共同开发临沧、建设临沧,特别是近代以来,在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斗争当中,回族人民发挥爱国主义的精神,为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长达四百多年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人民不仅在政治上失去了独立,而且在经济上畸形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争斗。而欧美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则是以牺牲非洲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并违背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原则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1982年10月13日至19日在山西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四十九个单位,共四十九人.大会收到《非洲简史》讨论稿和论文、资料三十余篇.这次学术讨论会集中讨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道路问题.不少同志都认为非洲国家独立的道路有三种类型,但对三种类型的划分方式则不尽相同.一、(1)武装斗争的民族解放战争道路,如阿尔及利亚、安哥拉、莫桑比克等;  相似文献   

19.
从"九一八"到"八一五",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伤亡380余万人,中国人民伤亡达1800余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折合1000多亿美元,中国人民不畏强暴、顽强抵抗,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素有反抗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光荣历史传统,当日寇的铁蹄踏上中华大地时,国共捐弃前嫌,形成一股全民族抗战的巨流。抗战历时十四年,毙伤侵略者百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既捍卫了民族独立,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中坚,特别是世界反法西斯处于低潮时,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稳定住了亚洲局势,配合盟军完成战略转变,奠定了中国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一、中国战场揭开了反法西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