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周小峰 《教书育人》2013,(23):34-3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社会、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等多方面。当他们承受心理压力时,身心系统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变化,许多教师呈现出职业倦怠之态。强调教师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然而,谁来了解教师、激励教师?教育要直面人的生命,不但要为不同禀赋的学生铺设一条适合其成长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社会状况给教育带来很大挑战,而教师的压力也在随之增大。教育体系中直接面对受教育者的是教师,他们承受着来自学生、家长、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导致教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如今,上至教育部门下至学校教师,无不想方设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但人们在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同时,有谁想过也要为教师解解压呢?教师负担过重,长期处于“亚健康”状况,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教师面对的种种压力,采取有效措施,为教师减负。  相似文献   

3.
《新高考》2009,(1):2-2
办学宗旨: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创家长放心的学校,办社会满意的教育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教师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特殊教育教师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职业的成就感相对较低,不仅影响特殊教育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进行社会支持十分必要,支持应该从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层面人手.  相似文献   

5.
关注教师,善待教师——这是校长应该始终牢记的,因为学校的所有工作,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只能通过老师来完成;更因为,我们的老师太难了!那么现在教师的状况如何,学校在具体管理中应该怎么做呢?一、关注师生不能“厚此薄彼”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学生为本”的正确学生观正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于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等提法应运而生,有的甚至将企业的“视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移植到学校管理中,提出学校的一切工作要为学生服务。因此,社会也好,教育主管部门也好,学校内部管理也好,都把目光和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努力探索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这样的变化无疑是非常可喜的。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又特别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并把它提高到关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再  相似文献   

6.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现代教育生本理念的核心词语。值得肯定的是,目前学校教育及其教师所做的一切都集中指向"学生发展"这四个字。然而,社会形势在快速发展,况且教育对象也是个性鲜明、生动活泼的学生群体,所以"促进学生素质化发展"并非简单说说而已,它是一种内涵丰富、与时俱进的社会现象,也是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为之不断研讨的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7.
学校的教育模式正在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服务,为一切学生服务。教师的首要任务就变成了帮助学生强化主动性学习。一、强化主动性学习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压力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高校教师在教育事业和社会工作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定的职业压力.压力过大且得不到缓解,就会影响到身心健康、造成职业倦怠、引发职业问题行为,从而会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等.本文拟就高校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从社会、学校及自身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华 《贵州教育》2013,(24):7-9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意味着两种均衡,一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均衡,另一种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均衡。两种均衡的目标,是使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和全面发展。这就是说学校教育要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其本义是使每个学生得到最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日益迫切,他们对子女的期望值是越来越高,同时,长期以来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的不合理的教育评估使得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也不得不把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于是,我们学生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多种压力,学生一旦进入了学校,就如同进入了“高压锅”。巨大的学习压力必然会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些压力,就可能导致一定的心理障碍,如抑郁、偏执、嫉妒、焦虑等不良心理,有的甚至会产生敌对、轻生等极端行为。在各种压力面前,我们中学生…  相似文献   

11.
一、浅析教师心理健康状态众所周知,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压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提出的一系列新的要求,成了新的压力源,考验着教师们的心理承受力。1.由于不能自我否定,深感自责和痛苦为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发生了根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的众多调查数据表明。教师职业逐渐成为一个高压力的职业。1995年,戴维德和伊因(David,Eadaoln)曾指出.在过去的10年中,教师压力(Teacher stress)已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热门话题。对教师压力的国际性关注可能源于这样一个共识:即教师压力不但会给老师自身带来消极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的学生.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不同地区的教师其压力的主要来源也不同.这归因于不同地区教育的独有特征、这取决于教师独特的个性、学校独特的环境和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教师和学校所持的最普遍的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具体落实到教育领域,则要求学校和老师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让小学英语口语教学“以人为本”,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说得更明确一点,办好学校,教师第一。当我们强调学生是主体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教师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呢?有些学校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他们把学生奉为“上帝”,把工作着眼点全部放在了学生身上,提出了“学校就是服务”的口号,这样就把教师放在了从属于学生的地位。我认为这种做法不但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教育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可是,这一切要靠我们的教师去完成。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这没有错,但是把学生和教师两者放在…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学校强调外在压力对教师提高作用的同时,更强调以自我创新、自我实现,从而形成学习型、创新型的教师群体。通过高质量的服务实现学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要改变心智模式,清除思维盲点,有随机应变和灵活发挥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牢固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负面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慧 《教育探索》2004,(10):95-97
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不能忽视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通过调查教师承受过度职业压力的负面影响所进行的探讨表明:过度的职业压力会产生种种负面影响。教师职业压力最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具有消极影响,影响教师的职业兴趣、职业态度和职业行为,进而影响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同时,还不可避免地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乃至社会造成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高中教育对于每一个高中学子来说都是十分关键的阶段,高中课业不但压力更大,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会增加,尤其是高中地理学科的学习。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寻找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优化教学,从而最大化地帮助学生进步。  相似文献   

18.
张云飞 《教书育人》2009,(9):100-101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高校辅导员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辅导员职业的特殊性,也使得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在当今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压力过大或过于持久,超过其承受能力,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影响职业生涯发展,而且会有损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受着所有职业共同承受的压力;教师作为特殊职业,又承受着个性化的压力。第一,过高的社会期望造成教师自我认同混乱。农业社会,教师因“传道授业解惑”而被无限神化。工业时代,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等谋生手段的象征而被敬畏。信息时代,教师丧失主导地位,尤其是新教育中的教师开始扮演“学习的服务者”,社会角色认同的改变给教师的心理带来挑战。每到教师节前后教师被社会说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号召各阶层尊师重教,但实际上教师在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夹在学校和学生、学校与家长、学生和家长之间,…  相似文献   

20.
付杰  陈志军 《甘肃教育》2009,(22):28-28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因承受竞技运动带来的压力而难以被重视,受此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了他们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体育课教学中,教师常常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这使一部分学生养成了一切听从指令,只会被动地接受、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