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熊小佳 《教育探索》2001,(11):57-58
从我国现有的《教师法》及教师任职条例等有关规定来看,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达到法定的学历要求,在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身体条件甚至语言表达、普通话等方面都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但在这些条件中学历要求是最基本的,而且是法定的。可见,教师学历与教师资格有着最直接的联系。一、教师学历与教师资格的内涵理解学历,是指一个人的学习经历,表示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按照现代教育体系来分,学历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又分研究生班、硕士和博士)等层次犤1犦。对一个国家来说,…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能力是师范类专业教师合格任教的条件之一.地方院校师范类专业教师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才能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示范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将教学知识转化为专业教学实践能力.地方院校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教师培训,引领师范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发展,提升其专业教学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陕西教育》2008,(6):9-9
2005年,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和省政府对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的要求,结合全省中小学教师学历偏低的现状,制定了《陕西省中小学教师学历提高实施意见》,提出“到2008年小学、初中重点抓好专任教师学历提升,高中重点抓好专任教师学历达标,在此基础上,小学教师专科学历达70%,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评价在教师学历指标方面主要包括两方面:教师学历合格率和教师学历结构。通过计算2003—2010年省域教师学历结构变动系数及其波动系数表明:初中教师学历结构变动显著情况及稳定情况优于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比重的提高是学历结构变动显著的主要部分,研究生学历结构的提高和小学专科学历结构的降低是学历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结合当前教师学历结构合格率省域差距的实际,分析表明我国当前义务教育省域教师学历结构的调整在不同省区面临不同策略:对于已具有较高学历合格率的省区,应以优化教师学历结构为主;对于合格率较低的省区,应以提高教师学历合格率为主,并适当考虑教师学历结构的优化:部分省区小学和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存在较大差距.应当分别考虑提高合格率和优化教师学历结构。  相似文献   

5.
学历是关系到教师职业资格、岗位稳定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备受教师的关注。以东北三省的三个县为样本,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就农村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状况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学历与能力和谐统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师范专业教师创新实践能力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期对辽宁省乃至全国师范类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师范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的师范性素质,是培养教师有别于其他职业即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的关键性所在,师范教师的师范性是培养师范生具有师范性素质的大前提,集中体现在教师与师范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师范性劳动中,它包括师范教师的思想观念、人格情意、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组织和选择、教育科研以及从教能力及艺术的师范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追求是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30多年来,关于学历的政策演变是:小学教师中师化、专科化,未来将达到本科化;初中教师专科化、本科化,未来达到研究生比例化;高中教师本科化、硕士生比例化,未来达到研究生高比例化。为此,通过职后教师培训和职前教师培养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追求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价值理念为学历提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发展,最终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上海市打虎山第一小学为个案。选择该校几位教师,采用访谈的方式了解这些教师学历进修的故事。通过对真实个体及具体"事实"的呈现,探讨学历进修对教师发展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教师学历提升背后的一个普遍假设是“教师学历越高发展越好”。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江浙沪地区12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学历提升带来了研究能力、知识深度、洞察能力及高发展机会等方面的优势,但教师教学与专业发展状况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自我的能动性、日常教学事务、组织支持以及共同体场域关系等因素。因而,不仅要提升教师学历,还需从政府层面提高教师学历的综合治理水平,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探索适合高学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路径;从学校层面正确认识高学历教师的优势价值以及构建融洽的校本共同体氛围;从教师自身层面积极加强专业认同与能动性建构,从而真正促进教师优势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xtent and perceived quality of teachers’ experience of training in behaviour management (BM), and their awareness of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behavioural problems among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competence to deal with such problems. Teachers (n = 183) from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s were survey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ender, age and whether teachers have received training had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eachers’ awareness, conception and confidence regarding BM.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eachers’ levels of satisfaction in relation to their training experiences 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level of problematic behaviours among students, and the impact of students’ problematic behaviour on their teaching.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eachers’ levels of satisfaction in relation to their training experiences and their confidence in their own competence to deal with students’ problematic behaviour.  相似文献   

12.
广西师范大学为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增加了教师教育类课程的门类与学时,实行模块化、动态式的课程结构体系,由教师教育学院和各学院联合管理教育类课程。合理地处理教育类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关系、教育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训练的关系,以及职前教师培养与职后教师培训的关系,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和整个教师教育工作的良性运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5+2”: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培养高学历小学教师是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选择招收初中毕业生的"5+2"培养模式与高中起点四年制培养模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把中师丰富的小学教师培养经验和高师具有师资、设备优势及高校的学术气氛有机结合起来。实施"5+2"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模式,必须切实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职业能力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高师数学专业教育实践体系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高师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顶岗实习支教的效果主要体现在:顶岗实习支教有效提高了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坚定了师范生的专业意识;通过顶岗实习支教,发展和健全了师范生的数学教学信念.  相似文献   

15.
张荣华 《高等理科教育》2012,(2):133-137,145
研究性教学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成果从理论方面来讲,尚未厘清研究性教学的内涵与要素;从实践方面来看,缺乏从理科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角度来实施研究性教学。本文在分析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及其要素、总结高师教师教育课程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意义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高师生物教师教育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要素进行概括,以期为研究性教学的研究以及我国高师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学校存在的价值、教师努力的方向,准确地说应是提升或培养学习者的“学力”。但自从中国废科举兴“新学”,引入现代学校模式后,文凭成了学力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人们渐渐遗忘了到学校学习是为了提升学力。由于假学历、假文凭和注水学历、注水文凭大行其道,真学历、真文凭贬值,"学力”一词又被人们重新唤醒。学力提升需要教师设计一个有效的教与学环境,课程、教学、教师是支撑学力提升教学环境的三块基石。在这三块基石中,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教师的角色扮演。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通过软件 Spss16.0对100名高校外语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环境因素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与教师教学效能感总体水平上都呈显著正相关.而且,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三者相互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三者对教师教学效能感都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8.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vism in higher education has brought about a shift in pedagogy from a focus on the teacher to a focus on the student. Th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A student-centred pedagogy implies a different role for the teacher. What exactly does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require from teachers’ actual teaching practice? What is expected from them in order to teach in a student-centred way? It is in order to respond to these questions that this research project has been carried out establishing a core competence profile of student-centred teachers in higher education. Qual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by means of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institu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Belgium, known for their student-centred way of teaching. This research method is innovative compared to the methods used for existing competence lists in the literature, which were usually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conversations with pedagogical experts. By exploring practice and having teachers participate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petence list, the acceptance of a competence profile is much higher. The result of the project is a validated competence profil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ritiques on existing competence lists. The competence profile provides a further insight in the functioning of teachers within a student-centred pedagogy and can be use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within this pedagogy.  相似文献   

19.
对196名中小学教师的函授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有83.2%的人认为函授教育"促进"了自己的教育工作,77%的人认为函授教育"促进"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60%的人喜欢面授教学这种继续教育的方式,有49%的人在面授时"因获得知识而愉快",等等.但与此同时,函授教育中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有66.3%的人是为了拿文凭而参加函授学习,有54.1%的人认为函授学习的内容陈旧,有46.9%的人对教师的函授教学持"不满意"的态度,有51%的人在面授期间感到"烦躁不安".通过本研究,希望为高师函授教育改革、提高函授教育质量提供心理学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师教育基地,在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的实际出发,立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一个机构合理、体系完整、内容科学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模式,是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针对高师院校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培养衔接中的现存问题,以教师发展终身化为标准,依据资源配置原则,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师德教育程度四大方面,提出促进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衔接的策略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