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村教育》2008,(10):10-12
江苏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实施已届两年,3600余名教师连续支教在一学期以上。日前,该省教育厅表彰"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先进学校和先进教师,53所学校和180名教师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育》2007,(3):6-7
江苏:“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 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年底,该省将组织实施“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以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农村教育水平,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动态     
《江苏教育》2007,(3):61-62
江苏:大力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教育工作;江苏: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石家庄:中小学不得高薪“挖墙脚”  相似文献   

4.
瞿德良 《江苏教育》2007,(21):60-61
近年来,各地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将从2007年开始到2010年底,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遴选千所优质学校、万名骨干教师,与苏北农桩千所薄弱学校实行“校对校”结对帮扶、对口支教。目前,全省1000所中小学对口支教工作积极开展,3000余名城镇教师分赴农村学校开展支教工作。 为此我们将在“讲述”栏目中新开设“我的支教故事”,以“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为背景,力求全景展示广大支教老师工作、生活的具体情况及大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并为大家搭建起展示、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并带动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和参与农村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昱绪 《江苏教育》2007,(23):31-32
自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启动以来,各地行动迅速,支教教师陆续奔赴受援学校,工作进展较为顺利。随着工作的开展,支教的方式不断丰富,工程的实施效果初步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6.
随着江苏省"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启动和实施,2007年的秋天,我离开了生活和工作了十年有余的苏中小镇,来到了苏北的一所农村小学,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充分感觉到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质朴和纯真的同时,更感觉到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绝大多数的语文课,教学内容几近等同于教材的内容,而教学的流程,仅限于文本文字表面的窄带滑行,普遍缺乏基于文本细读基础上,文本意蕴的深刻发掘和重点字、词、句、段的有效点拨。  相似文献   

7.
陈昌华 《江苏教育》2007,(22):61-61
8月31日,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小西湖小学等10所名校的20名优秀老师、优秀教干在当地教育部门的组织安排下.到金湖县银集中心小学等10所农村学校开始了为期3年的支教。在今年省教育厅组织的“千校万师支援农村教育工程”中.南京市秦淮区的10所省级实验小学、省级示范初中与金湖县的10所农村中小学结成了援教帮扶对子。在31日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秦淮区教育局局长王正勇表示,他们将每年选派20名优秀教师、中层以上教干,到金湖进行支教,努力实现金湖、秦淮两地教育共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8.
《广东教育》2010,(3):13-14
“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实施近一年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支援学校以此为契机,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l生互动等方面构建帮扶机制,帮助受援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佛山、中山、兴宁以及潮州市湘桥区等地实施“千校扶千校”的经验刊发出来,以为借鉴。  相似文献   

9.
和平县教育局为推进全县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城镇支援农村、超编支援缺编、强校支援弱校”的支教工程。一直以来,和平县城镇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校际之间、区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镇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师紧缺,教师结构不配套、队伍不够稳定,教学质量相对偏低。针对这些问题,县教育局按照“城镇支援农村、超编支援缺编、强校支援弱校”的原则,从去年秋季起,在教育系统开展支教活动,采取组织安排与个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省教育厅把开展支援农村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全省人才支援农村教育项目,正式启动了校对校对口支援计划。延边州结合实际,通过调查摸底,选择了36所学校参加省级对口支援活动,以此为契机,各县市和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支援活动。截至目前,除36所参加省级城乡对口支援活动的学校外,全州已有56对中小学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开展了对口支援活动。  相似文献   

11.
农村教育的发展程度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班级规模的价值,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成本效益、师资水平、教育成效等问题在农村义务教育"撤点并校"进程中影响并决定着班级规模。为避免农村班级规模研究的意义虚无,要重建农村中小学班级规模的价值认同,要嵌入现实认真审视具体困难和具体问题,以"教育本质的回归"为轴心实现农村中小学班级规模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推进我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市教育局审时度势,持续而坚定地开展了"城镇支援农村、近郊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帮教助学联谊活动,把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分化到了山区的薄弱学校,实现了共生共长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3.
近期,南雄市市区及平原镇的38名小学教师,对口到教师缺编的山区镇小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援教育工作。南雄市坚持“超编支援缺编,强校支援弱校,城市支援农村”的原则,采取个人报名和组织考察的方式,建立了教师交流制度。从今年开始,该市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鼓励和组织市区、平原、强校的教师到山区薄弱学校任教。教师在交流期间,只转临时行政、组织关系,原隶属关系不变,由派出学校和接受交流的学校双重管理。300多名符合条件的教师踊跃报名参加,最后确定了38名年轻的骨干教师,其中女教师7名。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43…  相似文献   

14.
张波 《儿童音乐》2011,(7):44-46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中小学校的教育必须改变过去"千校一面、千校一纲、千课一本"的标准化模式,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5.
张国森校长大弯小学现任校长兼校党支部书记,小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全国"文理艺大综合"教材副主编。治校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相似文献   

16.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既有中国城市教育特色又有中国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特色,是城乡教育相互融合和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教育,不是要把城乡教育变成无差别、无特色的"千校一面"的教育,更不是把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变成城镇化标准的教育.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应该在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引领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和实现.  相似文献   

17.
积极探索城镇教师支教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发展中,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状况一直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2004年,运城市把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作为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政策引导,推进制度创新,优化了城乡教师资源配置,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了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使运城市农村教育工作实现了历史性飞跃。两年来,全市2000余名城镇教师志愿支援农村教育,1万余名农村教师得到了培训提高,10万余名农村学生享受到了优质教育,200余所偏远山区学校摘掉了落后的帽子,城乡教育基本…  相似文献   

18.
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释义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有效地、权变地处理"学术性"与"师范性"二者的关系,这是影响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探析高师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内涵的基础上,本文试图谋求调和二者冲突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环岛新闻     
《海南教育》2011,(12):30-31
省教育系统举行"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全省千校学生大宣誓活动11月8日上午,省教育厅在海南华侨中学设主会场,在各市县设分会场,在全省1千多所各级各类学校同步举行"小手拉大手,文明我先行"千校大宣誓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20.
对"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认为"撤点并校"在推动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健康第一"等素质教育理念的实施;提出"撤点并校"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在场地器材、师资队伍、课堂教学、领导观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并对解决"撤点并校"政策实施所带来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