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粟裕希望小学”第一期工程竣工□张桂成陈武发“粟裕希望小学”第一期工程竣工典礼于4月22日在粟裕将军的故乡———会同坪村镇隆重举行。来自上海一钢集团公司、上海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上海青浦县的领导和粟裕大将的亲属及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地区行署、地教委有...  相似文献   

2.
抗战初期新四军第一、二支队进入江南敌后,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成立了以陈毅为指挥、粟裕为副指挥的江南指挥部。一九四○年六月下旬,陈毅、粟裕率江南指挥部和主力渡江北上,改称苏北指挥部,开辟苏中、苏北。在苏南另行成立以罗忠毅为司令、廖海涛为政委的新的江南指挥部。一九四一年一月皖南事变后,苏北指挥部改编为第一师,辖一、二、三旅,粟裕任师长、刘炎任政委。江南指挥部同谭震林领导的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合编为第六师,辖十六、十八旅,谭震林任师长兼政  相似文献   

3.
粟裕 粟裕将军常自谓“沧海一粟”。某日,粟裕将军访叶剑英元帅。临别,叶帅扶杖送。粟裕急阻之曰:“老帅相送,不敢当。”叶帅日:“百战之老将,不简单哪,岂能不送!”粟裕对日:“沧海一粟,不足挂齿。”叶帅望将军背影叹日:“战功高不居功,贡献大不自大。更不简单哪!”  相似文献   

4.
[注释]题解:卫岗,村镇名,属江苏丹徒县,位于镇江至句容的公路上。一九三八年四月,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新四军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六月中旬,粟裕同志率领的第一、第二支队先遣队在卫岗与日寇初次遭遇,我先遣队利用有利地形,乘夜凭险伏击,获胜。陈毅同志在高淳,得捷报,作此诗志喜。  相似文献   

5.
从毛泽东与粟裕关于“攻济打援”的来往电报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是担心粟裕他们不敢真打济南,而达不到打援的目的。由于许世友因生病没有参加华东野战军的曲阜会议,毛泽东特别指示粟裕和谭震林:此次攻济是一次重大作战,“请考虑在许世友同志身体许可情况下,  相似文献   

6.
接到粟裕等人的长电后,毛泽东感到有些问题还要进一步研究。8月12日,他又起草了一份长电给粟裕、陈士榘、唐亮、张震,并告许世友、王建安、谭震林等,作为对他们的初步答复。  相似文献   

7.
1977年8、9月间,原国防部副部长、中央军委常务委员粟裕将军率领中央军委边境视察团前来新疆检查工作。9月10日上午,体育教师贺志新接到上级通知:带领石河子143团场5营学校体操队,到团场南果园为中央军委边境视察团表演。下午6时,十余辆北京吉普车飞速开到南果园,从车上走下来的多是军人,走在最前面的就是赫赫有名的粟裕将军。  相似文献   

8.
1939年3月,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参加了周恩来在云岭新四军军部主持召开的军部负责人会议,讨论新四军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关内容历史上并无详细记载。1978年,白艾协助粟裕撰写战争回忆录,记录整理了粟裕口述的皖南事变回忆资料,标题为《皖南事变前,周恩来和项英、叶挺、陈毅、袁国平的对话》。对话详细生动,是就新四军发展战略展开争论的"现场"再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核心内容是周恩来、陈毅、叶挺主张新四军应该东进、北上,并尽快地大发展,批评项英一切服从统一战线、株守皖南的错误想法。结合党中央与项英的来往电文可知,项英即使没有明确的"三山计划",也未能完全执行党中央东进、北上的战略方针,没有认识到扩大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意义,贻误了新四军军部向敌后转移发展的良机,应为皖南事变的发生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过,项英虽然有错,但与张国焘和王明不同,不应定性为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9.
战神粟裕     
2007年8月10日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百年诞辰。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病逝,终年77岁。按照他生前的意愿,骨灰撒在他曾经频繁战斗过的地方,与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知粟莫过陈。长期与他并肩战斗的陈毅元帅曾手书一联赠之:“食少事繁诸葛公,轻裘缓带羊叔子。”也有人这样概括他的一生伟绩:“一心为民,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四过长江,五人总前委之一,六次负伤,  相似文献   

10.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创建于1938年11月26日,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辉煌业绩的合成指挥院校。她曾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我军著名将帅彭雪枫、陈毅、粟裕、陈赓、宋时轮、杨勇、张  相似文献   

11.
欧阳青 《老年教育》2009,(12):12-13
粟裕湖南会同人,小地主家庭出身,全家主要靠30亩祖传薄地过日子。父亲粟周亨,清末落第秀才,为人忠厚,写得一手好字。母亲梁满妹,共生育了5个子女。粟裕在家中排行第三,他6岁读私塾,9岁到第八国民学校读书,接受新学教育。ll岁始,  相似文献   

12.
《当代学生》2011,(22):2
林斤澜(1923-2009),作家,原名林庆澜,浙江温州人。1937年在温州中学初中部毕业。1937年12月入伍,在粟裕担任校长的浙闽边抗日干部学校学习。1938年投身抗日宣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担任剧团团员、机关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南进战略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南进战略的决策过程有四个阶段:第一是“三军南进”阶段,毛泽东设想“以攻对攻,以战迫和”;第二是“一内二外”阶段,毛泽东同意粟裕部队仍在内线作战,其他部署不变;第三是“三军内线”阶段,毛泽东放弃了“以战迫和”设想,全军转入内线歼敌;第四是“三军外线”阶段,毛泽东最终将南进时间确定在1947年6月,将刘邓大军作为南进主力,令陈毅和粟裕、陈赓和谢富治两支部队东西策应  相似文献   

14.
三仓镇中学位于东台市三仓镇境内,本地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挥戈策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苏北盐城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刘少奇、陈毅、粟裕、徐海东、黄克诚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了抗日根据地。日寇把这个根据地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1941年农历八月十四清晨,驻大峄山的日伪军约两千人,气势汹汹地朝着盐城的羊口镇扑了过来。  相似文献   

16.
<正>粟裕是在中国革命军事战争中,由一名普遍战士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员的,是一位有胆略、善思考、集军事理论与作战实践于一身的著名军事家。在纵横驰骋二十余年的军事斗争生涯中,他不仅为夺取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且还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试图从军事战术这一角度,略论粟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发展与运用。  相似文献   

17.
《江苏教育研究》2008,(9):F0002-F0002
溧阳市光华中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的老校,1939年8月在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支持下创建。2005年10月实行初高中分设,建立“溧阳市光华初级中学”。建校以来,光华人在“营造和谐奋进的教育氛围,打造质量一流的特色学校”的理念引领下,在秉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豫东之战》是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推荐的优秀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依据大量的史实,成功塑造了粟裕将军的光辉形象,给人以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 粟裕将军是常胜将军,解放战争时期,他指挥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消灭了国民党汤恩伯所率的精锐部队8个旅;他协助陈毅同志指挥华东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在山东的“重点进攻”,并全歼了国民党  相似文献   

19.
“励精图治倾心浇筑将军家乡树人工程,聚智凝心竭力打造炎帝故里教育强县”。会同,共和国大将粟裕将军的故乡、物华天宝的炎帝故里,全县上下正掀起新一轮兴教热潮。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大丰市草堰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地域文化源远流长,2001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古盐运集散地保护区。镇内寺庙肃穆,桥闸纵横,古迹处处。现存鸳鸯闸、古庆丰桥、永宁桥、竹溪碑廊、范公堤等30多处文物景点;还有粟裕指挥部、北极殿等10多处革命历史遗迹;其中15处分别被列为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