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是复习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相关实验习题,加强对其反应原理、制取装置的改进、对产物分离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实验现象的表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二化学课本168页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演示实验有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1实验分析 ①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醋酸的酸性,设计实验比较醋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醋酸与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反应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由此可以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相似文献   

4.
在学习电解质溶液的时候 ,我们通常用图 1所示装置比较强电解质溶液和弱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如图 1把装置连接好 ,然后将等体积的 0 .5m ol/ L的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溶液分别装入五个烧杯中 ,接通电源 ,观察灯炮亮度并填入下表。图 1序号 12 3 45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醋酸氨水灯炮亮度亮亮亮暗暗  从上表可得出 :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比醋酸和氨水溶液强。由此可区别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此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演示 ,而且在学生的活动课和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其妙用。  一、用于学…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教材中的两个实验——氯水与溴化钾溶液反应实验,同浓度盐酸、醋酸分别与镁反应实验,前者实验现象不明显,后者实验设计存在问题,文中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1实验设计目的 弱电解质在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过程很复杂,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疑难问题,我以醋酸为例,借助电导率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设计了冰醋酸稀释过程中导电性的变化实验。通过数字化实验,学生从采集的数据和绘制的图像中了解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变化的全过程,并能由此分析出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盐酸和醋酸反应速率对比及电离平衡移动实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教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三册”(试验修订本,选修)一书中,有一道让学生设计的实验题,其内容是:“使用镁粉、盐酸、醋酸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当上述两酸的物质的量相同时,与镁粉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也相同,但反应速率不同。通过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  相似文献   

8.
乙酸乙酯水解实验的改进江苏省仪征市青山中学李名忠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陆军一、问题高中和中师化学教材中关于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演示实验有以下几个问题:1.“6滴乙酸乙酯”相对于“5.5毫升蒸馏水”而言用量太小。因为有资料表明[1],15℃时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9.
高二化学课本(必修)第二册[实验6—10]中以乙酸和乙醇为原料,浓硫酸作催化剂来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存在着以下缺点:①浓硫酸的氧化和脱水性能导致一系列副反应,产物混有少量醚、硫酸酯等副产物,给产品精制带来困难;②反应条件不易控制,乙酸乙酯的产率较低;③实验过程中产生大量酸性废水,污染环境。现将装置作了改进,并用六水合三氯化铁代替浓硫酸,  相似文献   

10.
针对乙烯的制法和性质、一氧化氮的制法、醋酸的导电性实验、焰色反应、钠在空气中的燃烧等五个实验中产生的废物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以及实验改进后的优点加以论述,对一些基本的化学操作方法,阐述了独特的看法,介绍了实验改革探索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切的生物理论都建立在实验的框架上。新课标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项目和实验类型。从实验项目看,原大纲在必修课部分只有5个实验,新课标在必修课部分则安排了25个实验,另外选修课部分也安排了6个实验。从实验类型看,原大纲多为验证性实验,新课标则设计为6种实验类型:①观察实验,如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实验;②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如生物组织可溶性糖、脂肪、蛋白质鉴定实验,几种果蔬维C含量的测定,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③模拟与探究性实验,如模拟通过分子杂交鉴定人猿之间亲缘关系的实验;④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如植物向性和感性现象的实验设计与观察、生态瓶的设计与制作实验;⑤基本技术实验,如学习自生固氮菌的分离、植物组织培养基本技术实验;⑥课外实验,如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杂交试验、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调查。此外,新课标将实验的教学要求划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两个目标层次,这也是原大纲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好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本身的记忆和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现行的化学教材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安排设计了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施创新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于是二些化学教师便致力于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的研究,力求使这些实验操作更简单,现象更明显。但都要注意实验本身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若科学性行不通,不管如何操作,都是徒劳。  相似文献   

13.
在电学实验中,例如伏安法测电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某一用电器的伏安曲线等,都存在如何选择实验器材,如何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问题。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可以使实验顺利进行,而且实验操作方便,实验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4.
物理实验,一项不起眼的工作,但它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实验能否顺利实施。作为一名实验工作者,我深知物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搞好实验工作,我认为要做到勤、敏、诚、朴四个字。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十分强凋研究性学习和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在高考“理综”命题中也非常重视实验考核,尤其是对实验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方面的考查,实验题来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注重自行设计,自行选择器材,从不同角度多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在实验复习中,我们要注重实验方法和实验思路的迁移,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在理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实验教学都是依靠实验仪器来完成。由于实验仪器大多是专用的,所以,各学校能开多少实验,基本上取决于仪器的数量。而实验成功与否取决于仪器的性能质量、实验的难度和实验的环境等。传统的实验方式从空间上来说,学生必须到实验室操作;从时间上来说,学生必须在实验时间才能做。  相似文献   

17.
化学实验可分为演示实验、并进式实验(或称随堂实验)和学生实验三类,其中演示实验的数量最多。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在各种教学场合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18.
新的课程教材改革大大增强了实验教学的力度,突出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的实验主要有演示性实验、技能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几个类型。生物实验的创新主要包括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设计等几个方面的优化。根据教学实践,现例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实验是小学自然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借助实验仪器、实验手段等,将实验对象的某些属性呈现出来,进而揭示其本质,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文就如何提高实验的质量,优化实验过程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从实验装置和催化剂两个方面,对师专有机化学实验中乙酸乙酯的制备进行改进,重点研究以冰乙酸和95%乙醇为原料,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果表明,酯化的优化条件为乙酸:乙醇:一水合硫酸氢钠的摩尔比为1:1.65:0.072,反应时间30min,产率达6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