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与规范管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郑保卫 《新闻记者》2005,(10):11-14
一、新闻舆论监督实行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的背景。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通过文件、会议、党内工作条例等形式对新闻舆论监督作出相关的规定和提出相应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和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舆论监督作用。企业报肩负着企业文化宣传、舆论引导的重任,  相似文献   

3.
找准切入点,敢于实施监督 舆论监督是党报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如果一张地方党报对所在地区存在的社会问题不敢解剖、对不正之风不敢批判、对腐败行为不敢正视,就会逐步削弱甚至丧失对读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此,《甘孜日报》从有利于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望、维护全州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维护广大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不断创新舆论监督方式和手段,不断拓展舆论监督视野,切实开辟了“康巴短议”、“曝光台”、“回音壁”等舆论监督栏目,以积极稳妥的姿态揭示矛盾、暴露问题,并有效地促进了问题的解决,做到了“鼓劲不泄气、帮忙不添乱、疏导不点火”。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闻舆论监督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和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实质上就是希望新闻舆论界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提供良好的、优质高效的、和谐的新闻舆论监督环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建设作用.从这样的角度来考查省市地方传媒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发现有3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5.
开展舆论监督,针砭时弊,维护民主法制,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利用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的一项神圣职责。如何搞好舆论监督,更好地为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服务呢?笔者认为,舆论监督要做到帮忙不添乱,要着眼于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增进人民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要做到这一点,新闻工作者在开展舆论监督时要有“三心”,即公心、真心、细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加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宣传力度,尤其是通过舆论监督的力量,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道德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已成为新形势下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应不断强化和自觉履行的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明确舆论监督的性质和目的舆论监督的基本目的是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权威,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舆论监督的准则是国家的法规,对党员和党组织的监督还应加上党的章程。舆论监督的目的和准则,决定了舆论监督的人和事,应该采取的手段和形式,应该掌握的时机和范围。为了实现舆论监督的目的,必然要有批评性的或者揭露性的报道,必然会有自下对上的批评监督,而且是舆论监督主导的方面,当然不排斥来自人民群众的建设性的意见,成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以及自上对下的批评监督。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是社会大众通过新闻媒体同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相斗争的一种手段。它实质上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党报权威地位的重要基础。通过舆论监督政府及全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是传媒政治功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做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要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稳定,维护大局,帮忙不添乱,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探讨的课题。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正确运用党报舆论监督武器。我们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会发现,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其基本观点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但无论在什么时候,党报的性质和基本要求是不变的。这就明确了党报的新闻舆论监督是代表党和人民而进行的监督,不是新闻工作者个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怎么搞?新闻界同仁一直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不少可观的成就。近几年来,深圳商报在摸索舆论监督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在舆论监督中讲政治、带着政治头脑进行舆论监督的良性循环,舆论监督既令政府满意,又让百姓叫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深圳商报社早在1998年3月18日就制定了《关于加强舆论监督搞好批评报道的规定》,明确提出舆论监督“要有对党和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要通过舆论监督,把人们的认识统一到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上来,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利用手中权利,发泄私愤,牟取私利。” 舆论…  相似文献   

12.
正舆论监督的理论体系构建,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广电协会以往的理论研究中还较薄弱。对新形势下的舆论监督深入研究探讨,应是广电协会当下理论研究亟待补足的课题。一、舆论监督的理论研究为何亟待补足广电媒体对社会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舆论监督责任,是良药,如忠言,虽或令人不爽却也不可或缺,因其所维护的是所有的公民权利。当然,舆论监督要与时俱  相似文献   

13.
沸沸扬扬的富士康案终于告一段落,表面看来是以媒体的胜利而收场,但也从侧面透视出我国记者的生存状况。新闻记者在舆论监督和维护公众利益时会受到各种伤害,而至今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法律来维护他们的权益。舆论监督是一个社会民主开放的直接体现,维护记者的采访权、写作和批评报道权是实施舆论监督和维护公众利益的根本保障。如何更好地维护记者的合法权益,为实施良好的舆论监督创造文明宽松的社会环境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党和人民群众赋予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使命,而党报的舆论监督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党报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党和政府做好工作、改进工作,而不是单纯为了曝光.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做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又要鞭挞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稳定,维护大局,帮忙不添乱,记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维护大局,找好选题,掌握分寸,注重效果,坚守新闻职业道德,正确运用党报舆论监督武器.  相似文献   

15.
电视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电视工作者的权力。电视工作者要本着对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积极实施舆论监督,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实践证明,加强电视舆论监督报道策划,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报道的片面性、盲目性,减少报道中的偏差与失误,避免新闻纠纷,而且对解决实际问题,维护社会的稳定,乃至提高电视传媒的竞争力,部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力监督机制,它虽不像司法监督具有强制力和约束力,但在大众的心目中它是一种具有威慑力的监督。开展舆论监督,针砭社会时弊,维护民主法制,既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党和人民赋予他们的一项权利。在舆论监督中,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使舆论监督取得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增强法律意识,也可使新闻工作者在舆论监督中不至于触犯法律的规定。司法实践中就有新闻记者因为泄露国家秘密、侵犯他人隐私而被判刑的先例。法律意识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观…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去年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在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的同时,非常重视党外监督,特别是单列一节“舆论监督”。在党内法规这个层面上,专门就舆论监督问题作出规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实践证明:新闻舆论监督不仅能帮助领导机关掌握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还能对广大党员干部起到警示作用,防范问题的发生,为党风廉政建没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进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8.
杜佰芳 《记者摇篮》2004,(5):52-52,50
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一种独特的公共权利监督机制,它虽不像司法监督具有强力的约束力,但在大众的心目中它是一种具有威慑力的监督。开展舆论监督,针砭社会时弊,维护民主法制.既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舆论监督是以新闻报道手段对社会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的一种方式。它构筑了一道无形的“防火墙”,通过舆论监督的实施可以调节社会矛盾,体现公平与正义,维护公众的利益,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整个社会能够健康发展。从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看,我们一直强调处理好“舆论一律”和“舆论不一律”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一元化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主体多元化、利益多样化为舆论监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张颖 《新闻前哨》2001,(9):38-39
马克思曾经指出:舆论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和强制的力量”,并形象地称之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法庭”。舆论监督虽不像司法监督具有强制力和约柬力,但在大众的心目中它是一种威慑力的监督。开展舆论监督,针砭社会时弊,维护民主法制,是新闻工作者的职责,是党和人民赋予的一项神圣权利。 新闻工作者要履行自己的职责,搞好舆论监督,必须具有强烈的法律意识,它包括: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事实意识、诉讼意识等。 一、责任意识 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一种代表人民利益的有效监督。要想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和作用,新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