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钱大香 《文教资料》2008,(29):35-36
本文利用<现代汉语方言语音词汇库>语料库材料,对汉语19个方言点3000多常用词中所包含的汉字进行统计比较,得出结论:一是方言中有音无字的现象在一些方言区存在较多,二是19个方言点共有汉字的数目出乎我们的想象,只有1028个.  相似文献   

2.
恩施方言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呈现出土家族文化的特征。要理解恩施方言的言语交际,并不能完全以汉语普通话为参照进行简单的词汇或语法结构互换就可完成。必须从文化内嵌的视角去描写该地区人们的言语交际准则和社交习惯,才能更准确的理解恩施方言。  相似文献   

3.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框架下,以南充方言"等"字的词义应用与其在普通话中的差异为出发点,分析南充当地留学生的南充方言知晓和汉语学习情况,并以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为导向阐述了南充方言对留学生汉语学习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担心字母词汇威胁了汉语纯洁性的背后,更迫切的,是怎样在既定规范与现实使用的张力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使汉语保持独立而健康的发展。曾被认为是第一部确定现代汉语词汇规范的《现代汉语词典》(下称"现汉"),在历时5年的最新修订之后,却被举报为"违法"。举报者言辞激烈,称其"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这一根本搞乱汉语汉字""这是汉字拉丁化百年以来对汉字的最严重的破坏,这是一场历史空前的汉字大动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4):103-106
对汉语方言本字的考证有助于研究汉字和词义的变迁。以古今音变规律为主要依据,结合运用音理探究、字形分析、方言佐证、文献佐证等方法,考证河北无极方言口语词的本字问题。  相似文献   

6.
《集宁师专学报》2018,(4):68-71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是辅助有声语言——汉语扩大交流交际范围的工具。汉字有别于拼音文字之处,在于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本文主要以典型的"羊"部字为例,看其所反映出的畜牧业文化、饮食文化、礼仪习俗以及人们的美学思想等,这样有助于人们了解掌握"羊"部字,也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汉语汉字汉文化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为汉字的规范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陈源源所撰《汉语史视角下的明清吴语方言字研究》是一部以历史方言字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是近代汉字研究的力作,拓展了俗文字学研究的范围,弥补了汉语文字学、方言学研究的薄弱环节.书中既有个案的实践研究,又兼具理论方面的探索,为历史方言字的研究提供了范例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方言、次方言的划分,并不是以使用人口的多寡而是以语言特点为依据的。各方言、次方言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完整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由于汉语各方言区使用的是统一的汉字,同一个汉字在不同方言区内,形、义完全相同,只是读音不同。而且现代汉语各大方言又都来自于古代汉语,渊源相同,因此各大方言、次方言在语法方面的分歧并不显著,仅仅是大同中的  相似文献   

9.
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符号,汉字还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性,与中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汉字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对形成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以"王""、法""、礼"为例探索汉字文化之意蕴。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汉字和汉语词汇教学的特殊性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汉字的文化内涵正是以汉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难点和兴趣所在,提出了寓汉字文化于汉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音韵学在汉字、汉语词汇、汉语语法、汉语修辞、普通话、方言调查等汉语研究及古代文献、古代文学、古代史、字书辞书等相关学科研究中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工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大量使用汉字谐音,是目前网络语言的一大特点。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方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世界中的新的变体。文章以汉字的谐音手法在网络新造词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分析网络汉字谐音词的分类、功能、原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宁 《现代语文》2009,(9):119-120
利用汉语国际推广的契机进行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汉语国际推广以汉语教学为主要形式,但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汉字教学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试从中国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谈汉字教学的重要性.首先,简单论述汉语国际推广(或者说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的关系;其次,具体讨论汉字教学时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最后,针对如何结合文化因素进行汉字教学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要学习掌握汉语读写能力,就必须学习汉字。汉字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西文化”的冲击和要求被废止、被消灭的劫难,经受了信息化处理的考验,接受了汉字是复脑文字的科学论证,放出了更加灿烂的光辉。  相似文献   

15.
滇西地区自古就是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汉语方言在滇西产生的过程就是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融合,以及汉族移民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其中保山方言又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大部由北方方言词汇构成,多接近普通话词汇,大致读音相近,保山话也被人们称作"小北京"。本文通过文献法和深度访谈探索滇西汉语方言的历史渊源,并探寻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影响汉字发展演变的诸因素中,社会政治、文化、书写材料与工具、语言文字是四个极为重要的因素。社会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书写材料与工具因素,我们分别撰文论述过,本文试从语言文字方面,来阐述它对汉字发展演变的影响。 另外,汉语中同音词特别多,汉语的词在语法上的变化很少,汉语方言复杂等特点,都影响了汉字的发展演变。B·A·伊斯特林在《文字的产生和发展》中说:“某一民族的文字体系特点不仅取决于这一民族的历史发展,而且取决于语言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夹音"是壮侗语域方言的一种特殊中介语。壮侗语为母语的人们与壮侗语域汉语方言为母语的人们交际过程中形成的壮侗语对该方言区汉语的影响,同时该区域的汉语方言对壮侗语亦产生影响。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壮侗语与汉语交互影响形成了壮侗语域"夹音"方言现象,贵州黔东南称之为"夹侗"。壮侗语域方言"夹音"方言最为典型的特征是壮侗语声母的汉语移植,韵母特征不凸显,语法影响较鲜见。  相似文献   

18.
以"间"和"把"为例,讨论了当代汉语对方言量词的吸收问题。就当代汉语来说,由于吸收了方言量词而丰富了量词系统,也使得新吸收的量词与原有量词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交融,由此而使得原有量词在意义和使用范围等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梁眉 《考试周刊》2010,(17):39-40
每一个地区的方言使用者在准确接受另一种语言时.都会被其自身的方言所影响.湖南方言也不例外。存在于英语和汉语方言语系之间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差异.自然会影响该地区的人讲英语的纯正度,本文以湖南地区常德方言为例,从母语迁移理论出发,就方言对英语语音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农具名,以四川方言为代表的"哈杷儿"、以重庆方言为代表的"抓杷儿"和《汉语方言大词典》收录的"草扒"同指一物,属于同物异名现象。《汉语方言大词典》中的"扒"实质是"杷"的讹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