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习者的集体认知责任,既是提高知识建构水平的前提,也是CSCL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基于知识建构理论与分析框架,构建了培养学生集体认知责任的五类干预策略,包括集体认知责任概念图、在线讨论参与社会网络图、在线协作情况反思表、小组学习契约、对话类型与发言规则。并通过一个大学本科课程班的研究案例,考察这些干预策略在协作讨论不同阶段中应用的效果。案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对话文本的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参与学生的知识贡献意识、互补的知识贡献和知识贡献的广泛参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五类集体认知责任干预策略的应用,都能够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阅读并回复小组成员的观点,平等参与讨论,其中“对话类型与发言规则”在提升集体认知责任和学生知识建构水平方面的干预效果最为显著,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学习者观点的认知复杂度和科学复杂度,促进更高水平的知识建构与对话。这一研究发现,可以为学生集体认知责任与协作能力的培养提供策略支持,也可以为开展线上协作学习活动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在线协作学习中集体责任和个体生成角色的发展动态,及其对知识建构过程的协同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协作学习过程中,集体责任的三个特征(参与意识、协同交互、均衡发展)与个体生成角色(探究引申、知识促进、知识整合、探究管理)的分布形态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动态演进的复杂关系,且两者共同影响协作对话本质。探讨在线协作学习中集体责任与个体生成角色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创设在线协作学习环境,并为知识建构提供策略性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线学习环境中,大规模群体通过深度交互,充分交织个体智慧,能生成具有重要价值的集体智慧。然而,在大规模协作实际运行中,群体协作和群体知识建构效果不佳,导致个体智慧孤立,集体智慧形成的基础薄弱。构建在线学习集体智慧生成路径(OCIG):以个体智慧为起点,在媒介供给、组织策略和社交互动的支持下,能实现个体参与群体协作,最终生成集体智慧。并依此设计大规模协作方案,进行实践与分析,结果表明:适切的媒介功能,为集体智慧生成提供技术保障;多样的组织结构,转变集体智慧生成方向;提供逐级的互动支架,能够提升集体智慧层次。  相似文献   

4.
协作知识建构目前已成为课堂教学与互联网环境下一种重要的新型教学方式.该文在现有协作知识建构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协作知识建构的内涵、特点、基本要素、相关教学设计活动开展深入探讨,并创造性地地提出学习共同体创建、基于认知冲突的协作知识建构和基于整合的协作知识建构是其主要阶段.并以此为框架,对暨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大学生“结构化学”建构活动开展个案研究,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创建、组间协作与对抗式综合建构,形成多层次集体观点汇聚和多维协作知识建构,最终智慧共享、达成问题解决的共识和形成群体公共知识,促进大学生在积极依赖关系下多元协作知识建构,促进大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推动大学生产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并在社会交往、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有效改善.在群体协作知识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和群体均要注意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激发并维持学习者的动机,促使协作知识建构活动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5.
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学习和认知的革新,学习的关键除了要构建知识并促进学习者的认知行为,在此过程中建立一个能够联通各个知识节点的社会知识网络也变得日益重要.不同于以往知识建构所秉持的行为交互层次、个体知识内化与外化水平以及社区整体知识增长的角度,研究从后现代知识观和联通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出发,设计了以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为双核驱动的连接式知识建构模型.该模型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知识具有的情境性、进化性和社会性等特点,以社会知识网络为建构载体,关注知识建构活动中建立的知识与知识、人与知识、人与人之间的可视化连接.随后,基于学习元知识社区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知识建构领域的研究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作品创作的协作学习以共同创作作品的形式开展协作学习,强调实践参与和交互合作。这种实践共同体的学习方式能促进个体知识建构到集体知识建构,从个人多元发展到集体智慧提升。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这种实践共同体可以在共享知识、技能以及共同体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到集体知识、技能与共同体文化的再生与转换,实现"从共享到共生"的知识建构新目标。  相似文献   

7.
集体智慧在开放教育资源学习中的作用日渐凸显,Cohere作为一款在线社会性语义注释及知识地图工具可以有效地支持和利用开放教育资源学习中的集体智慧.Cohere实现了网页注释、语义连接和信息筛选的功能,形成了包括文本、观点和社交的协作网络概念模型.在开放教育资源的学习中,利用Cohere可以进行知识管理、思维的可视化和协作式辩论学习.  相似文献   

8.
通过协同知识建构有效引导学习者的认知层次走向深入,对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历程进行动态性、过程性、综合性评估是学习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本研究基于两个通用的知识构建原则,构建以深度学习为核心的大学生协同知识建构教学模式并开展实证研究.采用社会认知网络特征(SENS)分析法对学生协同知识建构的社会认知演化轨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效果及协同知识建构水平;协同知识建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交互参与度增强,网络凝聚性逐步提升;不同社群学生在不同教学阶段的知识进步水平具有层次性差异,核心组形成了高层次认知网络结构,知识进步呈现进阶演化趋势,半边缘组的认知网络结构具有局部性特点,教学后期才出现明显知识进步,边缘组连接稀疏,共现极少,无明显知识进步.研究为一线教师开展信息化环境下的深度教学提供了借鉴,为解构学习者知识建构历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知识性质不同,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就不同.现代知识性质从知识的客观性到建构性、从普遍性到境域性、从中立性到价值性以及从个人性到社会性的轨迹演变,均对学习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知识观要求学习者要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要求学习者要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学习,要彰显和分享个人知识,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等等.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是近年来教育技术和学习科学研究的热点,协作知识建构是CSCL的主要学习方式和学习目标,如何支持和促进协作知识建构是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社会建构主义和对话学习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基于对话的教学设计和基于研究与实践的协作学习过程模型可以作为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引入到CSCL学习环境中来支持协作知识建构。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困难和问题调查,以及CSCL课程实践证明:旨在提高学生对话能力,促进学生不同类型对话产生和发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促进协作知识建构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是有效的,学生在协作学习中能掌握并运用这些策略来促进协作学习。实现知识建构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