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考文言文阅读份量大,分值高,它已成为一些文言文阅读能力较差考生高考成功的瓶颈。笔者不揣浅陋,对2005年高考文言文命题作一管测,并提出一些应试建议,希望能有助于考生突破瓶颈。一、命题预测1.文本范围,渐有拓宽近几年文言文阅读文本大多选自"二十四史"等正史,如:2003年第一个文本《裴矩传》选自《旧唐书》,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虽然高考文言文阅读多从《二十四史》中选题,但从近年全国各省、市的考试选题来源看,情况又不尽如此。比如有从某人文集中选取的“某某传”(06广东卷《杜环传》、05山东卷《周维城传》)、小说(05湖北卷《聊斋志异·武技》)、史评(05上海卷、福建卷翻译题)、寓言故事(05天津卷《庄子·说剑》),甚至还有散文(04湖南卷《放鹤亭记》),文言文出题形式看似千奇百怪,其实是有章法可以寻绎出命题思路的。那么高考文言文究竟偏重于哪些类型的古文?材料如何取舍?如何进行有效地模拟训练以及预测出题范围?笔者从正反两方面就近两年高考文言文材…  相似文献   

3.
何效明 《高中生》2013,(18):4-5
传记类文言文因为故事性强、篇幅短小、文字浅易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充分重视此类文体的阅读训练,了解传记类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并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和解题方法。一、对选材、写法等基本特征应该了然于心1.从选文来源看,高考传记类文言文主要选自《二十四史》《清史稿》和《资治通鉴》等正史、个人文  相似文献   

4.
一、以题知文法为体现“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检测目标,文言文试题重点考查迁移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因而可以用“题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来概括命题的指导思想。作为“题源”的文言文段,多出自教材之外的所谓“正史”的二十四史;同时又为保证答案在课内,保证考查范围不“超纲”,所选文段一般不是节选其中一个现成的片断,而是缀联写人叙事纪传体史传文的若干片断而成的一篇完整文段。如2002年全国卷文言文段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原文约3000字,短文不足600字,第15题的四个选项与短文的几组人物及几层意思之间就…  相似文献   

5.
<正>2021年全国卷文言文的阅读文本改变从二十四史选材的传统,纪事本末体成为命题人青睐的对象;2022年,命题人进一步扩大选材,《战国策》《东观汉记》《说苑》等一批古代经典典籍出现在高考试卷上。这两年八套试题的取材虽没有脱离史学典籍的范畴,但范围广泛,风格迥异。不同典籍的作品显然有不同的文本特点,也给考生阅读文本和解答试题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近年文言文阅读的选材呈现怎样的特点?考生需要怎样的整体阅读能力作为解答试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2006年高考试题回顾从文章选材来看,以写人记事为主的史传类文章仍是2006年高考试题的主打素材,共计11篇,其中有9篇选自《二十四史》。这类文章以叙事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篇幅短小,语言简洁明了,阅读难度不大。2006年高考文言文选材的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议论类文本的增多,其中以湖南卷、湖北卷最为明显,浙江卷、安徽卷则以故事带议论,以议论为主。这几套试卷有意选用表达方式相对复杂的文章,使文言选文更趋多样性,这对中学文言文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对考生也是一个挑战。从文言文阅读赋分来看,主流赋分是19—21分,有13套之多。其中占比重…  相似文献   

7.
一、试卷总体评价2004年普通高考语文试卷(辽宁卷)结构与2003年全国语文试卷结构一致,共有七道大题(Ⅰ卷三道:语言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Ⅱ卷四道:古诗文阅读鉴赏、现代文阅读、修辞、写作),25道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08分和42分。  相似文献   

8.
2005年高考,语文科共有16套试题闪亮登场。和2004年的15套试卷相比,这16套试卷有许多新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我们提出2006年备考的几点建议。【建议之一】文言文选段在2004年以前都是史传类文章,从2004年开始有所变化,这就是湖南卷考查了苏轼的《放鹤亭记》。2005年高考,湖南选的仍是非史传类文章,这就是欧阳修的《记旧本韩王后》。另外,福建选的是宋濂的《送天台陈庭学序》,北京选的是《吕氏春秋·慎行》,天津选的是《庄子·说剑》,浙江选的是孙樵的《书褒城驿壁》。看来,史传类文章独霸天下的局面已经被打破了。这样,我们建议,备考复习时…  相似文献   

9.
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其史料主要来自陈寿的《三国志》及其裴松之注中的《江表传》,司马光在尊重史事的基础上,对语言、情节等方面进行了文学化处理,语言凝练,情节故事化,人物形象鲜明,使记事和传人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个新的传记文本。《孙权劝学》虽是《资治通鉴》建安十五年的一个记事传人小片段,但也反映出了《资治通鉴》的编纂思想、史学和文学等方面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高考语文试卷往往提供一些注释。据笔者统计,2007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卷中,共给了64条注释,平均每套卷约3.5条;2006年17套试卷中共有注释63条,平均每套卷约3.7条。这些注释绝大部分是给文言文阅读文本和古诗鉴赏文本作注的,少数是给现代文阅读文本作注的。  相似文献   

11.
权兴永 《高中生》2011,(10):4-5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来看,传记类文本阅读是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2011年高考,有多套试卷考查的是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关键是要读懂文本。  相似文献   

12.
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相对稳定,稳中有变,重点考查对文言选段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提高这些能力,不仅需要系统扎实的文言基础知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解题技巧。本文以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近三年高考试题为材料,概要说明各个考点的题型特点和解答技巧。年份选文出处主要人物人物事迹2000年春《新唐书·韦仁约传》韦仁约整肃朝政2000年秋《三国志·魏书·胡质传》胡质父子清慎廉明2001年春《明史·循吏传》徐九思为民谋利2001年秋《史记·田单列传》田单兵不厌诈2002年春《三国志·吴志·吴王五子传》孙登待人接物2002…  相似文献   

13.
寿涌 《中文自修》2004,(6):44-45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如《鸿门宴》节选自《史记》的《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节选自《史记》的同名之作,《张衡传》选自《后汉书》,《伶官传序》选自《新五代史》。这些人物传记均属于正史中的纪传体篇章,即人们所称之为二十四史的纪传体篇章。  相似文献   

14.
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往往是选自史书的人物传记,而且多为官吏的传记,常涉及其人宦海生涯中的升迁、调转、罢免等事,了解一些常见的表示古代官职变动的词语,可以帮助我们读懂原文,更有效地答题。一、表示授职的常见词①除:“除潞城县尹。”(《元史·贾鲁传》)②拜:“诏召东郭先生,拜以为郡都尉。”(《史记·滑稽列传》)③受(授):“泰定初,恩受东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以能,擢授殿中侍御史。”(《晋书》)④起:“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元史·贾鲁传》)⑤出:“出为始安太守。”(《宋书·颜延之传》)⑥选:“选丞相东曹…  相似文献   

15.
纵览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文言文的阅读是每年高考语文试题必不可少的考查样式。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由于其较强的故事性、启人深思的思想性、教人学习的良好品质等原因,而成为高考命题人关注的焦点。2011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9套,其中有10套试题考查的是人物传记,尤以全国卷为代表,新课标卷考查的是《宋史·何灌传》,大纲卷考查的是《明史·熊鼎传》。总体看,考查形式较为固定,命题主要分为主观命题(文言语段翻译)和客观命题(文言实虚词考查,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技巧,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及观点态度等)两种形式。但是,由于考生在复习中存在很多备考误区,对人物传记复习未能认真探究规律,往往割裂语境,导致耗时多,收效微的现象出现。为此,探究传记文本规律、关注传记文本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复习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6.
《古代汉语》自学考试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释词、选择、简答、翻译、标点、古文阅读(即综合题)等。限于篇幅,本文只讲释词、选择、简答等题型的答题技巧。一、释词题释词题是自学考试最基本的题型。在近几年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里,释词题都占20分的比重。释词题的文言材料大部分选自教材,小部分试题虽不选自教材的文选,但要求解释的词一般都在文选中出现过。如在1995年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里,释词题选用了十个文言句子,其中七个选自教材的文选中,三个选自课外。选自课外的三个句子中有两个句子要求解释的词在文选中出现过。如《左传·庄公十年》:“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要求解释的“狱”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全国甲卷 (一)文言文阅读 第三大题为文言文阅读,包括3道小题,每道3分,共9分。关于魏德深的这段文字选自《北史·魏德深传》,根据命题的需要,我们做了一些删节。经过处理的文段,已经不见生僻难懂的内容,情节也较为清晰,适合高中毕业生阅读并据以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高考、引领备考、超越高考一直是《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的职责之一。继2004年、2005年与高考试卷零距离贴近后,2006年本刊又与全国十几套高考语文试卷撞了个满怀。2005年度至2006年度的《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刊载的高考备考文章及由编辑部编辑出版的《2006年高考语文备考大检阅》(以下简称《大检阅》)、《白金版2006年高考语文临战演习卷》(以下简称《演习卷》)等备考资料几乎都指向了各套试卷的本质。它们或指向准确,或形式吻合,或辅导到位,或点拨得法,甚至一些具体题目的克隆版出现在多套高考试卷中。一、字音17套试卷中有7套试…  相似文献   

19.
一、近年来高招、中招作文试题发展趋势作文是高招、中招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每年的高、中招作文试题格外引人注目。纵观近几年高、中招作文命题,总的发展趋势为:(一)二题并举。全国现在每年有三份高招试卷(全国卷、上海卷、广东卷),中招试卷每省、市、自治区至少一份,全国就有几十份,从1986年以来,高招除1986年全国卷《树木·森林·气候》、1989年全  相似文献   

20.
综观近几年全国及各地高考主观性阅读题,会惊奇地发现众多现当代名家散文已被搬上了高考的舞台。从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的闻一多先生的散文《兽·人·鬼》,2002年的林菲的散文《话说知音》,2003年的柯灵散文《乡土情结》,到2004年、2005年可说是遍地开花了,2004年如:福建卷朱湘的《书》,天津卷刘心武的《春从心出》,青海卷石评梅的《痛哭和珍》,湖南卷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桂琼藏陕蒙全国卷陆文夫的《快乐的死亡》,吉云黑川全国卷孙犁的《老家》,晋冀豫安徽全国卷茅盾的《大地山河》。2005年如:全国卷冰心的《一日的春光》,福建卷冯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