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远  高明 《青海师专学报》2001,21(6):119-121
根据当今世界跳高技术发展的现状,结合普通大学生的特点,就俯卧式跳高的助跑和起跳技术的教学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跑、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比分析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技术,用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剖析了助跑、起跳、过竿三个主要技术环节中两种跳高技术的不同之处,指出了俯卧式技术中的不足,科学地论证了背越式跳高技术的优势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是人体通过助跑、踏跳后在杆上成背对横杆姿势过横杆的一种跳高方法。因为背越式跳高是用离横杆远的脚踏跳,所以它的助跑方向与“俯卧式”相反,和跨越式相同。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弧线助跑,但前3wt步跑直线,后3-4步跑弧线(见图所示人由于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比较简单,容易掌握,提高成绩快,因此很受青少年跳高爱好者欢迎。我国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就是采用背越式以2.42米的成绩创造了世界男子跳高记录,为了使学生较快地掌握背越式跳高的技术要领,现将背越式跳高技术编成p诀。一、助跑技术要领自然轻松,富有弹性(指克…  相似文献   

5.
跳高经历了从剪式-跨越式-俯卧式-背越式的变革。经过多年对体育专业的教学,笔者对跳高项目中背越式跳高杆上动作的技巧和训练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助跑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技术环节,它对提高 背越式跳高的成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合理的助跑,不仅能提高起跳的功率,而且为顺利过杆提供力学基础,创造条件。 跳高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五种姿势。在背越式跳高问世前,其它  相似文献   

7.
:跳高技术结构复杂且是动态平衡系统 ,本文从理论角度、力学角度分析俯俯卧式跳高技术和实践教学训练要素 ,以便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 ,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跳高运动是一项历史悠久、开展普及、受到广大人民喜爱的运动。在跳高运动史上,十九世纪的跨越式、剪式跳法无法逾越.1.80米高度,直到20世纪出现滚式跳法,继之以俯卧式和背跃式跳高才突破2.00米大关,目前世界纪录已达2.45米。这些跳法的改进一直与人类对力学和运动学的认识及应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当今,在世界田径赛场上,跨越式、俯卧式等各种跳高动作早已被背越式跳高取代,人们公认的最科学的跳高动作——背越式已独领风骚。在我市的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跳高项目中夺取前三名的选手均采用背越式跳高动作。这足以说明小学教材中的跨越式跳高动作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我们建议采用更科学的方法,从小抓起,循序渐进,用三、五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学习先进的跳高动作。  相似文献   

10.
<正> 同学们上体育课时学了跳高吗?你能跳多高?你用的是什么姿势呢?你知道吗,跳高原本是体操项目。1864年才被列为田径项目。在过去的100多年里,跳高技术经历了许多变化。最初人们采用的是跨越式,1895年出现了剪式跳高。1912年,剪式跳法又被滚式跳法代替。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之后出现的俯卧式跳高,居然是由篮球运动员发明的呢。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俯卧式跳高教学方案设计、教学辅助器材的运用以及教学中一些错误动作形成原因和纠正方法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俯卧式跳高运动的过杆技术,找出了过村技术中易犯错误的原因所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中存在的错误动作得以改正,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跳高是青少年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以来,运动员采用的过杆技术有许多方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跨越式、俯卧式和背越式.在这三种方式中,运动员过杆时身体的重心相对于横杆的位置不同,对跳高成绩也就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专女生由于生理发育已趋向成熟,体育课爱看不爱动的现象较为普遍,特别对一些又累、又脏,或带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更加不愿练,这些项目女生掌握率低,在俯卧式跳高教学中很明显.在教授俯卧式跳高过程中,根据中专女生心理特点,经过多个班、多个年级反复试用的一些办法,通过不断总结,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钱向东 《考试周刊》2014,(86):117-117
<正>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世间的一切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我市中小学田径运动整体水平比较高。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在田径训练中除了应用科学的方法和进行严格的管理之外,改革与创新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改革传统教材中的不足是创新的起步在历届全市小学生跳高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都采用跨越式跳高,而很少有采用俯卧式和背越式跳高的。这可能与传统的体育教材安排有关。在传统体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  相似文献   

16.
以新课标为依托,运用创新原理对“学导式”和“导学式”两种本相矛盾的模式进行构建, 并在职校篮球和俯卧式跳高教学中进行了实验应用,提高了体育课堂效能,全面发展了学生体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武 《吉林教育》2004,(9):27-27
所谓自控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直接控制情况下,学生在局部乃至全部的时间里,自己能独立的控制自己的练习活动。在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自控能力的培养。“自控式教学,,将成为现代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笔者根据“白控原理”用于俯卧式跳高教学中,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背越式跳高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充分地利用水平速度使身体向上“旋起”,能合理地利用腾起高度做过杆动作,且动作新颖(较跨越式、俯卧式跳高动作而言),比较简单,给人以优美的感觉。学生比较偏爱。但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条件等方面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法又不恰当,看似简单的动作,学生也难掌握。笔者以为在教学中用完整技术与分解技术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9.
黄志豪 《教学与管理》2007,(12):112-113
背越式跳高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的跳高姿势,由于其动作优美,姿势先进,技术独特而深受运动员和青少年学生的喜爱。目前,我国大、中学体育教学也大都把背越式跳高作为教材。但由于背越式跳高独特的技术特点,加之学生的身体素质与接受能力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20.
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77公斤级比赛,吕小军惜败给哈萨克斯坦选手尼德札特·拉希莫夫。拉希莫夫采用分腿挺技术,吕小军采用下蹲挺技术。从比赛结果看,吕小军的挺举成绩(202公斤)远远落后于拉西莫夫(214公斤)。以这个比赛结果为显著标志,说明:下蹲挺技术并非是超越分腿挺技术的先进技术动作,不可能像背越式跳高取代俯卧式跳高那样全面普及与推广,从技术动作的显著缺点来看,下蹲挺技术只能专属于一小部分运动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