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早期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出现于20世纪初叶,《西藏白话报》是我国最早的藏文报纸。《西藏白话报》创办于清朝末年即1907年四五月间。其创办人是清廷最后一位驻藏大臣联豫和帮办大臣张荫棠。  相似文献   

2.
清末,西藏陷入英国军事、经济与政治入侵,地方上层长期内斗,西藏社会经济持续衰退,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下降,十三世达赖与中央关系日趋僵化,清政府决定顺应全国新政大潮,指使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新政,以巩固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3.
清末,西藏陷入英国军事、经济与政治入侵,地方上层长期内斗,西藏社会经济持续衰退,清政府对西藏的控制力下降,十三世达赖与中央关系日趋僵化,清政府决定顺应全国新政大潮,指使驻藏大臣在西藏推行新政,以巩固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4.
朱昭华 《历史档案》2013,(1):96-104
1887年藏人在隆吐山设卡,引发了中英之间藏锡边界纠纷,迁延多年,英国以此为借口两次发动侵藏战争,并最终撇开清朝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直接谈判,签订《拉萨条约》。在中、英藏锡边界纠纷中,驻藏大臣无力说服西藏地方政府履行条约,反过来又使英国开始质疑清政府的治藏主权,在日后的西藏问题上提出所谓的"宗主权"概念、"西藏独立论"等。同时,从中英有关西藏问题的交涉中可以看到,英国政府不仅在藏锡边界问题上攫取利益,同时对打开西藏贸易市场以获取更大的商业利益亦非常关注。  相似文献   

5.
王超 《历史档案》2014,(2):122-124
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努力,终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统一新疆,并逐渐确立以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等为长官的四大驻防体系。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又称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回疆参赞大臣等,或以驻地名之,如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乌什参赞大臣等,是清代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的军政长官,  相似文献   

6.
文厚泓  许得存 《兰台世界》2016,(18):108-110
综合考察18世纪末六世班禅进京入觐时的西藏社会,有助于了解前现代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在六世班禅入觐时,清中央政权及其对西藏的控制已稳定;西藏地方政权由传统的政教合一制过渡到由中央驻藏大臣与格鲁派两大首领(达赖与班禅)联合执政模式;西藏经济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中有所发展,与喜玛拉雅周边国家与地区有了更密切的贸易交往西藏文化继再次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不丹、锡金、拉达克等成为清朝的"藩部之藩属"。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康雍乾三代的努力,终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统一新疆,并逐渐确立以伊犁将军、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乌鲁木齐都统等为长官的四大驻防体系。总理各回城事务参赞大臣又称总理回疆事务参赞大臣、回疆参赞大臣等,或以驻地名之,如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乌什参赞大臣等,是清代新疆天山以南地区的军政长官,总理喀什噶尔、英吉沙尔、叶尔羌、和阗、乌什、阿克苏、库车、喀喇沙尔等八城事务。其设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清  相似文献   

8.
策墨林诺门汗(又译策满林诺们罕)二世,法名“阿旺札木巴勒楚勒齐木”(又译“阿旺绛贝楚臣嘉措”、“阿旺扎巴粗陈”等),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出生于甘肃巩昌府洮州厅藏族土司所辖的卓尼境内,是西藏拉萨四大林(策墨林、策觉林、功德林、丹吉林)之一策墨林寺的著名藏族活佛,御赐“噶勒丹锡勒图萨玛第巴克什额尔德尼诺门汗”名号。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六月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六月,他一直担任前藏摄政,代理达赖喇嘛掌办商上事务长达26年之久,在西藏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于西藏政教集团之间的矛盾激化,道光二十四年六月,驻藏办事大臣琦善奏准将其革职拿问,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六日,谕令将其剥黄流放,“著发往墨龙江,交该将军严加管束。毋许出外滋事,并不准与外人交接”,此即轰动一时的策墨林诺门汗事件。  相似文献   

9.
张学继 《历史档案》2008,(4):112-113
迄今为止,学术界一直认为,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为清朝"钦差出使各国考察政治大臣"载泽、端方、戴鸿慈、尚其亨、李盛铎(以下简称"五大臣")起草考察报告的是梁启超与杨度.  相似文献   

10.
车林齐密特是清末民初外蒙古宗教界、政界的显要人物,历任库伦额尔德尼商卓特巴衙门的宰桑喇嘛(又译斋桑喇嘛)、达喇嘛,是策划外蒙古分裂活动的首要分子。外蒙古宣布独立后,被任命为第一任“内务大臣”(1911年12月——约1914年6月在任),而且在1912年6月之前负责主持“大蒙古国”全局事务,以致于长期以来被误认为首任“内阁总理大臣”兼“内务大臣”。  相似文献   

11.
"香港就是那个给中国和英国示范他们该如何做的孩子"从最初的财政大臣,到后来的外交大臣、副首相,杰夫里·豪是撒切尔内阁中任职最长的大臣。1983年到1989年,在担任外交大臣期间,他是中英香港问题谈判英方主角之一。当他在英国议会大厦的咖啡厅里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的专访时,谈起往事,81岁的豪勋爵(他更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仍然思路敏捷,措辞坦率。  相似文献   

12.
沈葆祯(1820~1879),字振宗,号幼丹,原籍浙江,1820年出生于福州,1847年中进士,历任江南监察御史、九江知府、赣南兵备道、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后升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他是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女婿,居官颇有政绩。  相似文献   

13.
杨飞 《湖北档案》2008,(3):40-41
1950年10月,昌都战役后西藏和平解放。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张经武将军奉命入藏.担任“钦差大臣”——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从1950年入藏到1965年9月调离西藏.张经武在西藏奋斗了十五个春秋.为党的统一战线和西藏的和平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经武在西藏十五年.其一言一行无不以和平为根本。西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各民族友好和睦,祖国大家庭才能和谐兴旺。正因为如此,张经武被誉为“西藏和平的使者”,为西藏人民永世怀念。  相似文献   

14.
西宁办事大臣扎拉丰阿等。钱实甫所编《清代职官年表》谓:乾隆三十一年六月甲辰任海明为西宁办事大臣,十二月十七日议;乾隆三十二年初缺入,并注六:九月初一日缺裁;乾隆三十二年九月初三日,任傅景为西宁办事大臣。其实,在海明之后傅景之前,先后任命扎拉丰阿、巴尔品、莽古赉三人为西宁办事大臣。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满文月折包档载,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扎拉丰阿奉命自京起程,翌年正月二十日行  相似文献   

15.
1950年10月,昌都战役后西藏和平解放.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张经武将军奉命入藏.担任"钦差大臣"--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从1950年入藏到1965年9月调离西藏,张经武在西藏奋斗了十五个春秋,为党的统一战线和西藏的和平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经武在西藏十五年,其一言一行无不以和平为根本.西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各民族友好和睦,祖国大家庭才能和谐兴旺.正因为如此,张经武被誉为"西藏和平的使者",为西藏人民永世怀念.  相似文献   

16.
张丽 《兰台世界》2006,(1):65-66
维特(1849-1915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罗斯帝国杰出的政治家、金融家和外交家。他于1892年-1903年担任财政大臣,1903-1905年任大臣委员会主席,日俄战争时期代表俄国与日本进行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朴次茅斯谈判,1905-1906年担任俄国第一届立宪政府总理。维特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不仅加速了俄国实现工业化的进程、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币制改革和酒类销售制度的改革,而且积极参与了俄国远东政策的制定,成为自19世纪末以来俄国对中国所推行的经济渗透政策的鼻祖和创始人。他通过1896年与李鸿章签订的《中俄密约》、1898年的《中俄旅大租…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一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经济总量翻了上百倍,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个专门以报道西藏现实生活为主的大型综合性季刊《中国西藏》,于1990年第一季度正式以中英文本出版,向国内外发行。《中国西藏》是广大读者认识西藏、了解西藏、研究西藏、联络海内外藏胞的窗口和桥梁。它将展示党和政府对西藏的方针政策,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况,西藏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和进步、问题与困难;读者可以从中观赏西藏的宗教与文化,领略高原风光和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9.
正1959年1月1日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简称西藏电台)正式开播以来,特别是1964年2月14日西藏电台开办对外广播节目以来,在中央和自治区的亲切关怀下,几代西藏广播人艰苦奋斗,西藏人民广播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西藏一直处于达赖集团和分裂主义势力斗争的最前沿,西藏广播也处在同达赖集团斗争的前沿阵地,担负着十分繁重的涉藏对外宣传任务。50多年来,西藏广播面对反分裂斗争的严峻形式,发挥了不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为管理皇帝、后妃与宫中其他皇室成员等人的饮食以及典礼筵宴等事务,在内务府下设立了专门的机构.顺治初年称为茶房、膳房,乾隆十三年(1748年)合并为御膳房,其长官为管理事务大臣,由皇帝于王、大臣内特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