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赵树理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他的许多广泛流传的作品都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讲话》精神的直接指导下创作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诸多著作都持此观点。事实上赵树理看到《讲话》之前,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已经创作完成了。赵树理文学现象与《讲话》精神的吻合是时代的必然、文学发展的必然。文学史著作应当对此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分析,探究赵树理文学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显示了文学的实绩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在反映民族生活、运用群众语言和继承文学传统方面,为群众所喜闻乐见,取得了特殊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开创了"山药蛋派",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赵树理为何能取得如此成绩?许多论者归功于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有归功于邓小平的五点希望讲话。本文此作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的出现是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几乎是一夜之间,他随着一篇短短的《小二黑结婚》成为解放区家喻户晓的人物,又乘着《讲话》的东风,在现代文坛上占据了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领导着一种新的文学潮流,这在当时以至其后,都是十分值得回味和研究的。勿庸置疑,赵树理的成功从文学实践的角度触及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方向性的转折问题,而这一转折是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所需求的,也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相似文献   

5.
长久以来,人们将赵树理的小说当作“文艺大众化”的典范,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文艺的大众化应当体现为文艺受众面的广泛。赵树理小说与大众化之间其实有诸多的机缘,比如《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范例寻求,评判者的知识分子视角以及赵树理农民出身的错觉等,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规定了一个国家未来数年的文学艺术秩序、标准和原则,在社会革命体制的调整与重构期,赵树理应运而生。他把农民作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并将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文学视域里。但我们研读赵树理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作品,就会发现其创作实践与《讲话》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工农兵结合"的内在精神少有契合而多有错位。这种不容忽视的错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树理及其作品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选择小说观念的时代背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小二黑结婚》绝非偶然的几乎同时出现、赵树理的小说方向的坚实的生活依据、赵树理是小说创作中从艺术到思想情感的全方位的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小说观念的演变等五个方面 ,站在 2 0世纪中国小说观念演进的角度探讨了赵树理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小说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赵树理与中国小说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选择小说观念的时代背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小二黑结婚》绝非偶然的几乎同时出现、赵树理的小说方向的坚实的生活依据,赵树理是小说创作中从艺术到思想情感的全方位的大众化、作为一种文学观念的小说观念的演变等五个方面,站在20世纪中国小说观念演进的角度探讨了赵树理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小说观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朱,赵树理是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卓有成绩的作家。他先以太行山区的农民生活作为自己创作的肥沃土壤,用中国农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形式,写出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优秀的小说。解放以后,赵树理仍然以广阔的农村作为自己生活和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指针。《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与倾向性统一的理论和对浪漫主义理想孜孜以求的精神 ,孕育出了赵树理、孙犁等一代文学大家。赵树理、陈犁分别属于观察者型和预言者型作家。他们各从不同的侧面实践了毛泽东《讲话》的精神 :一个揭示现在 ,一个预言未来。他们都是新的民族文学形式的优秀创造者 ,都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自身丰富多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我国革命文艺发展的一个根本的指针。《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真实性与倾向性统一的理论和对浪漫主义理想孜孜以求的精神,孕育出了赵树理、孙犁等一代文学大家。赵树理、陈犁分别属于观察者型和预言者型作家,他们各从不同的侧面实践了毛泽东《讲话》的精神;一个揭示现在,一个预言未来。他们都是新的民族文学形式的优秀创造者,都为中国现代文学艺术自身丰富多采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农村发生的伟大变革。他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农村妇女形象。小说紧跟时代步伐密切配合各个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把妇女的命运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步调结合并最终取得胜利。在众多的解放区革命作家中,他成为翻身妇女新生活的第一位歌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艺术地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农村发生的伟大变革。他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农村妇女形象。小说紧跟时代步伐密切配合各个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把妇女的命运同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步调结合并最终取得胜利。在众多的解放区革命作家中,他成为翻身妇女新生活的第一位歌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周龙田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6):20-22,44
赵树理的创作因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而被誉为"赵树理方向",成为解放区文学和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方向。然而,赵树理的创作却不时引起激烈的争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从如何对待"生活"这一观念出发就会发现,赵树理创作中对《讲话》里"文学艺术的来源是生活"观点的理解出现了悖反现象,显示了政治诉求与个人独立思考之间的矛盾。这对思考当下文学创作与时代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树理(1906-1970)作为“文艺讲话”的体现者以及“人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处女作《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和《李家庄的变迁》(1945)等,这些40年代的代表作都受到了当时共产党文艺工作干部周扬等人的热烈赞扬。可是赵树理建国之后的作品频繁地在各种政治风波中被批判,直至文化大革命中,他的作品被定为“毒草”而遭到全面否定,赵树理本人也于1970年9月在文革的风暴中死去。赵树理的荣辱一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矛盾体,从80年代末以来“重写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重新开始的“通俗文学”研究中,他在各个角度都受到了反复论及。不过,对他的评价主要还是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上,对他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读解和分析的论文尚不多见。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赵树理在1950年代发表的小说《三里湾》(1955),来探寻他重视“通俗文艺”的一些痕迹。这本小说由通俗读物出版社于1955年出版的时候增加了数页插图。除了这本最早的单行本以外,据笔者所知还有4种版本。经过仔细的调查,发现这五种版本中插图的位置,画面都不统一。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或者说为什么有插图顺序的调换呢?从这个疑问出发,考虑到各个版本出版的过程和社会背景,笔者试图探寻作者和插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赵树理对通俗文艺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魏霄 《中文自学指导》2006,(6):65-66,42
本文分析了四十年代被树立为“赵树理方向”的赵树理丈学创作的特点,并且通过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关于“大众化”问题的论述的分析,结合“大众化”问题的历史和时代背景,试图解释《讲话》中提倡的文艺作品“大众化”、“与工农兵结合”的真实含义,从而分析当时被认为最好地体现了《讲话》精神的赵树理的创作思想与毛泽东所提倡的“大众化”的实际内涵的相同、差异与分歧之处,并部分涉及到了这种差异影响下的赵树理的当代命运。  相似文献   

17.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小说史上颇有影响有风格的优秀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所创新,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所继承与突破,创造了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在小说的民族化、通俗化、大众化方面成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作家协会和中国赵树理研究会 ,最近在太原举行了赵树理逝世 3 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四次 (国际 )赵树理学术讨论会。来自日本、美国、韩国和国内十几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各界人士、赵树理的亲属等 10 0多人 ,参加了会议。山西省委副书记纪馨芳代表省委作了书面讲话。他指出 ,赵树理同志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 ,与新的时代、新的群众相结合 ,创作成就卓著的人民作家 ,也是解放区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为我国的文学宝库留下了一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之作 ;他的创作思想影响了许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因此 ,我们…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在20世纪文坛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其成功既有某种"政治性"的因素,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产物,最主要的还是因其作品也相应地显现出它自身的重要价值,体现了赵树理站在广大农民立场上独立思考的可贵品性,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强烈关注和支持。  相似文献   

20.
文学史上,许多有成就的作家,他们的创作都不仅一般地反映某一民族的生活,而且总是具体地表现了某一地区的风貌,因而形成这些作家独特的风格——乡土特色.赵树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生活上思想上感情上都打上农村生活的烙印.参加革命后,仍与农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1942年文艺整风运动之后,他以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来指导他自己的创作,常常深入农村,了解民情、体验生活,因而写出了《小二黑结婚》、《登记》等富有山西农村风味的小说.对于文学创作必须表现地方色彩,赵树理十分重视,坚持始终.他认为“熟悉的生活,熟悉的语言,熟悉的地方风趣是有助于使感情深刻化的.”赵树理的小说的地方色彩除受他的严格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的影响外,主要是通过作品中的地方风光、风俗人情、民族生活和语言这几个方面显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