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册读写例话《注意事物的联系》一文意在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事物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这篇读写例话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显得深一些,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攻克这一难点呢?教学中我采用了“先行渗透,铺路搭桥”的办法。这篇读写例话是以《跳  相似文献   

2.
创设作文情境让学生言之有物──五年级作文指导课《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教例评析钦州地区教研室利有泰【教例】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已学过的四篇《读写例话》对我们作文提出了哪些要求?生:四篇《例话》对我们作文提出了三点要求:1.重点突出,主次分明;2.注意事物...  相似文献   

3.
姜菇 《云南教育》2000,(11):34-35
《参观刘家峡水电站》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阅读训练重点是“注意段与段的联系”。《读写例话》中明确指出,在讲读这篇课文时,一是从“内容上”,一是从“形式上”引导学生认识“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为落实这一阅读重点,课后“思考·练习”安排了三个层次的训练:1.按照参观的顺序填空。(通过填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形式上”的联系。)2.刘家峡水电站是怎样利用奔腾的黄河水来发电的?(通过讨论,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内容上”的联系。)3.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主要讲了什么,各段之间是怎样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单元重点《例话》提前教学谈□清水县西关小学杨西英《读写例话》标明了阅读和作文的重点,担负着指导阅读和作文的任务。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从四年级起,每册安排有四篇,每两单元一篇。一次一个训练项目,读写穿插进行。...  相似文献   

5.
《按一定的顺序写》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组课文读写例话。这篇读写冽话是侧重于指导作文的。通过例话的学习,既要使学生懂得作文应按一定的顺序写,又要使学生了解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这是本例话的重点,也是难点。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一、巧设计,引导自学读写例话与独立阅读课文同一性质,但教学要求却不尽相同。它要求学生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并且运用到读写实践中去。基于这一特点我们要巧设计,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其主动从例话中摄取理论知识,以解心中之惑。如本文教学可在揭题之前将事先预备好的一…  相似文献   

6.
1、教法设计中充分渗透《读写例话》的知识.在教法设计中,把/《读写例话》与相配合的一组课文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品文,把它逐步渗透到课文教学之中去.等到一组课文学下来,再阅读《读写例话》已经是水到渠成,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授《黄继光》时,教师就可以在读写例话《练习给课文分段》的指导下设计教法,让学生逐段仔细阅读,然后概括每段内容,再找出联系紧密的段落,分出意义段.按照这样的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7.
语文第十册复习建议内蒙王增佐复习要有总体设想。第十册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学生自学为主。重点抓好阅读写作文,同时注意解决基础知识中的疑难问题。大体思路是:围绕读写例后,重温字词句篇。第十册的六篇读写例话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安排复习的,读写例话、阅读与作文...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课内外结合,要注意联系课文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使读写互相促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训练中规定的7次作文和教材中安排的3次练笔以外,还应指导学生在课下多练笔,如写观察日记等。一、作文教学应做到读写结合小学语文第八册共有7篇作文,怎样写好这7篇作文呢?我认为:读好相关的课文是写好这7篇作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写每一篇作文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反复读与之相关的课文。比如,在写第一篇作文《春节期间一件难忘的事》时,教师可对学生说,大家要想把“怎样难忘”写具体,首先应认真仔细地回忆事情经过,把…  相似文献   

9.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教材由三篇讲读课文《鱼游到了纸上》、《火烧云》、《鸬鹚》,一篇阅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则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组成。本组的训练重点是“注意积累材料”,这是重点指导学生写作的训练。教学这组教材,要注意突出这...  相似文献   

10.
“读写例话”是关于读、写知识及其方法的概括和提炼,是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理论教材。如何上好“读写例话”?我的教学体会是: 联系——拓宽教学思路。不是教这篇“读写例话”,就只在这篇中打转;教那篇,就只在那篇中打转。而是做到三个挂钩:一是与除“例文”外的有关课文挂钩;二是与前面已经学过的相关的“读写例话”挂钩;三是与学生的学习情况挂钩。第一个挂钩,是考虑“例文”的丰富性;第二个挂钩,是考虑知识的连贯性;第三个挂钩,是考虑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如教学《分辨事物和联想》(五年制第七册第七单元),除结合例文《小音乐家扬科》外,还结合  相似文献   

11.
“注意段与段的联系”是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最后一个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项目。旨在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认识文章段与段的联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联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第八册作文训练的重点是继续练习写片段。要求内容具体、真实,不说假话、空话;要按一定顺序写,注意段与段的联系。教师要围绕这一训练重点,联系有关课文,结合各单元“读写例话”,指导好本册7次作文和3次“练笔”,为写成篇作文打好基础。第一单元安排了一次写植物的“练笔”和一次记事的作文。“练笔”的范围及要求是“仔细观察一种植物,写一个片段”。“可以写植物的外形,也可以写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用途。无论写哪一个方面都要抓住特点,写清楚、写具体。写之前,要按一定的顺序,抓住重点进行观察”。指导时要注意两点。…  相似文献   

13.
读写例话《练习给课文分段》教学设计□长春市刘晓燕关于读写例话的教学,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七册起开始编排。读写例话标明阅读和作文训练的重点,担负着指导阅读和写作的任务。读写例话属独立阅读的性质。例话中涉及的训练重点以及怎样围绕这一重点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14.
读写例话就是以课文为例,帮助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自己总结读写经验,明确读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并以规律性的知识指导实践,进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一篇读写例话代表了一组教材读写训练的重点,反映了全册教材对读写训练的要求。因此,教会学生学好例话,对系统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指导自学,掌握方法。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课文的性质,一般比较浅显,应指导学生自己读懂,并从中得到启发,掌握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读写例话的一般步骤是:先读读例话,知道在读或写的哪一方面做了提示;再联系本…  相似文献   

15.
读写例话是指导学生读文章和写文章的知识短文.读写例话通过具体的事例讲解读写的道理 在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分清课文里哪些内容是讲道理的,哪些内容是举例子的;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例子”,明白例子说明的道理.分析“例子”是手段,明白道理才是目的 例如,学好《详写和略写》,关键在于弄懂“例话”首尾的道理.其次,读写例话教学要正确处理“例话”和“例文”的关系.如《详写和略写》是一篇例话,用来作为说明写作知识的例子的是《狼牙山五壮士》,  相似文献   

16.
写作的源泉是生活,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作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指导学生实地观察时,我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并联系教材中的范文,开拓学生思路,使他们在作文时有话可写。如写《春游西郊公园》这篇作文前,我带领学生到公园去“找春天”。看春天的花、柳树、湖水……  相似文献   

17.
关于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的教学郭根福一、关于读写例话的教学读写例话属于独立阅读课文的性质,它重在提示本单元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并兼有指导阅读和作文的任务。教学读写例话,应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并从中受到启发。在教学读写例话时,必须把握以下两点:1.要把“读...  相似文献   

18.
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第六册第四组课文教学谈江西龙宅俊人教版义务教育第六册第四组教材包括三篇讲读课文(《古诗二首》、《春蚕》、《我爱故乡的杨梅》)、一篇阅读课文(《课间十分钟》)、一篇读写例话和一个基础训练。本组的训练重点是侧重指导作文的“围绕一个意思...  相似文献   

19.
在读写例话课文的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学生从例悟话,学会读写,对于提高读写能力、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仅以《写文章要有中心》一文为例,谈谈指导学生从例悟话、学会读写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自学,明要点。读写例话具有独立阅读的性质。它不由教师讲授,而要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读懂。因此,教学时要安排好自学环节,引导学生自学例话,理解例话内容,掌握读写要点。在教学《写文章要有中心》时,我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导学:(一)紧扣题眼,以旧带新明要点。在揭题后,紧扣题眼“中心”,联系上篇例话《练习概括中心思想》,提出问题:1.什  相似文献   

20.
《前后照应》是五年制第八册第八组课文的“读写例话”。“读写例话”属于三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读懂。教师在指导学生自己读懂这篇课文时,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初读课文,理解“前后照应”在初读课文时,先重点指导学生读首末两个自然段。这两段内容属于概念性的东西。读前,教师拟出思考题:①什么是前后照应?②写文章为什么要前后照应?学生读时,可以圈点勾画。在自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议论,重点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