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清初,清政府在推出一整套政治、军事、经济政策的同时,在思想、文化方面也推出了一整套政策,来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清廷一方面大力推崇孔孟之道,提倡程朱理学,把孔子奉祀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并组织编辑了《康熙  相似文献   

2.
百科全书是概要介绍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工具书。它集各种类型工具书之大成,被称为“工具书之王”。  相似文献   

3.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4.
修《永乐大典》乃朱棣控制文人、改造文人的“修人工程”;《文献大成》不符合“毋厌浩繁”旨意的原因是客观上主编的投入不足,主观原因是解缙的文献思想没有“毋厌浩繁”;要分清哪些人参与《永乐大典》的编写班子,要将《永乐大典》的编写分为三个阶段:《文献大成》编写阶段,重修筹备阶段,加速编写阶段;注意永乐四年加大力量重修《文献大成》;重修《文献大成》值得大写的人物是陈济;解缙对重修《文献大成》的作用有限;《劝善书》颁行于永乐五年十一月癸丑,被录入重修的《文献大成》,此事可见《文献大成》修纂分工严密;《永乐大典》之名在在重修《文献大成》成书之前约十个月已有之;《永乐大典》修书时间为永乐三年至永乐五年十一月,而不是“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永乐大典》成书时间存在“非五年说”、“六年说”、“八年说”等异说;存在永乐年间重录一部《永乐大典》之说。  相似文献   

5.
看板     
马伊琍 中国长春电影节封后,“魔岩三杰”14年后重聚,纳达尔终结费德勒温网折桂,莫文蔚获最佳国语专辑奖  相似文献   

6.
清明杂感     
再过月余,便是清明了,竟联想到几桩关于清明的旧事.生出一些半新半旧的杂感。 在“文革”年代.民间的悼亡扫墓,曾被列为“四旧”、任“造反派”们肆意“破除”。倘若谁去父母墓上祭了一遭.或去至爱亲朋的墓上祭了一遭.再加上被祭的人历史并非一红到底.那么,祸事就要临头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20日,宜城市200家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分别被市档案馆和市直主管单位、镇、村档案室保存。 宜城市2003年全面完成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改制工作,申请破产的企业全部破产终结。企业破产改制使档案一度成了无人照管的“孤儿”,其废弃、丢失、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人物,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在两千年的封建社会里起着主导作用,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孔子在历代帝王那里都是宠荣有加,被冠以各种封号。但从“五·四”之后,孔子及儒学的地位一落千丈。在反封建的声浪中儒学被视为维护封  相似文献   

9.
神仙吕洞宾形象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联系道教史,理清神仙吕洞宾形象的演变轨迹及特征。吕洞宾本是晚唐宋初人,懂剑术,善诗词,云游各地,是个避世乱的隐士。北宋仁宗时已开始“仙化”,并被吸收为道教中的神仙。北宋末,徽宗封他为“妙通真人”,这是神仙吕洞宾形象的第一次“升格”。南宋时,道徒们进一步编出神仙传承统系,吕仙成为内丹南宗的祖师之一。他还甘作“地仙”,走向民间,济世度人,成为民众的保护神。金、元时全真道盛行,吕仙被奉为“五祖”之一,成为南北二宗的祖师,并得到最高统治者的加封,享有“帝君”之誉。元杂剧频繁演义着吕仙故事,扩大了他的影响。明清时,内丹东、西派也借吕仙以自重。吕仙形象通过戏剧、小说的宣传进一步民间化。  相似文献   

10.
“美国之音”(THE VOICE OF AMERICA,简称VOA)已有四十一年的历史.现在,世界上(除中国外)有7千5百万的听众.中美邦交正常化后,我国也有不少人在收听“美国之音”,特别是“美国之音”中文部举办的英语数学节目.从1949年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之前二十多年间,“美国之音”只收到二十余封从中国大陆寄出的信,平均每年不到一封.此后从1972到1980年,“美国之音”中文部共收到来信3万5千多封,可以看到“美国之音”对中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韩阳 《出版参考》2009,(13):23-23
韩阳(记者)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韩寒高调宣布正式启动杂志征稿,并开出了千字两千元的天价稿酬,以“稿酬为郭敬明稿酬30倍”的诱惑而吸引80后作者群,在短时间内就征集到了上万封稿件。  相似文献   

12.
王艺琳 《兰台世界》2006,(24):63-64
在2005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儒联、国家旅游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笔者有幸和无数朝拜者一同来到天津文庙,平生第一次感受了华夏民族的祭孔场面的庄严和隆重。  相似文献   

13.
张海梅 《中国档案》2016,(12):76-77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一个传奇人物,从1912年到1928年17年间,不管国内局势如何动荡、政权如何变化,都牢牢地控制着新疆的一切,是名副其实的“新疆王”。他,就是杨增新。  相似文献   

14.
记得在孩提时代,每年腊月二十三,家里总要祭灶。在灶台前供些糖果、糖茶之类,磕头之后,把灶王像一烧算是送他上西天。大人们说,灶王爷吃了甜食,就会到玉皇大帝那里报告家里做的好事,而不说坏话,保佑一家老小来年平安。长大之后,我才明白,天上本无玉皇,地上也没有灶王,所谓祭灶,不过是寻常百姓家为了求得平安的一种自欺欺人的迷信活动。那么灶王爷与记者有何相干?有的。君不见现在有些人把记者当作灶王爷,时不时地拿些“甜食”来“祭一祭”;有的记者也不知不觉地当起“灶王爷”来了。前些日子,一位记者朋友突然接到一笔汇款,他实在不明白这笔钱师出何  相似文献   

15.
《历史档案》2017,(3):48-61
清朝在建立初期赐封八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些铁帽子王中除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之子外,均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后裔。尽管如此,郑亲王一脉一直很有势力。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郑亲王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不久,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等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端华被革去王爵,赐令自尽。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被攻克,清政府大赦天下,犒赏群臣,因"不忍以端华之故而革勋臣世爵",九月十九日谕令辅国公承志袭封郑亲王爵。承志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追封为亲王。但承志承袭郑亲王后不久,就受到御史弹劾,被交宗人府议处。同治十年六月,承志因雇凶殴毙户部主事福珣被革去王爵,圈禁二年。所遗和硕郑亲王爵由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庆至袭封。  相似文献   

16.
本文所说的称谓,是指那些明星们出现在电视广告画面上时,其形象旁边打出的对其称呼进行说明的文字。如“影视歌三栖明星”、“国际影后”、“歌坛巨星”等等。打开电视机,像这样对明星高大无边、令人咋舌的称谓,大有泛滥之势。一化妆品的广告,其中的明星是一位时下颇为走红的女歌手,广告中给她冠上了“歌坛皇后”的称谓,看后令人在惊讶之余顿生疑问:这“歌坛皇后”是哪个机构评选、什么人物加封的呢?还有一位男歌星,确实唱了几首一度颇为流行的歌曲,但伴随他的诽闻也接连不断,不是打了人就是被人打,再就是出言不逊。而在以他为…  相似文献   

17.
清朝在建立初期赐封八个"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这些铁帽子王中除郑亲王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之子外,均是努尔哈赤的直系后裔。尽管如此,郑亲王一脉一直很有势力。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郑亲王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等八人受遗诏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共理朝政。不久,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等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或祺祥政变。端华被革去王爵,赐令自尽。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南京)被攻克,清政府大赦天下,犒赏群臣,因"不忍以端华之故而革勋臣世爵",九月十九日谕令辅国公承志袭封郑亲王爵。承志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追封为亲王。但承志承袭郑亲王后不久,就受到御史弹劾,被交宗人府议处。同治十年六月,承志因雇凶殴毙户部主事福珣被革去王爵,圈禁二年。所遗和硕郑亲王爵由正红旗满洲副都统庆至袭封。  相似文献   

18.
白济民 《网络传播》2005,(10):64-65
1995-2005这十年,是互联网改变世界的十年,几乎没有哪个行业能够像它这样在10年间经历了天堂与地狱,再回归人间的跌宕起伏——一度,它是终结一切传统形态、颠覆一切传统模式的摧枯拉朽之力;一度,它也是人人避之不及、被指斥为浪费大量社会资源的一场成人游戏。现在,神奇的.COM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味。美国《连线》杂志今年第8期用了46页的篇幅讲述了处在互联网这个漩涡中人与事的浮浮沉沉,并对未来的互联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缅怀至圣先师,最具体的方法是“温故而知新”,认清孔子思想的现代意义,进而身体力行,努力实践他的教导,尽到承前启后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9封孙中山于1909-1912年间写给王鸿猷的信函。这些信函是研究孙中山的积极追随者王鸿猷短暂革命生涯的主要文献依据,同时也为研究孙中山欧美筹款和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革命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中,孙中山在欧美筹款期间写给王鸿猷的私信共有6封,均为亲笔,主要谈论与此次筹款之旅相关的情况,以及当时国内外发生的重要事件。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王鸿猷在孙中山的邀请下回国出任南京临时政府财政次长。这一时期孙中山写给他的3封信件,主要是安排与财政相关的事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