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明初朱元璋推行的国子监生历事措施是后来监生历事制度的雏形,此措施对明代整个官员职前培训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并对明初的政权建设乃至整个明朝选官制度和教育制度都产生过一定影响。学界对明代监生历事的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进展(历事的种类、期限、名额、条件等方面多有研究),但对于朱元璋推行监生历事措施原因的探讨尚显不足,本文侧重于探讨后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赵全鹏1较之以前历代封建王朝,明代宗藩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尤为突出,这与明代宗藩分封制度和明代特定的政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明代的宗藩分封制是在周汉分封制基础上稍加变异而形成的,最突出的变化表现在经济方面。明初,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  相似文献   

3.
朱元璋集权政治在明代历史上究竟起过什么作用,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一定的分歧。有的侧重肯定,有的偏重否定。肯定之处,多趋一致,而否定之点,则各说不一。但是,无论肯定与否定,都有比较一致的倾向,即十分注视明初集权政治的当时影响,面忽视明初政治与明中后期政治的直接联系。或者认为是“人主童昏”、“主昏臣暗”,或一般地论证为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现象等等。笔者认为,这些解说并未找到明代中后期政治十分混浊、腐败的社会历史根源。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意欲把朱元璋的集权与明中后期的政治联系起来,探讨一下明初集权政治对后世的影响,探索一下明代中后期政治十分腐败的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明初朱元璋因革前朝,创立吏员制度,经明中后期的发展(变化并不大),演成一套最系统完善的制度,对明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为了解明代的吏典制度,有必要先对明以前各代吏制的沿革略作描述。  相似文献   

5.
明代专制主义皇权高度强化,其主要标志是宦官擅政.而王振则足宦官擅政的第一人。本文试从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和王振擅政的联系来分析明代宦官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及王振擅政对明代政治的影响.一、宦官擅政是明代强化专制主义皇权之所必然中国封建社会如从秦汉算起,到明初已延续了近一千六百年。在封建社会里,历代封建帝王都注意加强专制主义以维护统治。明朝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就是历史演变的必然趋向。明朝建立后,以朱元璋为首的明初统治者吸取历代统治经验,一方面严禁外戚、大臣专权,尤其是明太祖诛胡惟庸,罢丞相制后,进一步堵绝了大臣专权的道路,从形式上解决了自封建社会以来长期存在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使其专制主义皇权的强化程度高于历代皇朝。另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对汉唐  相似文献   

6.
文伟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0):105-108
明初,朱元璋在天下州县设立里老人,让其管理乡里基层社会。而里老人在乡间履行了督种、理乡间词讼和掌民间教化等方面的职责,对明初基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明初文坛不甚兴盛,但教诲主义文学创作却在此期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文学作品以宣扬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为主旨,表现出极浓的社会功用意识.这种现象与中国文学传统及明初作家的创作密切相关,但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文化政策也是密不可分的.朱元璋实施的高压与怀柔政策正是这一文化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8.
元末官僚系统的崩溃及朱元璋的拉拢与笼络使元官入仕明朝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他们在明初享受的待遇较元末也相对优厚,但其入明后的心态却显得矛盾和复杂。无所适从的贰臣角色和政治羁绊下的卑微人格使他们的心态日益压抑与苦闷,也预示了其结局的不可琢磨。入仕元官虽对明初政治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但对明代政治走向的影响却微乎其微。  相似文献   

9.
明代江西重赋指的是南昌、瑞州、袁州三府重赋。这三府在元末为陈友谅割据之地,明初朱元璋因政治压制定下重赋科则。三府重赋问题对江西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元末明初这一问题的形成原因及其他相关问题,希望有助于深入地认识明代赋役制度在各地具体实施的情形。  相似文献   

10.
社会环境是喜剧繁荣的必要条件,而社会环境除了包括政治形势之外,更重要的是社会思想文化思潮的变化。明杂剧喜剧的创作受明代社会文化思潮影响巨大。明初的文化专制主义是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一种扼杀,因此,明初的喜剧创作除了一些浪漫爱情喜剧外,乏善可陈。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趋向自由,喜剧这一具有批评功能的艺术形式就被很多作家所采用,成为他们释放与宣泄自己内心压抑的出口,喜剧也伴随着浩荡的思想解放潮流而逐渐复兴,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文章着重探讨朱元璋历史教育的相关活动:朱元璋重视历史教育的原因、进行历史教育采取的形式以及注重历史教育所产生的作用。朱元璋重视历史教育,对明初政治产生重大影响,有其积极作用;但过分注重历史教育的政治价值,也带来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明代宦官专权的形成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宦官之祸超过汉唐,明代宦官专权的形成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从明初太祖朱元璋禁止太监干预朝政,到成祖朱棣重用宦官,至宣宗朝秉笔太监当权,形成了宦官专权局面。明代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首先,是明代君主集权专制制度发展的结果;其次,是宦官机构完备的结果;再次,是宦官对厂卫操纵的结果。总之,明代宦官专权是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3.
明朝洪武初年,朱元璋设置秘书监,促进了明初宫廷藏书事业的发展。自洪武中期废黜秘书监后,只设置两员典籍掌管宫廷的藏书,由此造成明代宫廷藏书管理力量的极大削弱,带来了征书活动减少、书目编排混乱、藏书楼屡次被火、图籍失窃及损毁严重等后果,致使明代宫廷藏书事业的发展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14.
王兴文 《函授教育》2002,(4):109-112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型上升的,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社会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到一个王朝中期时,经济恢复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通过争夺劳动力,荒屯田、兴修水利。奖劝桑棉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社会经济在明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5.
宋濂从元末以文名扬天下,自与朱元璋相知相遇后,便以帝师身份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治理国家,教育皇子。然而,宋濂与朱元璋在议孔与政治上的分歧,使得二者愈离愈远。终于,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之机,促成了宋濂的悲剧晚年。宋、朱之矛盾,实则也是明初专制皇权下君臣关系日趋冰冷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明初洪武年间的科举间行是科举制度史上一件很特殊也很重要的事件。历来著述对此事产生的原因都沿袭明太祖朱元璋“今有司所取,多后生少年,……及试用之,不能措诸行事”的成说。本文否认了这一传统观点,并认为明初知识分子对新王朝采取徘徊观望的态度、科举未能达到加强和巩固统治的目的、统治者用各种形式获得了大量人才,充实了各级官僚机构等,是洪武六年朱元璋诏停科举的原因;十年以后,明朝的政权得到巩固和加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也得到空前发展,胡蓝党案以后,官僚机构急需人员补充等等,是为朱元璋于其时下诏重开科举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呈螺旋型上升的,每经过一次改朝换代,社会经济就会遭到严重破坏,到一个王朝中期时,经济恢复发展到最高峰。但是,在明初的洪武年间,朱元璋通过争夺劳动力,荒屯田、兴修水利,奖劝桑棉生产、发展工商业等一系列经济政策的调整,使社会经济在明初就有一个较高的定位,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18.
“社会教育”是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的一个全新的教育名词,中国近代社会教育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是受日本与德国社会教育双重影响的结果,在晚清后10年中,社会教育已经形成了一种教育思潮,并直接影响了民国教育部社会教育育司的成立和后来的各种社会教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社会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一支,有着教育活动的一般特征,遵从教育活动的普遍规律。社会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社会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我们行动起来,社会教育就会显示出它的无比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明代海禁政策对明代潮州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元以来,潮州的海上贸易活动已经十分发达,并在整个社会的发展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明初,朱元璋因张士诚、陈友谅余党勾结倭寇,行锁海政策,严禁人民私自进行海外贸易。后此诸帝继续实行这一政策,时常重申禁令。因而,自宋元以来潮州人民努力建立的与海外通商的传统,陷于停顿状态,未能再进一步发展。这一政策,对明代潮州的社会状况、经济结构,乃至文化风俗等等方面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