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学校传统的集中式教研模式已不能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网络环境下校本教研的可能,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尽快地重新认识并学习掌握网络环境下教学教研的新模式。笔者从扬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参与者的角度,以学校具体应用为例,对校本教研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构建网络教研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研活动由于受时间、地域、经费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课改形势下的教研需求。新形势需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新型网络教研的新模式,网络教研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推进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新动力,进一步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教育科研、教学研究、课改引领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研方式的缺失和不足随之显现出来,时代需要创新教研方式。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加强对网络教研模式的研究,完善其要素框架与功能,做好网络教研工作,形成信息化专业支持系统,当是一种提高教研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师教育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新路,构建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模式,集“教研、培训、教学”一体化,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师教育模式.探索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新路,构建中小学教师现代远程教育模式,集"教研、培训、教学"一体化,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网络教研是信息社会、网络技术的产物,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的实施应运而生。一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是拓宽教学研究途径、推进校本教研、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它以网络为着眼点,加强各学科的整合,加强校与校、教研室与学校之间的网络沟通,有力地推动了各学校的校本教研,同时也满足了教师对教学问题随时探讨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开展"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是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素质的需要。为此,笔者结合泌阳市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以有效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目的,整合教研室、校际间教研组和年级教研组的力量,建立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搭建立体式教研平台,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校本教研,形成了教学、研究、培训密切结合的教研体系。并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学科活动,取得了以校本教研促教师成长,以教师成长促教学质量提高,以教学质量提高促学校发展的良好成效,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市校际间教研活动不均衡,农村教师信息闭塞、理念僵化、方法陈旧、缺乏专业引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区域推进网络教研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当传统教研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网络教研,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当传统教研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从事网络教研,对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校本教研"是伴随课程改革的推进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和重要的教学制度。它适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全新的教研方式,已经成为教师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校本教研是一个正在探索与发展的新事物,在校本教研经验中呈现出一些共同的规律性趋向,即校本教研将从非常态化活动向规范化教学制度转变;教师将从非自觉状态向自觉状态转变;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将由临时性措施向常规型机制转变;校本教研将由单一的以校为本向校本校研、学区教研、网络教研相结合的教研网络转变。  相似文献   

11.
教师通过参与虚拟网络教学和教研活动,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学校教学效果,丰富教师教研的内涵与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虚拟网络教学和教研方式将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熟悉和喜爱,势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江智捷 《河北教育》2014,(12):36-37
促进教育城乡统筹,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长期而重要任务。近年来,玉田县教研训中心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营造教师学习研究的新型生态环境。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落差”得到改善。一、搭建学科网络教研平台,打造优质资源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固有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正经历着猛烈的冲击。他们迫切需要切合实际的、具体的帮助与指导,这无疑需要校本教研的有效跟进。  相似文献   

13.
在服务教育行政决策、研究与解决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问题,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和促进教师发展,继而推动区域教育全面发展方面,需要教研室做到创新活动载体和教研平台。用观摩研讨会树立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建立名师工作坊培养全面发展的教师人才,借助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上引领、带动学校发展,融合地面和网络教研,增大教研的实效性、辐射性。  相似文献   

14.
依托网络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符合新时期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入推进和全面普及新课改的保障。网络教研平台在"国培计划"等新课程实施中以简捷、高效等特点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但随着新课改步入深水区,形式统一的教研模式已经解决不了当下出现的新问题,尤其是一些区域化的教学问题。网络的校本教研以其灵活、高效、低成本的特点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时代的网络资源、网络文化、新的网络技术都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教学手段、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和广阔的教学交流研讨空间。因此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和教研方式也会产生变革,在这种新形势下,网络教研应运而生。网络教研不是网络与常规教研的简单叠加,而是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教研活动的新方式,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常规教研的深化和发展,是常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教育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利用网络开展视频教研活动已经在我校得到了实践.文章介绍了我校通过网络与远在西部的鄂尔多斯市开展网络视频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说明了网络视频教研活动的意义,如缩短了东部与中西部的距离,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情感的交流,提高了两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指出了网络视频教研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对于网络教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晓燕 《宁夏教育》2008,(12):17-17
一、网络教研的特征 1.大量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网络传递。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成功教学体验成为教师在网络教研中最有代表性的行为。教师上传自己制作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与同行分享,表面上看来只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从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看,这是教师主动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一步。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和发展,网络型的教研资源如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反思等掀起一片热潮,这些带着教学实践鲜活气息的资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科研有着极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王丽 《宁夏教育》2006,(12):11-12
校园网络教研是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交互、动态的网络教研平台,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网络教研不是网站与教研的简单相加,而是互联网对教研的全面服务和深刻改造。当前,许多有条件的学校都纷纷建立校园网,许多教师都尝试网络教研,但是如何利用网络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这是个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不断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19.
区域推进网络教研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当传统教研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网络教研.对我们基础教育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意义.本文站在区域教研室的角度从平台搭建、队伍建设、成立教育学会网络教研分会和制度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需要,语文教师必须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并实施基于网络资源的现代语文校本研究,积极探索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成效。一、网络语文校本教研概述语文校本教研是校本教研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以新课程为教学导向,以促进师生的共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