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的辉煌与繁荣促进了水墨山水画的兴起与发展,促生了中国文人画的萌芽,为宋代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促生了新的绘画理论“墨法”的产生。唐诗的繁荣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有着极为深远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文人画在一定意义上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与其他的绘画种类区分来研究。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又称士人画,一般认为其产生和发展可追溯至魏晋,兴起于宋代,以苏轼为表率的文人画家渐渐取代了相对意义上的画工画,成为绘画史上的主流。文人画发展壮大后,关于文人画的创作者——文人画家也倍受关注,而文人画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培养模式也相应的值得我们关注,这对于我们更好的研究理解文人画内涵有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掇英艺苑     
文人画始于北宋,至元而兴。文人画表现对象一般较简单,技法用笔的熟练使士大夫画家常常追求形式上的趣味。由于士大夫的审美观点与画院、民间画有着极大的分歧,所以文人画在北宋兴起时,立即得到士大夫阶层的竭力推崇。到了元代以‘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他们把宋代的文人画推向了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4.
赖仕贤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9):92-93,96
宋代诗书画艺术非常繁荣,出现了许多诗书画都兼通的诗人,黄庭坚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其创作题画诗九十余首,山水画类的题诗就占了三分之一。黄庭坚题山水画诗之多与当时文人画的兴起不无关系,本文试从黄庭坚题诗中所体现出的尚韵重意的画论观和诗画相融的审美追求进行阐释,管窥宋代文人画思潮的绘画理论。  相似文献   

5.
卯芳 《文教资料》2007,(28):41-42
最早用于人物画中的"形神"观点,随着山水画的发展,在宋代山水画论中有了更多的论述,并应用于作品的构成,画面的表现,意境的追求及品评认识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宋代山水画的发展与提高,并为文人画的兴起铺垫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宋代以后,文人画逐渐兴起,使花鸟画的画风由工整细腻逐渐向水墨写意转变,到明清时期,写意花鸟画走向成熟。文人花鸟画在造型上讲求"似与不似之间",审美上注重状物抒情、托物言志;技法上重视笔精墨妙、神完气足;形式上诗书画印相得益彰。文人画的产生使花鸟画由工笔向写意发展,使花鸟画的思想内涵和意境更加深邃。  相似文献   

7.
北宋中期,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诗书画开始熔为一炉。绘画逐渐成为一门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的作品中已出现书画融合的艺术倾向,这一艺术倾向对宋代以后的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宋代,供广大市民阶级娱乐之用的市井音乐的兴起使宋代与前代的音乐相比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宋代市井音乐文化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原因,宋代市井音乐的形态有瓦子音乐、酒肆茶坊音乐、民俗节庆音乐、流动演出音乐等几种艺术形式.宋代市井音乐不但丰富了宋代民俗音乐艺术,而且对研究我国市井音乐艺术的发展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代武当文化乃是宋代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产物,因而它的形成与兴起反映了宋代文化发展与繁荣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示例宋代涌现了更多的竹画家。苏东坡就是一位画竹的艺术大师。他画竹气魄极大,“从地起一直到顶”,线条和笔力都很强劲。元代文人画兴起后,画竹更为盛行。四大家之一倪云林的画,大都是修竹数竿,  相似文献   

11.
孙倩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1):70-71,74
宋代绘画主要以高度写实的艺术风格为主,但在北宋中期,伴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开始引入了"以书入画"的美学原则,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绘画开始从单一的艺术门类逐步发展成为诗书画印俱全的一门综合艺术。北宋绘画中"以书入画"的艺术倾向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即书画形式的融合和书画精神的融合。这一艺术倾向虽然在当时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它对宋后文人画的发展和成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在文人气象发展至顶峰的宋朝,以自然风光、花鸟山水为主要题材的文人画大量涌现,成为最能代表当时绘画技艺的艺术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展现文人精神诉求的载体,文人画讲究在画作中体现出诗意,即“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文人画勾连了画家和诗人,诗画相融,便是意境,诗画相并,即为“题画诗”。诗人创作题画诗,既能展示才华,又能体现文化修养和人格风范,故而题画诗至宋代蔚然大观。  相似文献   

13.
宋代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学校体系。县学作为宋代官方学校体系最基层的一级,在宋代的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分阶段介绍了县学的兴起和发展过程,阐明了县学在宋代兴盛的两个重要原因,分析了宋代县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简单评价了县学在培养人才和推进教化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源远流长,留下了大量的艺术作品以及丰富的理论著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至今影响着中国画坛。一、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及特点文人画也称土夫画,它的名称是宋代苏东坡最早提出的。史书记载当苏东坡看到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山水画作品时,即被他清新文雅的格调所折服,王维的山水画作品一改以往勾线填彩的古法,线条浓淡相破,水墨渲淡,清新雅致,这在唐代是技法上的创新,苏东坡对此称赞道:“观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真士夫画也”。士大夫阶层为什么会加入画家队伍呢?在宋代,中国土大夫阶…  相似文献   

15.
从宋代至明初,成就斐然的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主流。明中叶之后,文人画渐呈衰微之势。董其昌以自己的绘画理论影响画坛,其中“南北宗”论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历史上的画派,奠定了既要古典传统又要变革创新的文人画理论基础。自此,文人画的发展走出困境,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张顺琦 《安康学院学报》2008,20(1):68-69,74
中国画自宋代以后,文人画一直占统治地位.本文论述了"逸品",这一文人画品评标准的内涵及图式要求.  相似文献   

17.
说话是民间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兴起于唐代,成熟并兴盛于宋代。宋代说话伎艺已具有普遍化、世俗化、专业化和商业化的特征,市民阶层是宋代说话的主要受众群体。宋代说话顺应了宋代文化由雅入俗的趋势,已成为市民主要娱乐方式之一。它以最通俗的方式向大众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起到了引导宋代社会风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少有的全才,文以豪放气派开一代新风,文人画成为中国画发展的里程碑,书法造诣居宋代四大家之首。然其仕途坎坷,数次迁任,知密州太守时,是其思想和书风转变的重要时期,近年来研究苏轼在密州的学者专家,大都把目光放在了他的思想、政绩与诗词创作方面,而对他居宋代"四大家"之首的书法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就苏轼书法分期特点及倡导的"尚意"、知密州时期书风转变因素作探析。  相似文献   

19.
宋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思想背景给宋代女性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宋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丰富了词的内容,开拓了词的意境,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宋代特殊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思想背景给宋代女性积极参与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宋代女性文学的兴起,丰富了词的内容,开拓了词的意境,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