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对赏识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从何为赏识教育入手,谈及了赏识教育的意义,并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提出了全体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赏识教育的"四个原则",和在学生工作实施中赏识教育要做到"四个结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叶珍 《现代语文》2013,(6):119-120
"参与式赏识教育"是我校德育创新的一项新举措,在此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略见成效。"参与式赏识教育"是在"赏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理论认为,"赏识教育"的实质是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通过激励和表扬的手段,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但教育要有实效,光有教育者的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不断追求成功才能达成。如  相似文献   

3.
当前,全国中小学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的确,相对于过去的"挑错"教育来说,赏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创新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用得好是利,用不好是弊。因此,教师要正确理解赏识教育,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4.
潘泉 《电大理工》2014,(2):56-57
教育发展到今天,时代在不断赋予她新的内容。"以人为本"的教学工作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尊重学生,要细致了解学生,要求教师转变"差生"意识,培养赏识意识。本文响应教育界倡导的"赏识教育",分析了"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电子专业课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对受教育的对象要信任、尊重、赏识。因为赏识教育可以创设宽松氛围、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可以挖掘学生的潜力,人尽其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正>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救孩子。相信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意味着成功,报怨就会导致失败。"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赏识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7,(10)
赏识与惩罚都是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二者各具特点,功能不同。问题在于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地运用"赏识"与"惩罚",把握好分寸,抓好时机,充分发挥两种教育手段的作用。赏识,是指对学生的优点、长处、进步、成绩等公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中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教师要学会赏识。因为赏识教育是投入"情感教育"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积极可行的教育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所以,学会赏识,就学会爱。只有在关爱、激励和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赏识教育适用于所有受教育者,尤其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有效.对高校"特殊群体"要采取一视同仁、尊重理解、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其优点等措施.进行赏识要对教育对象给予善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教师为什么要在"学困生"中开展赏识教育、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作了简要的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构想。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教育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心灵碰撞的过程,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形成,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发展。所以,我们应把赏识教育带入英语课堂,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一、了解赏识教育,营造赏识氛围赏识激励教育就是通...  相似文献   

12.
现在我们知道的"赏识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理念是在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周弘认为,所谓"赏识教育",无非是要看得起自己的孩子,从生命的角度来看待孩子,激发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其实准确地说,赏识教育,即"赏识——成功教育",它就是教孩子说话走路的教育,孩子学说话,说得再差,再迟,我们会说"贵人迟语",父母从不会抱怨,只会不断鼓励赞赏;孩子学走路摔跤再多,父母从不会嘲笑他,只会坚持不懈地帮助他,结果每个正常的孩子都学会了说话走路。"赏识——成功教育"就是父母本能地使用过,又无意中忘却的方法,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孩子第一千次摔倒了,做父母的要坚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有一句教育格言说得好:"假如你厌恶了学生,那么当你在工作开始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没有管理好班集体,班主任不能一味地埋怨学生,要从自身找原因,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我认为采用赏识教育就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具体谈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采用赏识教育的几点做法。一、赏识班级里的顽童1.赏识"顽童"的开始——发现闪光点。发现了  相似文献   

14.
赏识教育失效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赏识教育有悖赏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质,致使赏识教育失效。赏识教育失效问题有一味赏识、对比赏识、外在赏识等,导致赏识教育失效的原因有对赏识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教育者赏识素质欠缺、无视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解决赏识教育失效问题的策略有提高教育者的赏识素质与修养,赏识要适时适度准确具体,赏识要尊重差异、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赏识教育是源自于爱的教育,是伴随孩子的整个成长阶段的,但我们在赏识孩子的同时,要把握赏识的度,赏识教育要具体真诚,要及时,要长久,同时赏识教育要允许失败,不拒绝合适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能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心,树立信心。"赏识"是一种神奇而又普通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新鲜而又古老的教育方法。赏识学生要有充满爱心的成功教育。  相似文献   

17.
微观点     
杜二菊:惩戒教育也是爱的教育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不可少,惩戒教育也要有。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不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支撑。赏识是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赞赏、激励,促其继续发扬;惩戒则是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给予批评、惩罚,促其戒除。惩戒是让学生明白犯错误就要付出代价并敢于承担,是以"惩"的手段达到"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生活中,赏识和被赏识是一种互动的力量和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教育时机,将"赏识教育"与因材施教、奖惩分明、批评教育、挫折教育相结合,发现学生的潜能,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学生树立自信,奋勇向前.  相似文献   

19.
自信心在小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内在潜能是通过自信来激发的,只有这样,才会向更高的阶段发展,才会取得更高的成就与成功。那么,在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在教学中要使用"赏识"教育为激发自信心的策略,要做到赏识要真诚,赏识要及时,而且赏识要有多样性;善于发掘孩子潜在优势为巩固自信心策略;适当使用"挫折教育"为锤炼自信心策略;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为保护自信心策略的有效途径。因此,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使用恰当的教育策略,是提高学生自信心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进庆 《中国教师》2009,(Z1):412-413
"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就如何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切实可行的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倡导教师赏识自己的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