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研究发现,伴随着他们经济贫困的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贫困——心理贫困.本文旨在通过研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的特征及原因,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扶困”工作,对帮助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有着不同心理问题的群体,关注该群体的健康成长,分析其产生"心理贫困"的原因,积极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脱贫"。本文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的表现及原因,提出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和提高能力三管齐下的方法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实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与"心理脱贫"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3.
当今高校中贫困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已经是学校当中的普遍问题,他们面临的不仅是物质贫困,更重要的是心理贫困.只有把握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特征,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建全人格,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而提升高校贫困生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因其经济困难而引发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心理严重、人际关系敏感、人格问题凸显、情绪情感失控等四个方面.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层面的贫困文化和贫困心理的消极影响,高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完善,以及个人层面的自我认知模糊.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升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 ,但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地区、贫困家庭。这就使得部分来自这类地区或家庭的同学生经济困难 ,生活贫困 ,甚至辍学失学 ,出现了社会十分关注的贫困生现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贫困生问题 ,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确保贫困生安心就学。各校也多渠道筹措资金 ,帮助贫困学生能克服经济上的困难 ,以期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但是 ,学校和社会在关注贫困学生经济贫困并努力为他们解困的同时 ,却往往忽视了这批学生中心理贫困。心理贫困是隐性的 ,如果不能帮助他们解除 ,陷入心理贫困的学生 ,是难以成才的。所谓心理贫…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发的心理问题事件越来越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社会和高校亟待加强的课题。文章通过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针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使其不仅物质上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能够摆脱思想和心理上的贫困,从而正常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唐捷 《文教资料》2013,(4):141-143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校园中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贫困,使得他们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分析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现状,提出更好的满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需求对策,以实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激励管理。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国家和高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渠道,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保障。贫困大学生除了经济困难外,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贫困”,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引导,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也很容易引发学生心理、家庭和社会问题,最终制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已成为高校一项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陈亚  张慧  黄姝君 《文教资料》2013,(13):121-123
我国高校资助政策体系越来越完善,确保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不会因贫困而失学,但是在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帮扶的同时,却常常忽略对他们的精神教育。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现状,进而提出了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措施,引导他们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学会感恩,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自卑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家庭、社会和个人方面的原因,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并由此引发其他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其成长、成才和自身的发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从观念层面、心理层面、文化层面和社会活动层面入手,帮助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的困扰,使他们恢复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SCL-90、卡特尔16PF的方法,对757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度上显著高于其他学生,并且在影响性、活泼性、交际性、忧虑性、内向型、外向型等方面表现出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高校教育应从影响人际关系敏感的人格因素出发,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方式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确解读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不足等原因导致心理贫困,进而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成才。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贫困生经济困难的同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对于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冰 《时代教育》2012,(9):105+114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存在较大的压力,他们的心理疾病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不仅是家庭和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帮助。本文作者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深度辅导,具体了解到这些学生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为困难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出几点思考,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在成人成才过程中会遇到学业、经济、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危机,高校应建立起四大联动的大学生预警援助机制,引导、帮助大学生面对因家庭贫困、学习困难、心理问题、就业困难而造成个人、社会问题,从而缓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5.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大部分学生能够正视困难,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困境,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上的困嗥导致了心理健康产生了很大的问题,形成了经济.心理双重贫困。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成因度其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于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社会的有序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增多,帮助其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学生工作者不可回避的工作。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存在的就业能力相对薄弱、就业取向存在偏差、就业机会不公平等问题,可从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方面发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通过心理解困、职业规划和就业服务"三步走"战略,帮助其从心理上"脱困",让他们"走出去",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争取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实现其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7.
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健康成长成才的需要,如何在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感受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温暖,是摆在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我国高校改革后出现的特殊群体,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也在不断加大,其思想心理问题日渐突显.正视经济困难原因,找准问题的根源,采取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对做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及解决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瑞学 《教育探索》2005,(11):90-92
贫困大学生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应关注他们的“心理贫困”问题。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的成因,有家庭因素、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体因素。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在完善助学制度、进行经济帮助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20.
当代高校存在着一定数量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的"双困生"。他们往往会受到学习、心理、生活上的多重压力。本文以"双困生"小陈为例,探讨高校辅导员在优势视角下如何运用赋权、抗逆力、整合等介入策略,帮助大学生实现"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