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班主任学会用智慧、谋略洞察学生心理,去管理学生。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智慧.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良的教育实践者。”同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面对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教育现状.我们需要不断追寻有智慧、有效果的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
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确,亲其师,方可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位教师不热爱他的学生,那他就不可能去关心他们,并且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学习;同样,如果一个学生和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教学机智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处理有关教学的偶发事件的能力,亦即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应变能力.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相似文献   

4.
情感,这里主要是指班主任关爱学生的情感。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爱学生的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尊严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如果班主任不了解学生就不可能对学生有真正的爱,更谈不上对他们进行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育。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家要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所谓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就是不但要…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让"有效"在数学课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书与学校"的关系时指出: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那么它就还不能成为学校。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的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只有阅读,才能使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们认为:书香是魅力学校独有的味道,更是学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培养人、教育人的事业,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理想的事业。一个教师,如果没有理想,不可能走得很远;一所学校.如果没有理想,不可能走得很远;一个国家的教育,如果没有理想,不可能走得很远。没有理想的教师,把教育看成一种职业,而没有看成一种事业,这样的人,他教书的目的是赖以生存、赖以养家糊口,他没有追求和向往,没有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反思,更没有创新的愿望与冲动,没有对明天的憧憬与未来的梦想。他永远不可能走到创新教育的彼岸。”  相似文献   

8.
如果一节课做到了以生命为本,以生长为本,以发展为本,以生动为本,就是一节好课。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如果丢掉分数,就很可能丢掉发展的机会。但如果只有分数,没有综合素质,也不可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我们的教育应该超越分数,滋养学生的德行,强健学生的体魄,启迪科学的精神,培养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美好的人。在这种思想指引下我们努力做好"润土培根"工作,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做好人生教育。在成就每个"人"的同时,北京大兴七中也成就了自己的"成人之美"。  相似文献   

9.
陈凌燕 《教育》2012,(33):50-51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很早就提出了输入理论(Input Hypothesis)。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通过学习者大量接触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语言的输入来获得。语言输入是我们习得语言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大量的有效的语言输入才能影响我们的语言学习。课改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没有一流大学已经是一个有些历史和略显麻木的问题,甚至是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我们的这个感受有些纠结.对于"一流大学"纠结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根本枝节需要讨论,一是中国可不可以有一流大学,二是中国有没有一流的学生,如果这两个枝节是成立的,那么中国办出一流大学就有很大的可能,即我们缺少的是一种可发展、可掌控、可建设的一流大学的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8,(6)
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如何创造条件,把学生从这种被动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变“教”为“导”一种教育,如果它没有刻意地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那么它就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缺陷的教育;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如果他没有学会怎样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便带有致命性的不足。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学习作准备,教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和每个现代教师努力追求的教育最高目标。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  相似文献   

13.
所谓"历史课堂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历史教师在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历史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和高效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摘     
传统教育既有合理的因素,又有不合理的东西传统教育这个概念在我国有泛指与特指两种涵义:“泛指”是指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发展中形成的教育观念与教育经验;“特指”是指西方教育史上以十九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育思想体系。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教育,不限于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体系,还包括其他西方传统教育思想、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前后我们自己积累的经验所形成的教育思想影响。所以泛指的传统教育,其内容是很复杂的。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说,在教学方面,仍可概括为如下几个特点: ①德育与智育并重,一般主张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如赫尔巴特说:“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  相似文献   

15.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听"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听",如果忽视"听","写"的能力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有一回我问学生,学校为什么点名批评这么多班级?学生说,是上次集会时纪律不好,很多同学交头接耳,还有的在下面看课外书,场面有些乱.但学生也告诉我:那次专家报告讲的内容教科书上全有,而他不了解中学,以为我们没有读过,或者以为我们没有读懂;他一股劲儿地在那里讲,既浪费我们的时间,也浪费了他自己的时间;我们认为他到一个地方做报告,应当先了解一下听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语文教师的传道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利奥·巴恩格先生曾说:“我们整天在干些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会孩子任何他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辟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感和自尊心,而单教会他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教育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在成都举行的"阅读的力量——2013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指出,"忽视阅读的教育越来越容易走进死胡同。缺少必要的阅读,使我们的学校异化为分数竞争的训练场,也使得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在他们的教育生活中缺少生命的光彩和幸福。"的确,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教师如果不再有阅读的能力,他传授的知识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流之不  相似文献   

18.
聆听他人是一种主动的生活姿态,一种亲切的对待,一种由衷的信赖,一种美妙的心境。聆听更是教育的智慧和手段,教师如果没有耐心的聆听,就不可能有慧心去发现一颗颗独特、鲜明、美丽的心。新课程人文化的趋势告诉我们,现代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要重视对学生的关怀,重视对学生的尊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教师教学中学会聆听,在小学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学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数学知识吗?诚然,知识是需要的,但是其它的可能更重要.爱因斯坦曾援引过劳厄的一段名言:"当一个学生毕业离开学校时,如果他把几年来学到的知识全忘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那么,这时他所剩下的,才是学校教育的真正成果."笔者认为高中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真正成果",是指知识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陶行知先生也曾经说过,“做一个学校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培养年轻一代的根本途径。对一个国家来说,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一个好校长,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我们可能不能左右现在,但我们可以影响未来”,一个校长,如果没有信仰,就会在培养学生的终端之处出现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走向未来的,如果现在没有信仰的支撑,即使未来有了很大的成就,也有可能会因其信仰的缺失而误入歧途。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有自己的教育信仰,更要坚定自己的教育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