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津源 《初中生》2011,(3):12-13
语文新课标提倡跨学科学语文,鼓励挖掘和利用其他学科中的语文因素。2010年中考厦门卷命题者独具眼光,让语文与电视艺术牵手,让考生对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发表看法,着眼于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新人耳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滕忠高 《中学文科》2007,(12):126-127
近几年中考语文命题走势是可喜的,主要表现为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注意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命题材料和试题编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重视语文积累和运用的考查,重视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高考语文考能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的语文高考命题说明,语文高考已愈来愈注重对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能力的考查,在减少非能力考查题目的同时,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辨析能力、筛选能力。其重点考查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基础教育众多学科中受非议最多的一门学科。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语文学科经历了两次声势较大的批判,对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评价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考语文命题也因此饱受争议。当前,对高考语文命题争论的核心是高考能否真正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本文从语文教育批评的角度审视了1998—2008年11年间高考语文命题在语文能力上的变化,以期窥探其得失。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了知识与能力的立意之后,中考语文命题已进入了素养立意阶段。素养立意是当前中考语文命题的根本准则,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时代在发展,教育事业在进步,以往以知识基础为根本的考查方式,已不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试题,从多方面分析阐述走向素养立意的命题特征,以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真实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妙卿 《成才之路》2009,(11):44-45
观察近年来的中专语文考试,似乎还没有走出传统命题以知识为主的框架。虽也考查能力,但却存在着随意性。在语文教学进行大改革的今天,作为语文教学一部分的语文考试也在进行着改革,而作为语文考试一部分的中专语文考试也应作出相应的行动.由传统命题的知识为主转向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7.
2008年是广东语文自主命题的第5年,也是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二年的高考。今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在能力考查、素质考查等方面的设计上,都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广东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面貌,凸现了语文学科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反映了命题者锐意改革、不断探索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考点聚集 漫画是用讽刺与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哲理、反映现实的一种艺术形式。近年来,许多地区在中考语文命题中把漫画作为基本素材。漫画题新颖而极富创意,可以考查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综合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漫画题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贴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体现现实生活的时代性,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也给各级各类考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更为中考命题者所偏爱,同学们备考时必须认真训练。  相似文献   

9.
2017年1月福建省教育厅发布了重磅新闻,就是初中语文等九科教学与考试评价的指导意见。综观《指导意见》,中考语文的命题原则:1.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2.命题要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关注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的情况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3.重视考查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4.试题选用相当比例的课外语言材料,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状况。5.试题应符合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价值取向。小学语文命题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命题要体现“关注学生、关注发展”的课程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贴近生活,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尊重个性表达,要重视积累、感悟和运用,要走向文本的拓展延伸,要把握时代脉搏,要渗透整合意识,要凸显发展理念等八个方面进行改革实践,发挥命题考试对教学活动的导向性。  相似文献   

11.
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内容、题型和能力考查方式的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本文试从试卷构成、材料来源、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四个方面对高考语文试题的考查内容、命题技术、考查效果及改革方向等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语文情境化命题应坚持素养立意,依新课标命题,在命题材料和社会生活间寻找结合点,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任务,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依据整体性原则创设语用情境,整合考查碎片化知识;依托教材内容营造真实性场景,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关注名著阅读创设文学体验情境,整合考查学生阅读素养;坚持语文学科本位创设跨学科情境,考查学生多样化素养。  相似文献   

13.
"选做题"是高考语文湖南卷集中考查选修课程内容的试题,集中体现了湖南省高考语文命题在语文应用和探究能力考查上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实现。本文试通过观察高考语文湖南卷选做题在材料选择、题型设置和命题角度取舍等方面进行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从考试内容、能力层级要求、结构特征、设题特色,以及命题追求等方面对高考语文湖南卷选做题的设计进行思考,并对选做题实现语文应用与探究能力考查的实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名著阅读题就是命题者偏爱的命题形式之一。从考查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这些试题为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课内阅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试题在能力考查、素质考查等方面的设计上,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反映了命题者希望通过高考命题的引导来更好地推进高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有效促进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的良性发展这一指导思想。从总体上看,今年的语文试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元素之一。近年来各地试卷均加大课外阅读题的权重,把阅读能力的考查作为语文纸笔测试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有效的阅读命题是检验和改进学生语文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学科渗透题,是命题者利用其它学科的信息和知识串联成的知识网络题。设计此类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语言理解、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从语文的角度考查考生对各学科知识内容和课外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促进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民生、关注社会,体现了课文课程的价值取向。纵观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卷,体现这一精神的试题屡屡出现。  相似文献   

18.
周李平 《现代语文》2013,(7):159-160
语言表达运用题形式多样,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但万变不离其宗,命题者都应遵循新课标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近几年,高考语言表达创新题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了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10年18套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对语文知识进行专项考查的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此次考查具有如下特点:赋值相差无几,计分标准灵活多样;对名言名句识记的考查继承传统,重视有加;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缺少应有的关注,18套试卷中只有3份试题涉及到文学常识的考查,比例很小,文化常识的考查则是空白。因此,建议今后的语文高考命题应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题在命题的思路和题目的设置上都遵循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针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整张试卷关注知识积累、侧重考查能力、贴近现实生活、充满人文关怀,体现了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和情趣。一、关注知识积累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必要基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前两道题分别考查字音和字形,引导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