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工笔人物画线性语言是在传统工笔人物画线性语言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从绘画的表现形式和发展趋势来看,审美性、写实性和写意性应是现代工笔人物画线性语言发展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2.
工笔画和写意画同届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两大体系。就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而言,中国绘画从象形的萌芽状态初始,就一直在追求“写意精神”。工笔人物画中的“写意精神”,贯穿于整个中国绘两的审美理想之中.也与整个中华文化的脉络体系密不可分。中国的工笔人物画有史以来就以中国人的审美艺术思维.表达心中美好的“写意精神”。并在绘画的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当代写意人物画近些年有了较大的发展,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方法等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对写意人物画的绘画程度的优劣也有了一定的界定,这个界定已成为学习写意人物画的无形的标准,但这个标准不是唯一衡量写意人物画的尺度。  相似文献   

4.
现代写意人物画是古代写意人物画的延续,本文从对传统哲学文化、现代人的审美要求、造型与笔墨,以及客观真实是艺术之母四个方面,对它的发展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梁楷的绘画特点及其与传统人物画的关系,探讨梁楷的水墨人物画对传统人物画的影响,从而明确他对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水墨表现做出的贡献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第三章工笔人物画研究第一节工笔人物画的产生与发展概述我国远古时期的人物画,并没有什么工笔和写意的区别。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绘画材料的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和技法愈来愈丰富,独立出许多画种,因此,技法风格产生了工笔画和意笔画。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早在先民制作的岩壁画和彩陶纹样中,已初露  相似文献   

8.
水墨人物画,宽泛地讲也可以叫做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在历史上,宋代以前的人物画叫做工笔人物画,用线细匀绵劲,用色淡雅素丽。宋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更强调绘画的意境和形式,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写意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西方绘画尤其是素描造型方法传入后,与文人画的笔墨结合的中西合璧产物。在历史上,由于人物画受形、形神关系及相关的社会性内容限制太多,不太适合文人画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形式主义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很少选择以人物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所取代。所以,相对花鸟山水来讲,人物画长期受到冷落,发展缓慢。针对这一情形,近代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引进西学,用西方的造型方法来强化中国画的形象塑造,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物画风。这种人物画在近一个世纪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代表画家有徐悲鸿、蒋兆和,之后有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周思聪等。这种人物画风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文人写意画传统,我们也可以叫它为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的独立与发展首先要解决造型方法问题。水墨人物画必须建立自己的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一套造型方法体系,使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从西方素描造型方法中剥离出...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写意人物画基础教学的思考赵敬之写意人物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自魏晋南北朝始,这种画风就已经形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唐代的吴道子、五代的石恪、南宋的梁楷可谓写意人物画的先驱。以后经过元、明、清三代,这一形式逐步得到了演变、发展,出现...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文化大发展的全球风潮之下,中国的传统工笔人物画也不免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影响。中国传统的写意工笔画融入了一些西方的素描、油画的技巧,这些技巧的糅合运用,使得工笔人物画在人物的造型、设色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着重刻意描摹直观事物的倾向,以至于工笔人物画失去了匠心意趣,少了一份韵致。其主要是没有领略到中国传统绘画中传神写意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写意人物画教学中注意的几个问题从写意人物画教学中“临摹”及“写生”来论述“造型”和“笔墨”在写意人物画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颖媛 《文教资料》2010,(14):96-98
色彩对于工笔人物画而言从来都是非常重要的表现语言之一,“写意性”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最高标准。工笔人物画是在中国文化艺术“尚意”的审美要求影响下逐步发展成熟的。而中国画自古以来“随类赋彩”、“运墨而五色俱”等赋色观也决定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是一种意象色、主观心象之色:画家在用色时受到了中国古典哲学色彩象征意义的影响.使其作品色彩带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因此,本文从“尚意”的审美观、“写意性”的赋色观和中国画色彩的象征意义三方面来探析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用色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自绘画肇端之始就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写意人物画是人物绘画的一次创新与变革。如果说“意”是作者对社会、自然、文化等一切现象体察后的综合,那么中国画中的“写意”,就是作者把自己对社会认识的总和,通过笔墨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人物画中属于工整细致一类的画法,是相对于写意人物画而言的。工笔画是用毛笔在绢、布或熟宣上勾墨线,渲染平涂着色的中国传统绘画。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大都可看作是工笔人物画。 从战国墓葬出土的《御龙帛画》上,就可以看到以单线勾勒为主,平涂渲染的色彩表现已形成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用细墨线勾勒,在用色上使  相似文献   

15.
与西方写实性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一样,中国传统人物画也是以关注现实为依归,且以叙事性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事件,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模式。但是,由于绘画材料的不同以及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中国人物画的现实主义与西方绘画又有很大的区别,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西方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是写实性的,而中国画的现实主义是写意性的。  相似文献   

16.
中西方的绘画最初都是在轮廓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只是西方绘画更多的是追求客观真实感,而我国的绘画除有严谨的客观造型外,在写意传神方面更为突出.在我国绘画史上,线描人物画就是最先成熟的一个画科.它以线作为最基本的物象造型,以笔墨直取,画家笔下的人物神态自然,生动概括,线条回旋有力,个性张扬、简洁概括而又变化无穷,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审美特色的线描人物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写意人物画正经历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重大转变 ,如何把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训练与创造的关系、写实与写意的关系、理念与生活的关系 ,本文对此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石自良 《考试周刊》2007,(32):39-40
中国写意人物画源远流长,其中杰出的人物画家构成了写意人物画历史长河的坐标,灼灼生辉。文章结合写意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以及重要的发展变革史实,介绍其发生、发展和现状;评析其在内容、形式、技艺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对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人物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学科,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绘画风格传承有序,绘画技法丰富多样,经典无数,名家辈出,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中华文明史得以流传在世的人物画作品中记载。同时,中国人物画风格的变化、技法的发展,也同样映射出中国历史的变革与进展。因此,再一次强调中国人物画的写实精神更有现实的意义。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多风俗的省份,经过历史的逐步演进,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存、相互独立而又多  相似文献   

20.
本试从几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谈谈唐朝的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以及对后世人物画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